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人杰传 > 一一六章 志未酬作龟虽寿 怀豪情写观沧海

一一六章 志未酬作龟虽寿 怀豪情写观沧海


  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在严于治军的曹操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叫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不仅如此,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仍其旧的生活作风喝彩。在长年征战的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从无失算。曹操更是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

  当初曹操北征乌桓,沿途黄沙迷漫,风吹不断;道路崎岖,人马难以行走。古时的交通本就极为不便,又兼行军的环境如此恶劣非常,郭嘉见识深远、思虑万千,本就极伤精神,历来身体羸弱,现在终于水土不服,卧病在车上。

  千里行军本就前途未卜,现在这种艰苦的环境历来不曾遇到,曹操于是起了回军的想法。去问郭嘉,看着郭嘉病痛的模样,曹操哭着说:“因我想平定沙漠,让您远涉艰辛,到现在让您生病,我的心怎么能够安定下来呢!”

  郭嘉说:“我感激丞相的大恩大德,即使死了也不能报答您的恩惠的万分之一。”

  曹操说:“我见北地崎岖难行,想回军,怎麼样?”

  郭嘉说:“大军进发到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已经不能回头,兵贵神速,如今远涉千里进行奇袭,辎重太多,难以掌握先机。而且假如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急进,出其不意地进攻。”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由于郭嘉日渐病重,于是曹操就留郭嘉在易县养病,放下辎重,轻兵疾行,终于出其不意,大破乌桓。

  曹操得胜,收军进入柳城,乌桓代郡部落单于普富卢、上郡部落单于那楼都来向曹操祝贺。曹操封田畴为柳亭侯,用来守柳城。田畴自己认为当初为了主君死难,率领众人逃遁,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来的意思,坚持推让。曹操知道他心意至诚,答应了而没有勉强他。

  曹操抚慰单于等人,收了骏马万匹,那天就回兵,曹操还把乌桓掠去和逃亡乌桓地区的十多万汉族人带回内地,又挑选了一些乌桓骑兵补充到虎豹骑中。

  当时曹操冒险由小路北进,情况恶劣,路途险阻。返回途中,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三十余丈乃得水。大军途经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景观,命士卒山中觅水,得泉(后称相泉),操遂令军止行安营。寻樵夫闻知,此谓碣石流域,泉溢于虎山坡,南称龟山,西南碣石山。日落,时黄昏,远眺夕阳暮色,近拥万马千军,志未酬,己暮年,而诗性起,作赋《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回到易县之后,重赏先前曾经劝谏他的人,曹操对众将领说:“我之前冒着危险远征,侥幸成功。虽然得胜,这是苍天保佑的结果,不可以效仿。你们的劝谏,才是安全的计策,应该赏赐,以后请不要害怕提出相反的意见。”曹操从柳城班师,走的是滨海道。当他经过渤海之滨,登上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岛附近),俯瞰脚下奔腾澎湃的大海,迎着萧瑟的秋风,遥望远处时隐时现的岛屿,想起经过艰苦奋战得来的胜利,满怀豪情的曹操挥洒间便写下了传世之作《观沧海》,全诗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回到易县时,郭嘉已经死了好几天,尸体停在公廨。曹操前往祭祀他,大哭着说:“郭奉孝死了,是苍天要让我丧失了啊!”回过头对众官说:“你们年岁都较高,和我是一个辈分,只有奉孝最年轻,我百年之后想把后事托付给他。没想到他英年早逝,让我的心都裂开了!”

  郭嘉的侍从,把郭嘉临死所写的书呈给曹操说:“郭先生死的时候,亲笔写了这个,嘱咐说:丞相如果听从信中所说的话,那么辽东就可以平定。”曹操打开看它,点头赞叹。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第二天,夏侯惇带着众人禀报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久不服从我们。现在袁熙、袁尚又投靠他,一定会成为后患。不如乘他还没有动静,立刻征讨,辽东可以得到。”

  曹操笑着说:“不用你们出兵,几天之后,公孙康一定会亲自送二袁的首级到我们这。”各位将领都不肯相信。

  再说袁熙、袁尚带着峭王速仆丸连同几千骑兵去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知道袁熙、袁尚来投靠,就聚集本部官员商议这件事。公孙恭说:“袁绍还活著的时候,常常有吞并辽东的野心,现在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没有地方依靠,来这里投靠,是斑鸠不会做巢,强占喜鹊的巢的意思啊。如果容纳他,以后一定图谋我们。不如骗进城里杀他们,把他们的头献给曹操,曹操一定重赏我们。”

  公孙康说:“只怕曹操带兵攻打辽东,又比不上用二袁帮助我们。”

  公孙恭说:“可用人去探听消息,如果曹兵来攻,就留二袁;如果他不动,就杀二袁,送给曹公。”公孙康从之,让人去探听消息。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2992/230203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