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 七十七、华人特别行政区 八

七十七、华人特别行政区 八


  会议随后的几天内,对特区的商业、农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保险体系、货币金融体系、新闻出版体系、各项已经实施的法律文件进行了讨论和落实。

  在讨论农业政策前,特区带代表委员参观了特区组建的农业项目合作社,那是几个行政村组成的香蕉种植园专业合作社,那几个行政村的土地集合经营之后,产能和每亩效益明显超过了以往种植园的收益。合作社统一进行测土配方,有专门的栽培技术部门,管理虫害部门,以及后期的营销和包装部门,多余的香蕉则会被拉进诗巫食品深加工区制成香蕉咀嚼片。

  参加特区的合作社小地主,给代表委员算了一笔账,原来小种植园主,单打独斗,雇的人不仅不好管理,后期营销也困难,经常因为成熟的香蕉卖不出去,搞得只能烂掉,另一方面,雇的零工经常也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要求增加工资或者突然不干,有的甚至发生恶性案件。

  加入特区的合作社体制后,他家原来一百亩香蕉园的产值比以往增加了60%,而成本只增加了10%,园区内的新型合同制产业农民因为合理管理使用,以及机械化程度增加,比原来用的工少了一半。产业农民的收入比原来增加300%,还有养老保险和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劳动关系变得相对稳定,劳工也开始关心种植园的收成,也开始珍惜待遇不错的工作,劳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融洽过。

  这次参观打消了委员中种植园主的顾虑。对于特区的土地政策也投出了赞成票。

  特区的土地分成私有土地和公有土地两种,保留原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但是政策规定,土地不能私下买卖,出售土地只能卖给特区。特区任何没有私人土地的公民都可以向特区政府免费申请不超过每人每亩的耕种用土地,租赁合同十年一签,如果造成土地闲置或者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政府将收回土地。

  特区有足够的土地实行这样的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即保障所有人能够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收入,也保障所有人能够不依附任何人都能获得有尊严的生存资格。

  而每个人只能申请一亩,则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特区的很多产业需要工人,以一户五个人口计算,一户人家可以申请到五亩土地用于耕种。也就是说这户人家,即使不去当工人也能有生活保障。但是,五亩土地的耕种只需要1.5个劳力就能非常充裕的照顾好土地。老人按0.5个劳力计算,家中只要一个成年人和一个老人就能完成五亩土地的耕种,这就造成了一个成年劳力的闲置。

  如果有足够的工作机会,令人羡慕的收入,这个成年劳力自动会流入到工业和产业领域,如果,人们发现成年劳动力从事工业和产业劳动更合算,另一个劳动力也会流入工业。而两个老人在负担农业劳动的基础下,每户能够多出两个劳动力进入工业。这是市场的力量,也是自然而然的资源调配。

  从理想模型估计三百万华人人口中,将有六十万富裕劳动力进入工业和产业领域。

  事实上,也是这样。目前初步的统计是工业工人和产业工人的人数目前超过四十万,而且还在很快增加。尤其是第一批进入特区的移民50%已经进入了工业领域,收入和幸福指数极度飙升。

  对这个数字,特区远远没有满足,要能够表现出强大的动力,特区的工业人口起码需要几千万甚至上亿。工作还任重道远呢。

  德国现在正在干的,正是美国已经干成的事情。特区管理层悠远的目光,很早就看到了社会矛盾的根源。

  美国为什么内部矛盾比较少,能够很好的把国内凝成一股绳。关键就是他们有足够的土地保障。美国建国之初每个公民都能够不依附任何人,获得大批的土地,美国本土的公民获得了充分的保障,他们自然有内生动力公平地对待他人。但是,他们不可能公平的对待农奴,因为农奴是他们的生产工具,是获得他们与其他公民公平相处的基础。

  工业化进程又使农场主与工业主展开了关于争夺劳动者的战争。

  美国犯过的错,特区显然不会重新再去犯一次。既保证公民的生存尊严,抱证他们不依附他人生存。同时,又能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力量,让劳动力自由的流向工业领域。

  德国正在干的事情也一样,他们需要更多的土地和空间来保证德国民族的幸福感。从这个意义来说,小胡子干的不错,也获得了本民族的支持。

  至于是不是侵犯了其他民族的利益,其他国家的利益,这个问题只能用公理和大炮来决定。

  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胜利的会议。会议从制度上保证了特区的合法性。同时保障了各个利益阶层获得了合理的利益。

  会后,宋夫人问宁海涛:“宁主席,祝贺中华特别行政区圆满成立。”

  “感谢宋夫人,感谢各位嘉宾能来特区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宁主席,这几天我们在特区见到了一个兴兴向荣的特区,毫不夸奖的说,特区的人民享受到的幸福感,远远超过了所有国家,美国我也去考察过,比起特区他们的幸福感,缺少全民性。还是有不少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非白人裔的劳工。在你看来,如今的大陆有没有办法像特区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劳资双方是否能够融洽的相处,让社会矛盾处于可控的范围?”

  宁海涛诚恳的对注视他的五位嘉宾说道:“宋夫人,何夫人,几位大姐。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力回答的。既然宋夫人问起了。我就给谈谈我们中央委员会不成熟的看法。

  大陆与特区情况完全不一样。在大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和人身依附制度,这几乎已经深植到大陆的政策血液之中。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主和农民的JJ矛盾就会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大陆也不具备特区这样的条件,有足够的土地让农民摆脱人身依附。

  可以说,在大陆不管哪个政府执政,不解决土地问题,其他任何方案都难以解决JJ矛盾。摆在大陆面前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土改,其中最彻底的方案就是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配给农民。像特区一样让农民获得土地,这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

  当然,我们清楚,要在大陆实现这个设想难度非常大。我们不认为南京政府有这样的决心和动力。”

  接下来的东西,宋夫人和其他嘉宾不管怎么问,宁海涛死活不再多讲。

  不过,宋夫人和何香凝女士都是聪明人,当然从宁海涛的话中听出了,特区在大陆政策取向上的倾向。

  宁海涛说的是实话,在不能扩大华人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土改是被历史证实最行之有效的政策,同时代表大地主阶层利益的南京政府没有办法在这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而特区还有一条不能说,只能做的办法,就是扩大中国的版图,让国内的农民获得足够多的土地,摆脱人身依附。至于故土难离之类的思想禁锢和保甲制度,完全是地主阶层束缚农民移动的一个恶政。

  10日下午5点,神州一号飞船经过三天的地月轨道飞行,终于迎来了最佳的着落时机。刚刚会议结束的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在大同宫穹顶影视屏上观看了现场实况。

  5:05,登月舱和基地舱组成的登陆体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分离,登月系统开始进入月面,从进入月球引力区域,登月舱带着两名宇航员开始在月球月面上软着落。而指挥舱和服务舱在杨利华的控制下继续沿着月球轨道飞行。

  5:23,登月舱启动反重力发动机,降底下降速度。在轻微的撞击之后,登月舱和基地舱成功的在月面着落。

  5:28,登月舱与指挥舱重新建立联系,舱门打开。章晓雪穿着雪白的宇航服第一个走出登月舱,她非常谨慎地移动步子,尽可能让自己的动作不至于太大,以免反作用力让她朝天上飞去。

  地面上观看的实况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5:29,章晓雪踏上月球表面,然后冲遥远的月球挥动她拿着的特区区旗,另一名宇航员则为她拍摄视频。镜头对准月球上第一个脚印。

  5:30,章晓雪通过宇航服内的语音系统指着月球上的脚印说道:“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地面的命运共同体观众都露出会心一笑。有人甚至举起准备好的标语,上面写着:晓雪,BS你抢台词。

  至于地方代表则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后同步传输的节目终止了。因为,接下来两位宇航员需要完成很多任务,同时,在月球留下基地舱并不希望地方代表了解的太多。

  月球偏南极区域,章晓雪和王伟配合下,使基地舱准确地展开。

  启动基地舱的电源,差不多有十个平方米宽的基地舱顺利的展开,自带的太阳能电池阵列被安放到基地舱边上,并与基地舱的几个电池组连接。同时一台台设备从基地舱和登月舱内被安装到基地舱附近。

  这些工作和布局他们在地面试验了无数遍。

  安装激光发射器,安装测振仪,安装调试对地观测多普勒雷达,安装调试高灵敏度月基太空望远镜,并搬动一套多功能制水、制氧、制氢系统到附近的冰盖。

  这套设备能把冰制成饮用水、氧气和氢气,分别通过系统的三个软管输送到基地,水会被存放到基地外面三个分别是十吨容量的高强度容水袋里面。制取的氧气会部分流入基地舱,多余部分和氢气一起被液化储存到专用的几个金属压力容器里面,作为基地的燃料来源和基地车混合动力来源。

  基地舱附近还会安置废弃物回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身体的排泄物和生活废弃物进行处理,经过加工之后,产生的固体颗粒物会被制成肥料,提供给基地的月球生物实验室使用。

  月球生物实验室是可以进行预定的生物栽培和改良试验,这是一系列月球试验的一部分。

  月球基地车的作用并不是探矿或者画地图之类的,这些东西在2034年已经在网络中随手可得。这个基地车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浮选、精选采集氦3的。当时的设计能力是,每年的采集能力为十公斤氦3。

  氦3是2034年常用的热聚变电站的原料,除了海洋中有,月球的储量非常非常的丰富。这玩意发电,一吨原料产生得电,可以给2034年的地球用一年。当然,现在要恢复热聚变电站的所有技术,并付诸实施还需要非常巨大的工作量要做。但是,先把原料存起来,绝对是合适的做法。

  所有的设备进入运行机制后,两位宇航员进入了已经腾空的基地舱,基地舱内的布置并不比豪华标间差。王伟先开启宇航服环境探测仪器,确认基地舱的氧气情况正常,才示意章晓雪也脱去宇航服。

  两夫妻确认氧气正常之后,关闭监控系统,开始人类第一次太空XX实验。哦,搞错了,不是预定的实验内容。两人只是想保持一项人类记录而已。

  按照计划,两人要在月球生活一周的时间,测试基地舱的运行情况,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太空实验,有十多次宇航服保护下的月球户外行动。这些数据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下一个基地舱的改良和设计。

  七天之后,章晓雪带着月球样本将乘坐登月舱返回月球轨道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对接,虽然继续沿着月地轨道返回到地球轨道,最后,重新返回大气层,并降落到地球,回家。

  而王伟将执行为期一年的月球试验。他将在月球基地舱及基地舱周边生活上一年的时间。会有点孤单,但是不会寂寞,也不会无事可做。多达几千个各种试验要他去完成,他还得经常与特区自然科学院的专家视频会议,当然,他有权每天十五分钟与章晓雪视频连接,说点悄悄话。

  直到第二年另一艘飞船送来另外两名宇航员为止。

  这是勇气,这是月球上的寂寞如雪。

  ;


  (https://www.bxwxbar.com/book/38819/221865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