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网络理财大亨 > 第二十六章 有没有兴趣成为股东

第二十六章 有没有兴趣成为股东


  简潜提议做的电视节目是一个财经类新闻节目,内容主要关于理财和投资,包括P2P网贷。

  从利息最高发帖预警融通行跑路的时候起,他就认识到了舆论对网贷平台的影响。

  在P2P网贷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在,许多投资者对网贷平台没有足够的辨别、判断能力,而是根据门户网站和论坛意见领袖的发布的信息人云亦云。即使他们在某个平台有投资,也对这个平台半信半疑,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第一时间撤离。

  在网贷行业的几大角色中,平台、小贷公司、担保公司都是中介性质,对整个流程的掌控与参与比较深入,对期间可能产生的风险可以进行预估;借款人虽然是被掌控者,但实际上一直居于主动位置,借不借、还不还都是由他决定;唯有投资者,一直处在弱势地位,钱一借出,结果便不是他说了算。因此,他们对平台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

  大多数投资人之所以在网贷平台投入资金,是因为抱着一种侥幸、投机的想法。在网贷行业,投机心理是主流,有着长远投资心理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平台也满足不了投资的要求。

  从那一刻起,简潜就想掌握一个自己的喉舌,一个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喉舌。

  原本,他是想等公司壮大后,收购或创办一个网贷门户网站的,但现在发现先做个电视节目也不错。与网站相比,电视有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公信力更强,这正是网贷公司最需要的。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侧重网贷的节目,融通行将是第一家登上新大陆的公司。只有随着这一类节目的泛滥,其公信力才会大幅下降,甚至引起广电部门的整顿。

  简潜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沈千萍却犯愁了:“可是,台里估计不会再给我机会了,而且,他们肯定对这个节目不敢兴趣。”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是让你去电视台策划这个节目,而是购买电视台的时段,由我们自己制作节目。你是融通行的人,而不是电视台的人。”

  简潜的话一落,很多人心里一亮,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近年来,电视行业制播分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将电视时段出售给私营公司运营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当然,在名义上是把节目委托给这些公司制作,而不是出售时间段,因为播放什么节目必须取得电视台的同意。

  国内制播分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台内分离,即电视台将内部的影视制作、广告经营等部门分离出去,作为独立机构运营,譬如芒果台;另一种是台外分离,即电视台与外面的制作机构合作,通过购买或合作的方式拿到节目。简潜购买时段、自制节目的做法,属于台外分离。

  圈外人可能不了解,现在许多电视节目都是采用制播分离的模式。譬如之江卫视的《华国好声音》,被誉为华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沈千萍对大家科普了一下制播分离后,大家都对简潜的想法十分心动。有一个自己的电视节目天天鼓吹,投资者还不对融通行死心塌地了。

  事情宜早不宜迟,大家都赶紧行动起来。沈千萍回电视台咨询购买时段的事;慕凝真帮忙探探同事的口风,方便到时候挖人;融通行的三名股东则留在公司设计节目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第二天,沈千萍就把消息反馈了回来。

  电视台对出售时段没有抵触,不过要求把节目策划案交上去审核,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就没有问题。

  另外,关于播出时间和时段的价格也需要双方谈判。据她打听到的消息,价格应该不会很贵,一个三十分钟的节目,一年大概一百万左右,具体价格要看播出时间。当然,电视台出售的时段不会太好,一般不是深夜就是早间。

  简潜他们一边忙着策划节目,一边在跑关系注册制作公司,另外还在这个周末接待了到访的利息最高。上次简潜邀请利息最高来考察,没想到他真的来了。

  网贷行业的考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拜访,而是真正对平台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值得投资进行实地考察,并形成相应的考察报告发布到网上,给其他投资者作为参考。在缺少公正性和公信力的现在,这些报告是投资者最重视的参考材料之一,许多网友也是因此才成为论坛上的意见领袖。

  当然,随着网贷平台对考察报告越来越重视,平台自己发布报告、贿赂考察人、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制作报告等做法愈演愈烈,使投资者对考察报告的信任度不断降低。

  即便如此,考察报告还是他们重要的参考材料,尤其像利息最高这样的意见领袖发布的报告,可信度极高。这是因为,意见领袖们更加爱惜羽毛,不会轻易被收买,成为骗子平台的枪手。他们的报告一旦被人发现作假,自己的ID就臭了、废了。

  利息最高本名周宏生,是苏淮省一家银行的中层职员。

  他其实是融通行最早的投资者之一,一直以来都对这个平台很感兴趣。

  在陈建同时代,融通行就是用来自融的,上面的标全是抵押标,而且还是房屋抵押,在网贷行业并不多见。这引起了周宏生的关注,作为一名银行职员,他对房屋抵押贷款的信任度要高于其它贷款。

  后来随着房价下跌,他突然发现房屋抵押同样存在巨大风险,因此发了那篇引起论坛轰动的预警贴。等融通行安然度过危机后,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最后形成了这次考察。

  到了融通行,周宏生对大厅里的红木椅子十分有好感,连着和简潜三人聊了半小时的红木投资。可怜他们三人对红木根本没有什么研究,只有简潜本着“建材家具是一家”的想法才能接上几句,也不知道自己的话是否漏洞百出。

  带周宏生参观完公司,并介绍了融通行的运营情况,以及未来大致的计划,尤其是风险控制后,简潜终于表露了的真正意图:“利息,你有没有兴趣成为融通行的第四名股东?”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9353/214901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