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三国人杰传 > 九十一章 大势去投蒋义渠 沮授田丰因忠死

九十一章 大势去投蒋义渠 沮授田丰因忠死


  沮授在牢中无法得脱,来不及跟上袁绍渡河逃走,被曹军俘虏,于是他大喊:“我不是投降,只是被擒!”曹操和他是老相识,亲自来迎接他,对他说:“咱们处在不同的地区,一直被隔开不能相见,想不到今天你会被我捉住。”

  沮授说:“袁绍失策,自取失败。我的才智和能力全都无法施展,该当被擒。”

  曹操说:“袁绍缺乏头脑,不能采用你的计策,如今,天下战乱未定,我要与你一同创立功业。”

  沮授说:“我叔父与弟弟的性命,都控制在袁绍手中。如果蒙您看重,就请快些杀我,这才是我的福气。”

  曹操叹息说:“我如果早就得到你,天下大事都不值得担忧了。”于是,赦免沮授,并给予他优厚待遇。不久,沮授策划逃回袁绍军中,曹操这才将他杀死。

  曹操得胜之后,收缴了袁绍的许多往来书信。其中有许多许都官员和自己手下将领写给袁绍的书信,他命人将这些书信全部当众烧掉,并说:“当袁绍官大强盛时,这些人写这些信可以理解,连我都不能自保,何况别人呢。”他的话,使当时的许多官员都打消了疑虑,卸掉了许多心理上的包袱。

  冀州属下的郡县大多投降曹操,袁绍逃到黎阳的黄河北岸,进入部将蒋义渠营中,握着他的手说:“我把脑袋托付给你了。”蒋义渠把大帐让给袁绍,让他在内发号施令,袁军残部知道袁绍还在,又逐渐聚集起来。

  袁绍大败而回,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

  田丰说:“袁绍外貌宽厚而内心猜忌,不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而我屡次因直立相劝而触怒了他,如果他因胜利而高兴,或许能赦免我;现在因战败而愤恨,妒心将要发作,我不指望能活下去。”

  袁军将士都捶胸痛哭,说:“假如田丰在这里,一定不至于失败。”

  袁绍对逢纪说:“留在冀州的众人,听到我军失败,都会挂念我;只有田丰以前曾经劝阻我出兵,与众人不同,我也感到心中有愧。”

  逢纪害怕田丰得到袁绍重用,于是说道:“田丰听说将军失利,拍手大笑,庆幸他的预立实现了。”

  袁绍于是对僚属说:“我没有用田丰的计策,果然被他取笑。”就下令把田丰处死,权臣倾轧,由此可见一斑。

  起初,曹操听说田丰没有随军出征,高兴地说:“袁绍必败无疑。”到袁绍大败逃跑时,曹操又说:“假如袁绍采用田丰的计策,胜败还难以预料。”

  审配的两个儿子被曹军俘虏。袁绍部将孟岱对袁绍说:“审配官居高位,专权独断,家族人丁旺盛,兵马十分精锐,而且他两个儿子都在曹操手中,一定会心生背叛之意。”郭图、辛评也以为如此。袁绍就委任孟岱为监军,代替审配镇守邺城。

  护军逢纪一向与审配不和睦,袁绍去征询逢纪的意见,逢纪因为审配和自己都拥立幼子袁尚,总算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于是说:“审配天性刚直,经常仰慕古人的气节,一定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敌人手中而作出不义的事来。希望您不要怀疑。”

  袁绍说:“你们俩关系不睦,不恨他吗?”

  逢纪说:“以前我与他争执是私人小事,如今我所说的是国家大事。”

  袁绍说:“好!”于是,没有罢免审配的职务。自此以后,审配与逢纪的关系日益亲近,共同谋划袁绍身后之事。因为曹操无力北进,冀州属下一些背叛袁绍的城邑,逐渐被袁绍收复平定。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在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后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一起去投奔曹操。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属。建安五年,庐江郡太守李术袭杀扬州刺史严象之后,庐江人梅乾、雷绪、陈兰等各自趁乱聚集数万人,分布于江、淮之间,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地区局势混乱而残破荒废。当时,曹操正专注于在官渡之战中对抗袁绍,难以抽身,认为刘馥可以稳定东南地区,于是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当时扬州属下只有九江郡控制在曹操手中。刘馥受命后,单枪匹马来到合肥空城,在那里建立了扬州的新治所(原治所在历阳);同时安抚和稳住梅成和雷绪等地方武装势力,使他们安心驻扎,其后他们也陆续归顺,且向朝廷缴纳贡赋。刘馥在任的数年期间,在当地大行恩惠与教化,百姓非常满意他的治理措施,有数万名以前因避乱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又都回到原居地。随着人口渐长,刘馥又汇聚儒人雅士,兴办学校和进行大规模屯田,修建芍陂、茄陂、七门、吴塘等土坝蓄水灌溉稻田,使官府和百姓都有了粮食储备。他又建筑高城垒作守护,积聚木石、以草和棕榈叶编织大量草苫、储存数千斛鱼膏等作为作战防御准备。

  曹操听到孙策的死讯,打算乘孙权等正在办丧事之机,大举讨伐。建安四年的时候,孙策派遣张纮奉献奏章到许昌,被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等都和他亲近友善。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却说自己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张纮听说曹操准备征伐江东,于是对他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江东。另外曹公你北方未定,孙权南方也不平静,你们双方不如各自潜心发展势力,孙权还可以帮你牵制你南边的刘表。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当即上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

  曹操想让张纮辅佐孙权,劝导孙权归附朝廷,于是,上表推荐张纮担任会稽郡东部都尉。张纮来到吴郡,孙权的母亲吴夫人认为孙权年纪尚轻,委托张纮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张纮一心辅政,尽心尽力。吴夫人向扬武校尉、会稽人董袭说:“江东能保得住吗?”

  董袭说:“江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策将军的恩德留在民间,孙权将军继承基业,大小官员都拥护他。张昭主持大局。我们这些武将作为爪牙,这正是地利人和之时,万无一失,不必担忧。”孙权派遣张纮到会稽郡上任,有人认为张纮本是朝廷任命的官员,疑心他的志向不仅在此,但孙权并不因此而介意。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2992/230201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