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公关 > 第五十二章抹一鼻子灰 下

第五十二章抹一鼻子灰 下


  柳成海和刘宋妍只好一同来到了金喜贵面前,见柳成海一晃就成了大小伙子了金喜贵非常高兴。

  金喜贵拉手柳成海的手说:“你爸爸的事我听说了,以后有什么事,金伯伯能办到的一定办,听说你妈妈也来了,你们这会儿有时间没有带我去看看她吗?”

  柳成海说:“有!‘又看着刘宋妍说:‘可她的事怎么办呀?”

  金喜贵问道:“她怎么了?”

  柳成海说:“这就是刘宋妍,我们今天是来找您的。”

  金喜贵说:“啊!我差点给忘了,我就是在等她,好说!这都是自家人吗,什么时间你们想来就来,还是先看看你妈吧!”

  柳成海和刘宋妍只好带得金喜贵去找李静静,在车上金喜贵对刘宋妍说,小刘呀!你爸爸刘大有只与我是生意上的朋友关系,可不比上成海他爸呀,我们可不是一般的关系,你可能不知道,你爸要给我投资,让我在戏里给你找个好角色,我没答应,你不会生气吧。

  柳成海说:“不会的,刚才她还不想来呢。”

  “好!有志气,这事就看你的造化了,以后我这儿用人你们来试试就是了。”金喜贵说道。

  刘宋妍只是轻微地一笑。

  金喜贵用力地捏了捏自己的鼻子对柳成海说:“这孩子怎么和你爸爸似的不会笑呢。”

  “金伯伯你可别乱说呀,她妈可和我爸爸是同学,她说说笑笑来得可快了,这几天可能是让她妈妈给管傻了。”

  “你才让你妈管傻了耶。”刘宋妍这说道。

  金喜贵回头看了看刘宋妍:“行!不错,真的不错,来吧!”

  这金喜贵原本是柳源的早期的一个同事,他在加工厂是个技术全能型人才,一度是柳源考察研究的对象,这人的确也不是个凡人。

  当年,金喜贵就十分出众,引起了柳源的关注,柳源曾经向他问道:“你在你们那儿说话有影响力吗?”

  金喜贵说:“绝对说一不二,小哥们都听我的。”

  柳源问:“你动手干活怎么样?”

  “无论什么活,都得我先动手。”金喜贵说道。

  柳源又问:“没有干不了的?”

  金喜贵说:“还行,还没干不了的活,一个小加工厂能有什么事呀。”

  柳源问:“你的业余活动和工作接触面在你们那儿相对怎么样。”

  “音乐、文体活动什么的,还都行吧!”

  柳源还在细问,金喜贵一一作答。

  最后,金喜贵对柳源说,我四十多岁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审我,你不知道我这人就是不能和领导相处,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你不想搞个承包什么的?”柳源问他,金喜贵说:“不想。”

  柳源说:“你条件这样好为什么不想啊?”

  “我弟兄们抬我,已经就够累的了,我不能把肩膀上再放一个了,我不想再抬别人,坐轿的还抬轿,那我也太不是人了!”金喜贵说道。

  柳源对他的心思不理解,问他是从那儿来的这种抬轿子文化。

  金喜贵先只是笑,之后说了一句:“这种文化害人呀!”

  后来,金喜贵他就蒙发换一换环境的想法。

  当他第一次明确了想要离开企业自己干的时候,他就和厂领导叫上了板:“你们放着人才不用却要把人才集中起来搞什么人才开发,偏偏用那些蠢才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是想什么发财呢,还是想学希特勒的德国人做清理‘买卖人’的梦!”

  柳源知道这件事后找到他说:“你就不能把那赔钱的圈子反过来转,把它变成给大伙挣钱的圈子吗?”

  金喜贵说:“我可没那个能力。”

  柳源说:“你可是一个典型的企业领导型人物。”

  金喜贵问:“不可能,我领导什么呀!你刚才说什么,圈子?”

  柳源说:“是呀?就是为大伙发财的环境。”

  金喜贵说:“你说得再形象点。”

  这时,金喜贵手中拿着一幅梯型水田的照片,摄影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柳源说:“就用这梯田来说吧。”

  金喜贵说:“好!我就爱听你说这些。”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柳源讲道,这梯田的每一层,我们就比喻为发展的层次,不同的高度,里面的水会有不同的“动能”和“势能”,你如果要是把水从高处往下放,一切都好办。

  金喜贵说:“如果我借我妹妹的光,这事也好办,可我不能,你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柳源说:“有,水漫金山,你得一点点向上引水,一层一层的灌溉,从下往上走,并靠你的绿色形成气候接‘天水’,到了形成生态链的时候,你的事就好办了,不过这张照片对你来讲只是美丽的花环,你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投入。”

  “这我知道,这水田一年的电费钱可是不小的开支,往上扬水咱没那财力,这和放天然气点天灯差不多,我不会干这种事的。”金喜贵说道。

  柳源说:“还是有办法的,先不做水田用!”

  金喜贵想了想说:“那我就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走了。”

  就这样金喜贵开始了他原始资本积累计划,他很快把几个离职人员找到了一起,这些人都是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生意人,金喜贵和他们相比,自己的圈子可是小多了,于是,这些人就让金喜贵为他们管钱。

  几个月下来,金喜贵发现了很多问题,金喜贵开始心里发慌,怕好景不长,他们的确进入了长不大企业的悖论怪圈。

  金喜贵找到了柳源问道:“你说我们散不散伙。”

  “不能散呀!你们还有上升的空间,兄弟到一起不容易呀”柳源说。

  金喜贵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睛说:“怎么办呀?”

  柳源说:“钱马上公开,一是一,二是二,每个人都要说清楚。”

  金喜贵说:“没别的了。”

  “还用说别的吗?”柳源问。

  金喜贵走了,他的确也是一个能撂下脸的人,他说我们哥们几个就我小,你们个个都是经理,我只是个管钱的,我得把我们“八个私心眼都关了”。

  哥们问他:“你说的是什么呀?”

  “公关吗!”金喜贵说:“公关,就是我们之间公平的关系,我经高人指点,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是想搞下去,每个人都必须把费用全部公开,没有别的路可走了,我们的毛收入年底可达人均四万到明年底可达人均十万,每人都是相同的销货方案,多劳不多得,哥们一场来个绝对透明平均,大伙都用足了劲,以后我们如果要是散了谁也不准在本地搞销售,同意我们就干,如果现在谁就想单干,你有资本和能力就请便吧!”

  金喜贵这位小兄弟还真把大哥们都给拿住了,大伙左思右想也没有别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按他说的干了。

  再后,金喜贵按照了柳源程序方法干得很顺,在与柳源的经常接触中发现了柳源掌握了做生意的内在规律性,并确信柳源对做生意是一个非常通道的人,就多次想拉柳源入伙,只入个人股就行,去一同去完成金喜贵发展计划的后几步。

  柳源却说:“哥们一班齐的时候我没赶上,这会儿你和我不平等了,还合作什么呀?”

  金喜贵:“有什么呀!我就是有钱吗,现在知识就是钱,你和我一样。”

  柳源说:“那可不一样,你的钱能用完,能赔掉,而知识却是越积越多,赔了也是挣着了,失败就是成功的基础,我们中华文化一个‘精’字!就会说明问题,越学越精!长青的精神食粮,能和基因一样一脉传承。”

  “按你的说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金喜贵问道。

  柳源说:“你不要把我和大人们相比,人家都能一劳永逸,而我只是一个半工半读的穷人!”

  “酸!读书人都这样,你看的书有意义吗?”金喜贵问。

  柳源说:“当然,可我读能绞上劲的书,我可不读先生们说的如吃饼干、喝牛奶之类的书,我就要从零乱的书堆中找到我们用于经济发展的一些窍门了!”

  金喜贵说:“你小子鬼点子不少了,还要找,挣钱人不下海,你非得上山,鱼和熊掌能两全吗?”

  柳源说:“这时候一定有!”

  “你爸爸就是心强命不随呀,这会儿有办法,有知识都是钱呀,可他却不在了!”金喜贵对柳成海说道。

  柳成海问:“就是我爸没赶上,金伯伯运气好赶上了?”

  “那会大伙还不懂为自己做生意,路子窄呀,你爸又不想出来自己干!”金喜贵说道。

  柳成海说:“是!想和人家一同发财可没人理解他!”

  金喜贵对柳成海说:“我真的想你爸爸,可就没缘呀,刚有哥们情意,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哥们……”;


  (https://www.bxwxbar.com/book/40483/227376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