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寄生凤雏 > 76 夜下突袭 下

76 夜下突袭 下


  (一点一收一推荐,你我天天笑哈哈)

  虽说自从两天前见识过霹雷车的威力后,黄忠早已严令所有居民集体向后迁移,并勒令军帐需与墙相隔超过五十步;可这次飞来的石块却很不一般,直接砸入城中至少二十步以上,而且砸在房屋之后,向四周溅射的都是火星,顿时将附近的木质物品纷纷点燃。

  黄忠一面命人加紧灭火,一面命人调集五千精兵,准备出城进行阻击;诸葛亮本欲阻止,但见黄忠一脸怒气,只好作罢;老将发火,势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举,再说如果继续让霹雷车这般推进,襄阳城损失只会更大。

  此次黄忠可是把两千装备好手弩纸盾的兵士,连带他那一千亲卫骑尽数带上,看来这回黄汉升已是破釜成舟;诸葛亮连忙令刘封引五千军自西城、霍光引五千军自东路绕道诈攻,只要这两军能够牵制住部分曹军,就算不能助黄忠取胜也能分担一部分压力。

  当襄阳众军窜出城列阵之后,两千豹突骑第一时间冲了过来,只可惜这他们常用的奔射战术并不成功;黄忠统领的一千骑军站在最前,虽然并未装备纸盾,但却装备了两层皮甲和护心镜,在第一轮箭枝攻击下几乎无一重伤;可那两千豹突骑却惨了,非但未见其功,反被突然冲前的两千手弩兵射的人仰马翻。

  两翼掩护的前营一万曹军以夹击之势冲出,黄忠连忙命位于中间的长弓兵飞矢乱射,而他自己手中四石强弓更是一次搭上三箭进行平行散射;三箭齐发,虽然精度降低不少,但敌军阵式如此密集排布的情况下却是箭箭命中;之后黄忠连续搭弓狂射,只见其箭到之处必定有一人倒下,“九州箭神”称号果然并非浪得虚名。

  ---分割线----

  虽然两千手弩纸盾兵操练的时间并不长,但毕竟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几个时辰的练习对于他们来说,已能够初步掌握使用纸盾和快速加载弩箭的方法;每一次曹军的射击总会被他们的纸盾挡住,而他们手中射出的弩箭总能结果一些敌人的性命,待到曹军冲近之时,至少已经损失了超过两千人众。

  见曹军离自己仅剩不到五十步,第一二排的兵士已是将手弩放置在地,抽出腰间朴刀准备与敌人近身肉搏;不过后面友军的快速射击使得第一二排的兵士这一计划大大放缓,手弩的精度射击比起普通长弓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虽说夜间的可视程度相当低,但只要端起弩箭往前方直射准能命中。

  按理说两军相隔不过两百步,就算手弩配合长弓的射击再怎么猛烈,曹军也应当能冲至阵前与其进行肉搏;可襄阳军此次出城极为迅速,更只绕向城东而非照着正中行走,当曹军发现敌情时,先行将霹雷车进行后撤,这才引军杀上;虽然其中不过才耽搁很小的一段时间,但以足够让襄阳军列好阵式。

  五千襄阳军本是以锥形之阵推步前行,在两千豹突骑被手弩兵杀得大败后,黄忠的一千近卫骑撤出长刀与冲在最前的敌军战成一团;这时手弩纸盾兵将目标转向己方左翼,整整两千人以下斜四十五度方向急速后撤五十步,刚刚装上的弩箭照前又是一阵狂射。

  ----分割线----

  短短一柱香时间,那守在霹雷车附近的一万曹军硬是被干掉近四千人,而襄阳方仅折损了不到两百骑和几个长弓兵;但前方近卫骑已是越来越吃紧,随着豹突骑重整旗鼓后,两方马队再度展开互攻战;襄阳兵战力可谓不弱,但豹突骑似乎更强,眼见八百近卫骑人数越来越少,黄忠连忙命其迅速后撤,手中的四石弓更是一刻未停。

  骁勇无比的豹突骑根本不明,此刻月色被黑夜笼罩,他们又未点火,那黄忠是如何将兄弟们射下马的,而且箭箭封喉;其实这只能用天赋异禀和经验来解释,黄忠一双眼睛即便是在夜间也能将五十步内的人鸟蛇鼠看得清清楚楚,豹突骑的目标如此巨大,在黄忠眼中无疑于一个个活动的箭靶。

  但一个黄忠终究还是无法弥补近卫骑与豹突骑之间的差距,近卫骑数量依旧是急剧减少;亏得此时手弩兵迅速从两翼压上,这才使得仅剩五百余近卫骑得以保住性命;面对手弩的强大攻势和对于纸盾的无可奈何,曹军连日来积攒的高昂士气逐渐滑落,甚至有不少兵士萌生退意;此时,左右营又传来预警之声,曹军前营众兵更是慌乱不已。

  ----分割线----

  曹军终于溃退,但黄忠却并未下令追赶,只是叫兵士抓拿停滞在附近的马匹,即刻回城;并非他不想扩大战果,而是敌军虽受挫却并未败,他们只是被那射不穿的纸盾所吓倒;更何况,敌军总人数是己方数倍以上,贸然冲进只会被团团围住,到时就算再有十个黄忠,五千手弩纸盾也无济于事。

  待三路将兵尽数回到城中,经过清点,只有黄忠这路折损了七百兵士和两百匹马;而刘封、霍光由于只是诈攻并未大举突进,所以仅折了不到百人。

  虽然此次出城突袭,并未摧毁一辆霹雷车,但却验证了纸盾手弩的高强作战能力,众将均觉襄阳城再非岌岌可危,心情甚悦;诸葛亮也连忙派出三百里加急,将最新军报送至江陵,除去报喜之外,更提出要求追加纸盾手弩和援兵以退曹军。

  (强烈请求各位书友的支持,收藏吧,投票吧,那我就继续写多些。)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0481/227223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