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公关 > 第四十三章有奶便是娘 上

第四十三章有奶便是娘 上


  “关爷爷在说谁是菜鸟呀?”

  一个十分甜美有力的声音问道,只见从楼梯口走过来一个年龄在二十来岁长着圆圆脸蛋的女人,她一身习武人的服饰装束,上下衣都是淡蓝色的,显得很干净,看一去清凉透彻一尘不染的样子,她手上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的是大大小小十几瓶饮料,她微微地荡着篮子轻步到了众人面前,顿时给这小花园增添了和悦的气氛。

  柳旭拉着长音:“说我呀!小雪你怎么才来呢?”

  原来刚刚上来的这个女人叫做小雪,听见柳旭问她,就说:“我去给关爷爷买药去了,怎么你又打麻将输钱了?”

  柳旭笑着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我什么时候打牌输过呀?”

  这个小雪是关艮夫妇从一家武术学校的毕业生中招来的服务员。

  小雪她可是一个“一职多能型”人才,从招用她到家里来当服务员这一点上,人们就可以看出关艮夫妇的精明之处。这是花一份工资干多样活,一举多得的好事,小雪既是保姆,又保镖,还学过护士和家政,几乎就是一个全能型的家庭服务员兼职总管。

  大伙一边接过小雪送到面前的饮料,一边赞赏这聪明利索的小女孩。

  柳旭问道:“小雪你说我办企业行不行?”

  小雪笑着说:“不知道?”

  柳淑菲说:“老大不小了,老实呆着得了,什么企业,不企业的,不乞讨就没家没业了。”

  这话说的顺口,可听起来不顺耳,但还觉得有道理,原本在场的人都以为这柳旭就是一个老老实实守本份的老高中生,可能也该退休了,或许已经退休了,没想到他还真能赶潮流,还争取到了这第一大菜鸟的头衍。

  要说柳旭在那边也算是一个人物,他几乎是什么好事都赶上了,在人们把解放军当成作最可爱的人时候,他就把人生的志愿押在了当兵上,柳旭初中没毕业就去当兵了,入伍三年就又赶上人们上山下乡,他退伍又到东北插队,人家上学回城,他又去上工农兵大学进城工作,人家开始经商,他也下海,从当菜鸟开始,无论干什么,他都是那样的投入,而且很快就能成为知名人物,在当地很影响,人们都承认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能人。

  柳淑香也说:“没想到大哥还真有两下子,快成了给科学家探路的先锋了,什么事都想试,每个梨子的滋味都不一样吧?”

  柳旭说:“你拿我当小孩儿了!”

  她又对柳旭说:“我说那次在车站上见了你,你还记不记得,让你一同和我回去看妈,你就是不去,原来你是在给人家跑业务呀,我还说你人缘真就那么好,工商、税务、银行的都陪着你,原来人家是在等你上菜呀!”

  这柳淑香风趣地说出了柳旭当菜鸟那几年的生活。

  在柳旭去南方调菜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一样,当时流动资金十分紧缺,一下就赔了十几万块,这笔钱可是对方供货单位,在其主管、银行、工商、税务等多方面帮助下才借来的钱,如还不上这些单位部门没办法向他们自己的上级交待,否则也不会有人买关艮的账。

  如果当年他们把柳旭下了牢房,他们这些人的也要下课的,出于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也得保住柳旭。

  他们在关艮的指点之下,带着柳旭走南闯北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职权和关系,经过了三年共同奋斗,他们总算是把这笔钱给还上了,这个特殊的团队在精疲力竭之后也自动解散了。

  柳旭也获得解放回到东北,他也知道了当年自己知识足,太冒失了.

  “要不是被人家给套牢了,我那会早就发得飞起来了,现在还真说不定是什么鸟呢?也许我还真得有另外一种活法,也不用给人当驴使了。”柳旭说到这儿,见关艮沉着脸,知道自己说话过了头,让老爷子不高兴了,忙说:”爸你说是不是?”

  关艮说:“是什么?活驴!”

  “那可不是吗!真就是一条干活的命,是不是!对了柳泉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有一次乡见到毛驴时的事?”柳旭说道。

  柳泉说:“记得!”说完他自己笑了起来.

  柳旭说:“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我说给你们听,这经过是这样的吧?”

  于是,柳旭就讲了起来:

  那年我带柳泉和柳源去乡下,有一段路不通车,当时又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我们就求一个农村老大伯套着小毛驴车送我们一程。

  那老大伯从自家的院子里牵出小毛驴来,又拿来一个“驴套包子”,要给小毛驴戴在脖子上,并十分风趣地说:“来来戴上,天冷了,给你戴一个围脖。”

  柳源不认识这东西就问:“这是什么呀?”

  老大伯说:“这就是驴围脖,套在驴脖子上它就不冷了。”

  其实,那是驴的护肩,老伯是在逗柳源,也有人称那护肩为“围脖”,拉车的牲口一般都要套上这个。

  可那头小毛驴不让老大伯给它套,把头偏到一旁,跑了,老大伯把驴牵了回来,又小心地套,可是这驴就是不让套,躲避着那“套子”。

  柳源见了还真以有是老大伯再给驴戴围脖,就问:“这小毛驴不怕冷吗?为什么不让戴呀!”

  老大伯说道:“就是还不如一个孩子,不知好赖,不戴上冻死你!“

  老人说着,还是把驴围脖给驴戴上了,老人又柳源说:“小伙子,这毛驴是个顺毛驴,要使唤它就得顺着它来,你可得多学着点呀!玩套包子可是一门技术,不是长个手就能套上的,学会了这门手艺一辈子有吃有喝,什么事都不用发愁了!”

  柳源说:“可它戴上了围脖就得拉车,那和头上有紧箍咒的金箍不是一样了吗?”

  老大伯说:“就是,可这不是让它头痛的,是让它肩上舒服点,不过你说的一点也没错,养它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呀,给它戴上围脖子它就得干活。”

  “真没想到,我到成了上了套的驴了,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柳旭对大伙说道。

  这时,大伙这才明白柳泉为什么笑,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当年,南方回来后,柳旭在柳源的劝说下,开始了潜心研究生意经,而社会经济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无时无刻不在拍打着柳旭的心,一个又一个的发财梦和梦中的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强烈吸引着他,人心都是肉长的可不能再坐观其变了,还得干,拼了!

  柳旭通过关艮的关系进了粮食局,开始他还能按柳源的话去作,老老实实行《坐商》之道,薄利多销,守着二分利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也从一名店员当上了粮店主任,所长,进步还满快的,他管的粮店眼看就要成为同行业中的名店了,这时他又觉得翅膀硬了,可以飞了。

  说来巧,这“好事”还真又让他给遇上了,这天柳旭在邮局办事,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老客,就站在他后面,和他搭话,催柳旭快点,看样子这老客不很急,还自言自语地说,把货款邮寄回去就走,柳旭问他是做什么生意的,老客说是调粮的。

  “调粮找我呀!”柳旭这时头脑十分灵活。

  之后老客找到了他要调十车粮入关,柳旭说没有那么多粮呀,这老客说,我可以给你高价,柳旭忙问价钱,老客说每公斤七角五分,柳旭一听这一公斤有一角五分的差价呀,行!拍板!柳旭答应了这笔生意。

  大干了!十天内我把粮食局的外发车都变到你的站上,这老客也十分豪爽,费用全包了,俩人来了个兵贵神速,仅一个星期就把事办完了。

  当地粮食局长在背后全力支持,过后还给柳旭摆了庆功宴席,在酒桌上这个粮食局长说,凭什么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让那些光说不练的人说着,我们也成功地外销出了十车粮,你兄弟在南方咱也值不上他,不用他咱们自己也能行,咱自己也能找到了市场,局长算了算账说,这一趟议价我们纯收入就是七万块,柳旭可真是个神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人呀。

  说着粮食局长他取出一个砖头式的大哥大递给柳旭说:“柳旭给你爸报个喜!”;


  (https://www.bxwxbar.com/book/40483/227375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