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寄生凤雏 > 38 内乱

38 内乱


  关羽心中暗骂,读书人就是心肠狠毒,此等诡计我是想不出来,也不屑去做;“那撤军五里,万一出了什么纰漏,由你负责。”

  诸葛亮微笑不语,照他推算,此时就算是己军毫不设防仓促后撤,那些匪首也不会冒然出击;以长沙府兵的骁勇,哪里会出什么纰漏,就算借流匪军几个胆,他们也不敢冲上前来。

  ------------------------分割线------------------

  两千长沙军有序后退,但却并未拔营,这一举动让山寨内的哨兵更加费解;先前那百十个纸条带来的危害,已经使得众匪兵忐忑不安,甚至已将乌龙山那五百人视为敌人;如今长沙军主动撤退,莫非是等待乌龙山的人作为内应,帮他们主动打开山寨大门不成;一名看过信件内容的哨兵愤愤道:“我早就说不该相信乌龙山那伙人,你看现在出问题了吧。”

  另一名哨兵劝阻道:“有什么问题,就算他们是内奸,也不过才五百人;只要我们伏牛山和九嶷山的兄弟通力合作,还会守不住这山门不成。”

  哨兵丙道:“你说衡山的那伙人会不会也和乌龙山一样,我看他们一个个贼眉鼠眼的。”

  “我看像,大家要多加注意。”

  流匪兵众尚且如此,几路匪首也是一样,正在议事厅内为此事相持不下;衡山匪首林飞虎,九嶷匪首宁致远,伏牛山匪首王当坐在一旁,而黄合与贺不存还有另外两家匪首坐在另一旁,显然这一时三刻内众人并未平复彼此心中猜疑,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宁致远作为东道主,本应站出来替黄贺两人说点什么,可思定之后他选择沉默;黄合与他交清虽深,但那是过去,乌龙山已经不再是荆州最大了;自六山匪众合流之后,便以九嶷人马最多,也最有话语权;不过归顺乃是江湖大忌,万一黄合真如信上所说怎么办,他可不想揽祸上身,明哲保身才是正理。

  黄合并未坐立不安,虽然众人包括贺不存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自己,想他表态,可此情此景不说远比说要好,至少也要别人先说,后语定乾坤这话可是至理;所谓谣言止于智者,那是拿来骗三岁小孩的,拥有绝对实力,你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就算指鹿为马也不无不可;但现在乌龙山人数最少,加上老二老四又确实与自己走了反路,一时间,黄合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可惜沉默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王当率先开始发话了,“黄老大,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黄合斜眼看去,伏牛山匪首王当,要是换了在耒阳兵败前,连大气都不敢在自己面前喘上一口,现在却横起来了,真是虎落平阳;“解释什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圈套。”

  王当冷哼道:“易天边是你的左膀右臂,冯天德更是你一手提携,他们究竟有没有归顺;而你这次到处怂恿我们,聚众反抗,是不是藏有他心。”

  贺不存突然接过话茬,轻蔑笑道:“易天边和冯天德早已与我们分道扬镳,他们有没有归顺,别问我老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管不了;荆州军日渐势大,尤其是那庞士元的耒阳军,各位当家根本无法独力抵挡;我大哥是不想各位行马半世,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王当显然没把贺不存的话听入耳内,反而开始冷嘲热讽,贺不存自是与其开始一场口舌之争,那精彩程度比起说书先生可要厉害多了;在座众位当家虽未参与舌战,却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将王贺二人当成戏子一般;黄合见状,当即出手将贺不存提到一边,双目紧盯王当,“眼下事态未明,王当家又何苦咄咄逼人,无事生非,难道连日来各位还信不过黄某人。”

  在座几路匪首,除去宁致远外,便要属林飞虎最为人多势众,见宁致远对自己使了个眼色,林飞虎当即出声道:“诸位少安毋躁,黄寨主,如果我们不信你,当初又怎么会齐聚九嶷山呢;大家都是一根麻绳上拴着的蚂蚱,同心同德才能共渡难关。”

  黄合对林飞虎并未存有任何感激之情,相反,却对本应出来吱声的宁致远心生不满;“话说得在理,宁寨主你有何高见。”

  宁致远轻咳几声,正待敷衍几句,探子突然来报,说山下官兵已退;“再探,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箭书事件余波未平,对方又突然退兵,这究竟是长沙兵的诱敌之计,还是另有蹊跷;宁致远横观厅内众人,一团还未散尽的疑云再度凝集。

  ------------------------分割线------------------

  诸葛亮在九嶷山下故弄玄虚,给各路流匪灌足迷魂汤,而庞统却为四千五百军士的内斗大感头痛;原两千桂阳兵见耒阳兵军姿雄伟,操练有素,自是不会去招惹他们;可易天边带来的五百新降兵,却时常备受奚落,所谓匪性难改,易天边、冯天德能自我约束,下面的兵士却心怀恨意;仅进入营房的第二天,便发生了多起小型骚乱事件。

  军营之中小打小闹,在所难免,毕竟当兵过的都是舔伤饮血的日子,难免性情急躁,精神绷紧;庞统一开始也没把这几起骚乱事件放在心上,仅是勒令军士们不得私斗,免伤和气;谁料,这些兵勇见不准暗斗,却变着法子开始明斗;徒手搏斗训练时,桂阳兵与新降兵组建的第六营相交,一场训练下来,双方各自有四十多人受了轻伤。

  桂阳郡的军医官配备并不齐全,原两千军士却只有两名医官,这一下子伤了近九十个人,可把他们俩给忙坏了;于是,找到庞过之进行投诉;庞过之只是一个都尉,这涉及到新旧两营的事情,他可管不了,只能好生安抚医官,然后把易天边请了过来。

  易天边目前暂任六营营长一职,在桂阳郡内,他上司除去庞统便是庞过之;所以都尉召唤,他还是立即放下手中事务赶了过来,“都尉大人,不知找我何事。”

  庞过之沉默片刻,坦然说道:“今天上午六营与桂阳三曲军搏击过度的事件,你都知道吧,怎么搞得这么严重。”

  易天边苦笑道:“大人,这不是我不想管,可兄弟们每天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心中难免怨气不减,加之,桂阳三曲军先行下黑手,兄弟们一下子克制不住,才发生此事。”

  庞过之叹道:“今天这事算是过去了,我们必须要想个妥善解决方法;兵不齐心,如何克敌,往后别说匡扶汉室,只怕是天天自己人打自己人。”

  易天边尚未答话,旁边却有人搭腔,“好一句兵不齐心,有问题就要解决,过之,天边你们想到了如何调解兵士之间的怨气吗。”

  两人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庞统,虽然最近太守大人正在为各路政事忙得不可开交,可事关军心不稳,他可不能坐视不理;兵者,国之守护,军心更是兵之根本,难怪后世军中有指导员一职,当然当世亦有监军;其实庞统心中早已有些一些应对方法,但却想看看两位执行指挥官如何处理问题。

  易天边道:“将军,依下官之见,当严厉禁止兵士以练习为由,私加报复;如有违者,当即开除军籍,永不录用。”

  庞统愕然道:“过之以为如何。”

  庞过之附议道:“有过激行为,是该重罚,不过这开除军籍,永不录用,会不会太过了。”

  ;


  (https://www.bxwxbar.com/book/40481/227219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