笔下文学 > 永乐王朝 > 第三十八章 烧鹅传言

第三十八章 烧鹅传言


  听道衍冷冷地笑问自己——若真的是万岁害死了徐达,燕王真的就要扯旗造反,为岳父报仇,去攻打自己的父皇?

  朱棣想着暗暗心惊,原本暗红的脸顿时煞白起来,愣愣地看着道衍:“这......市面上的流言倒是挺多,哼哼,只是本王确信......那只是流言罢了。父皇是何等样人?岂会用一只烧鹅去害死魏国公这样的功臣?”

  朱棣越想越确信自己所猜不错,咬着细牙冷冷道:“哼,用一只烧鹅,这手段阴不阴、阳不阳的,编造得拙劣不堪,世人也是太小瞧了当今万岁了。”

  “嗯,殿下所言确是不假”,道衍含笑点了点头,只是眼中的光亮却有些异样:“以当今万岁的手腕,自是不会做出这等事来的。可是魏国公之死,只怕还真与那只烧鹅有关也说不定呢。”

  朱棣皱了皱眉:“你是说,魏国公真是因为吃了那只烧鹅,才背疽发作而亡的?”

  “烧鹅?”道衍自失的一笑:“殿下身为皇子,吃过的御膳不知有多少,何曾见过有哪道菜是一只烧鹅的?”道衍说着咯咯笑了起来:“当今万岁虽然于膳食极为简朴,可近年来都以素食居多。御膳坊也不是摆设,呈上去的,就算再寒碜的菜食也是近雕玉琢出来的。烧鹅这等市井酒馆里才有的菜,若是也出自御膳坊,那御膳坊的那些厨工,都要被挖眼剥皮了。”

  “对啊,本王怎么就没想到呢?”朱棣恍然大悟,猛地一拍桌子,喜道:“本王便说,以父皇与魏国公的生死交情,怎会下这等辣手呢?”

  “哼哼”,道衍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哼,目光灼灼地望着朱棣:“只是......据纪纲从大内探来的消息,当日送往魏国公府的菜食里,偏偏还真有一道烧鹅。”

  “什么?”朱棣有些茫然地看着懒洋洋靠在椅背上、高深莫测的道衍,实在有些不明白这个胖大和尚心里到底在琢磨些什么。

  道衍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确实有这么一道菜!”

  “这......”

  道衍悠然起身,捋了捋长须,踱了两步,方闪着鬼火一样的三角眼狞笑道:“哼哼,这一道烧鹅真是奇了。可正因为它的奇,方知此中玄妙之处。”

  “玄妙之处是何?”朱棣拿起的茶杯不禁又放下了。

  “贫僧日前专门嘱咐纪纲专一探查此事,看看御膳从宫里送出来时,是否就有这一道烧鹅?昨夜贫僧已得了回信,这才赶来见殿下。也算是能在魏国公的头七之日,将真相剖析清白,慰他在天之灵了。”

  朱棣就着道衍的思路,前因后果的想了想,这才明白道衍的心机来,忙问:“结果如何?”

  道衍原本闪烁的目光忽然停住了,猛地抬眼凝视朱棣半响,忽然嘴角翘起,诡异的笑了笑,摇了摇头。

  “没有?你是说,万岁赐膳里并没有烧鹅这道菜?”朱棣惊得霍然起身。

  “正是,万岁赐宴里并没有烧鹅!”

  朱棣张了张嘴,冷峻的脸上带着几分惶恐,又带着几分诧异:“难道......难道有人如此胆大,敢在御赐的膳食里动手脚?这怎么做得到呢?莫不是太监所为?”

  “当日送御膳的太监是庆童,此人心性贫僧也知道一些,断不会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况且,以他和殿下的交情,更没有加害魏国公之理”,道衍舒了一口气,浑身轻松下来,淡淡地说道。

  “若是父皇令他如此做法......”,朱棣心中一动、脱口而出,旋即就连自己都不愿相信自己所想,忙就住了嘴。

  “不,不会。方才殿下不是说过了么?以万岁的手腕,怎会用这等拙劣不堪的伎俩?”

  “那是.......那又还能有谁有这个机会?有这个胆子?”朱棣心中也为之一松,很快又陷入了沉思。

  “有,还有一个人,殿下难道就忘了?”道衍又落了座儿,紧挨着豆大的烛光,看着朱棣断然道。

  “谁?”

  “御医!”

  东厢房一时间静了下来,只余下烛火燃烧发出的吱吱声。

  “御医?”朱棣不禁抚额,这才想起来随同赐宴太监一起去魏国公府的,确是还有一名洪武皇帝派去为徐达诊断的太医院御医。

  道衍却不答话,反转了话,自顾自地说起来:“而且不知殿下是否知道,魏国公死后一天就被封了棺?别说王妃匆匆从北平赶去应天,就是魏国公三子徐增寿从中都回去吊丧,都没能见上魏国公最后一面呢。”

  “一天?”朱棣不禁吃了一惊:“不是头七之后才能封棺的么?”

  道衍诡异地一笑:“是啊,寻常时候都得过了头七,只是......为何魏国公的丧礼这么急急地封棺呢?是否魏国公府,或是其他什么人,要掩盖什么?魏国公的遗容上,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这些天朱棣只顾焦躁生气,哪里知道这许多事情?此时听道衍娓娓道来,才觉里面有些蹊跷,不禁凝目道衍:“大师,你可是得了什么消息?”

  道衍忽然神情有些悲愤,点了点头,冷冷道:“哼,这些事纪纲都探来了的。据魏国公府里的人说,魏国公死后脸色乌青,气孔隐隐地还有血渍,眉心却有些暗红。哼,这是什么症候?还不是与曹国公李文忠一样,是中毒而亡吗?哪里是什么背疽发作?而且,魏国公与曹国公所中之毒,都是一模一样。所以,这两位功高盖世勋爵之臣的死,定然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朱棣听了,握着茶杯的手都不禁有些颤抖,这些事太骇人了,也太令他愤怒,恨不得将那歹人捉了千刀万剐,可谁敢去动徐达和曹国公这两个权倾天下、威名赫赫的功臣?除了皇帝,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有这么大的能耐?

  道衍似乎看透了朱棣的心思,忽然笑问道:“殿下,您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当今万岁的手段?”,说话间道衍嘿然一笑:“嘿嘿,贫僧原先也是这么觉得。可是越到后来,纪纲传来的信息越多,贫僧却忽然发现里面的文章......只怕深着呢——”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3651/255840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