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 九十九、军工 二

九十九、军工 二


  即便是宁海涛早就看过戴燕空军基地的总规效果图,但是当从直升机从基地上空掠过,也被吓了一跳。

  亚文泰地处戴燕的腹地,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原,现在这片几万公顷的平地全部变成了空军基地的产业,两组长达4.8公里的实验跑道,横穿平原,把整个亚文泰平原分割成巨大的三块,两组跑道中间的地块已经建起了纯钢结构的巨型厂房群,宁海涛记得这个厂房群是戴燕飞机制造厂的厂房,占地面积512公顷,据说做这份设计的自然科学院的专家称,这种规模可以领先一百年。

  直升机在戴燕飞机制造厂的停机坪上停下,宁海涛下了直升机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个停机坪据说可以容纳三百架后世空客380超级客机。从停机坪的一头到另一头,走路需要花五六个小时。

  在这个制造基地都采用了小型的电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可以直接进出厂房,即方便人员往来,又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货物。作为现代化的飞机制造厂,必不可少。

  这个飞机制造基地的核心班底是原谭门岛军事基地的战机维修大队,原来只有两百人左右,现在硬生生扩充到了两万五千人的巨大的规模。这些人很多都没有任何基础,只是识字和懂点基础数学,如果从工序上来说,唯一对点口的就是油漆车间的油漆工。

  不过,说难也不是很难。真正的问题是在飞机制造厂的流水线设计,一些复杂的技术被合理的分割之后,即使一个普通的工人也能很方便的熟练应对。生产线上真正的技术活,就是一些质量管理、各种电路调试、各种模块测试。这些活路需要一些计算机基础的技术人员,幸好特区的中专院校已经有部分优秀的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技能,被飞机制造基地直接调了过来,每个工程师带十个,技术人员的规模就上升到了两千多个。

  学生在这里边学边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宁海涛问飞机制造基地的负责人王动:“王工,你这里是特区未来的依靠,无论如何要把特区的航空能力搞上去,多带一些人才出来,没有制造我们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强国,想追上美国永远就是梦想。尤其是飞机制造工业,事关特区根本。我们有成熟的机型资料,甚至连风动实验都不需要就能直接上,铝合金、钢和工程橡胶这些基础工业特区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飞机制造的所有瓶颈都在你这里了。”

  王动都记不清楚自己有多久没有打理自己了,胡子拉杂的说:“宁总说的对,现在的瓶颈就是人,机型、材料、生产线都是按照后世标准直接上的,没有一点问题。制造基地这段时间就是在抓落实生产线上的质量管理,成效还是不错,每道工序现在都实现了操作守则中的要求。现在整个总装过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人员,如何测试运来的涡轮增压喷气发动机,如何调制各种参数,还得我们自己来,学生们现在还上不了手,航电系统的安装测试也很费劲,现在制约我们快速发展的问题就在这里。”

  宁海涛说道:“技术人员的事情急不得,也不能慢,留给我们的时间很有限,这批学生中有掌握技术的,马上安排上线,并让大学城安排更多的实习生过来,争取在1937年,我们特区有合格的航空技术人员不少于2万人。王工带我去看看我们的宝贝。”

  王动说起新生的宝贝,马上眉开眼笑,说道:“宁总,有一架已经测试完毕,今天第三次试飞,我带你去。”

  听说是试飞,宁海涛笑道:“看来我来对了。”

  今天试飞的型号为“土星1号”,原型机是“空中霸王V运输机”。特区目前急需的是大型运输机,坦克、大炮、步兵车、空降兵都需要实现快速投放,才能快速干预周边局势。

  按照特区的实战要求,这种运输机应该满载航程达到6000公里,这样就能够对整个亚洲、澳大利亚、南极全部纳入事态干预范围。按特区的想法初期应该能够有一次性空投一个标准空降师的能力。以特区一个师的规模,应该可以控制住局势,最起码可以实现自保,以待第二次空投。

  要一次性空投一个空降师的能力,就需要六十架能够一次运载三百人的运输机来运输空降兵及小型件,以每架装载二辆虎式坦克计算,就需要六十架运输,每架十台运输步兵车需要八十架,运输炮兵及弹药需要一百架,再加上备用二十架。也就是说。特区应该具备320架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才能够达到战略要求。

  “土星1号”试飞机型,全身已经涂上了浅黄绿色,标示系统还没有涂漆,其实也没必要,这年头在天上飞的有比它大的吗?

  巨大的翼展达到了50.29米,机身长度达到53.02米,高度16.79米,这种体积相当于好几栋六层楼楼房合在一起的大小。人在在它的小面,谁都会才生敬畏感。

  高达592立方的机舱容积,最大起飞载重达77.9吨,这种容量和载重完全可以一次性装上十辆伞兵步战车,或者一次性带走一个连的兵力。这种高空巡航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890公里的飞机,连这个时代最快的战斗机都追不上。超低空巡航极限低速可以到达213公里每小时,以实现低空空投物资。满载情况下,航程可以达到6200公里。空仓可以实现9000公里航程,即使没有空中加油机的支持,土星1号也能实现5000公里满载空投及空仓返航。

  土星1号标配五名机组人员,两门航炮以及雷达系统,以它的速度一样可以甩掉大集群,如果遇到落单的战斗机或者侦察机,敌人连跑的机会都没有。比敌人快两倍,还有雷达锁定,有火控系统,有强力航炮,这时代都属于空中堡垒了。

  其实“土星1号”甩掉了原装机很多功能,比如红外干扰系统和可编程诱饵之类的技术,这些功能都是针对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导弹的对抗手段。

  这年头唯一能够对“土星1号”构成现实威胁的是那种射高超过10公里的变态高射炮,不过,以特区的空军能力,估计战区里面不会允许有这种武器生存。

  抛掉先进的防空手段,其实“土星1号”的高科技部分只有四发涡轮增压航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前者稳定高效地让“土星1号”飞上天,完成任务,后者则是让它准确到达目的地,并获得空域其他飞机的实时情况。

  机身设计、材料试验、发动机、航电系统、轮胎系统这些东西都是特区科学院完成的,其他关键部分也都是其他企业生产,放在戴燕飞机制造基地的只有整机总装和试飞。说起来,难度真的不是太大。

  试飞的机组的是采用一名老飞行员带四名新手配置的。老飞行员是原来飞行大力神机型的空军,四名新手则是戴燕空军学院选拔的出色的学员。

  这个班组已经飞行过两次,首次是空载起飞试验,第二次是空载航程测试,这一次是满载航程测试。

  “土星1号”内装了77.9吨物资,他们的任务是载着这些东西空投到攀枝花钢铁基地,为那里的工程队提供补给。而原来这个工作是航母舰队的大型运输机做的。

  从戴燕空军基地机场起飞到达攀枝花基地距离是两千多公里,预计两个半小时到达攀枝花,然后他们要空仓绕行上海并返回戴燕空军基地,以测试最大航程的准确值。

  当“土星1号”在四台发动机的带动下稳健的腾空而起,宁海涛和王动都舒了口气。这次测试成功之后,该机型就可以大批生产了。

  宁海涛笑着对王动说:“王工,恭喜你们了。接下来你们有的忙了。”

  王动答道:“都是大家的事业,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努力,真就对不起我们的列祖列宗了。”

  宁海涛点头道:“他们就是我们的列祖列宗,这个事业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他们,为所有华人和我们的子孙打下能够辉煌一千年的事业。”

  王动怪笑道:“兽血沸腾啊!不跟你打屁了,我去工作了。”

  宁海涛喊道:“叉,还没请我吃饭呢!”

  王动背着他挥挥手说道:“自己回家煮去。”

  ----

  徐涵韵的肚子差不多有四个月那么大了,慢慢显了出来。宁海涛总是跑这跑那,吃饭都没个定点。三位大姐干脆搬到宁海涛家里住,也好有个照应。

  三房两厅的房子住上五个大人三个小孩,多少有点拥挤,只能把阳台改装了一个小房间,勉强够住,不过,家里确实热闹了很多。

  贺大姐的孩子小凤五个多月了,已经会冲着人呵呵的笑,小姑娘大大的眼睛特别可爱,尤其喜欢宁海涛逗她,冲她做个鬼脸,小姑娘就会高兴好半天。

  岸青和岸英已经在凤凰城读小学了,平时寄宿在学校,只有假期才回家住。从刚来的时候,略带孤僻的性格,慢慢有了转变,已经能很自然的喊贺大姐为:“妈妈”了。假期的时候,还喜欢带着小凤出去玩。

  贺大姐是刚直不阿的性格,又爱恨分明。每当徐涵韵想起历史对她的不公,总是希望宁海涛能够想想办法,不要让事情继续惯性下去。日子久了,贺大姐也从小徐眼中读出了一些东西。

  不过,她没有问。三位大姐都有默契,关于以后的事情,只要宁海涛不说,她们坚决不问。

  宁海涛一回来就喊:“大姐吃饭了没,我肚子饿惨了。”

  邓大姐见宁海涛回来了,也放下手中的文件,说道:“小宁,都等着你呢,赶紧吃饭,我去把鱼汤热一下。”

  宁海涛也不忌讳的亲了徐涵韵一口,问道:“老婆,我们宝宝有没有动静?”

  徐涵韵幸福的一笑:“才多大啊,手脚都没长出来呢,急啥。”

  宁海涛摸摸脑袋傻笑。抱在贺大姐手上的小凤则是冲着宁海涛依依啊啊的喊着。

  宁海涛赶紧从贺大姐手中抱过小凤,用鼻尖轻轻碰了她一下,小凤顿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邓大姐端着鱼汤出来说道:“连我看的都嫉妒,这小丫头就亲你。发脾气的时候,她娘都不顶用。”

  徐涵韵在边上拍拍宁海涛的手臂,说道:“海涛,主席他们好像快到延安了吧?”

  听徐涵韵这么问,三位大姐都竖起了耳朵。

  宁海涛点点头答道:“估计几天后就能到陕北安定的瓦窑堡,到了那里伟大的长征也算告一段落,红军又有根据地了。”

  三位大姐听说红军的最新情况都很开心。听的出来,宁海涛对红军落足瓦窑堡比较看好。

  宁海涛顿了一下,皱着眉头说道:“主席他们现在还不太平,张(郭涛)同志在理番卓木碉另立了一个中央。”

  邓大姐神色一秉挑眉说道:“他这是把红四方面军当成自己的私人部队了。”

  贺大姐更是愤怒的叱责他张(郭涛)无法无天。

  宁海涛想了想还是透了一点底:“大姐,他就是个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见她们喜上眉梢,接着说道:“三位大姐想不想回去?”

  邓大姐说道:“既然中央已经有落脚地方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说实话三位大姐还是不舍得的,以前红军转移途中不合适回去,现在中央稳定下来了,不回去不合适。

  宁海涛点头说道:“过几天我安排人把大姐和其他女同志送回中央,伤势恢复的同志如果愿意回到中央工作,也可随机回去。”

  贺大姐问道:“小宁,你什么时候来见我们?”

  宁海涛说道:“中央委员会已经开过会,等这次跟印度支那的战争告一段落,中央将组成代表团访问**中央。具体时间我们会电告中央。”

  三位大姐一听更是高兴,这是宁海涛明确肯定的答复,同时也是特区中央委员会的正式决定。

  宁海涛说道:“大姐,中央工作组的机构还是保留着,特区会给你们安排一个空中小组给你们使用,你们回到中央之后可以随时回来,不过,如果其他人来特区,请走正式渠道。”

  这表明特区只承认中央工作组为驻特区正式机构,人员的变动同样需要获得特区的同意,特区不同意,其他人就进不了中央工作组。这也是宁海涛增加三位大姐话语权的一种表现。毕竟,回到中央,她们将面临诸多复杂的斗争。

  尤其对贺大姐来说,面对她的将是一次面对命运的斗争。

  一百、北部湾风云再起(一)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8819/221867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