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青琐闼 > 第16章 一相逢 一

第16章 一相逢 一


  “这位兄台,可否是身子不适?”不知何时身后有人,温言开口问道。

  听闻此言,她如遭雷殛,慢慢转回头来,站在她身后的,不是她那温文尔雅的夫婿还有谁人?邱远钦正在五步之外,侧身而立,细看之下那眉宇间还隐隐有一丝担忧。果然如闺中传言一般,邱二公子是个难得的翩翩君子。对旁的人无不止容有佳,真个是让人如沐春风,杨柳拂面。

  她不由低低轻声一笑,垂了头并不看向他,讥讽道:“区区在下微薄之躯,何劳邱大人动问。”

  虽是她语出不逊,邱念钦却脾气甚好,面上并未现出恼怒颜色,反是上前几步,侧身坐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兄台似是孤身客居,更需好好爱护才是。”

  苏萧心中本如万箭攒心,对他这一番说教更是极其不屑,冷冷道:“邱大人果然是人中君子,一席话说得以德报怨,在下佩服得很。”

  邱远钦再是温和,也听出了言语中的讥讽之意。他并不知此人为何对自己如此厌烦,方才在席间,此人就一直冷颜相对,自己致酒,对方也全无反应,反而拂袖而去。此时邱远钦并不是专程出来游赏夜景,原是因为在席中,杜士祯因着和小郁打赌,既又没有牵马,又没有唤上小厮跟随,这天黑路遥,已去许久,也未见夫子庙的洪钟之音响起,他心下有几分担心,因此上出门来打发杜家家仆点了火把,上山去寻找杜五。转回来时,见院中园色甚好,虽无月色,却有稀星,也别有一番韵味,不由信步闲游,未料见方才席间那人也在此处,屈坐在绣凳上,双手抚胸,仿佛很有些不适。

  他一片好心上前询问,哪想到此人又言语相刺。

  邱远钦对此恶言恶语虽然不以为意,可心下毕竟有些诧异,仔细打量那人,却面生得紧,他实在是想不起在哪里得罪了面前的这位年少公子,遂拱手道:“在下可曾见过兄台?在下乃蜀中人士,敢问兄台尊号?现在何处高就?”

  却见那人依旧冷淡道:“在下不敢高攀邱大人,并未曾见过大人。”说罢冷冷一笑,极是不屑。既不回礼,竟是连姓名也不愿多说。

  邱远钦当下也不知如何接话,心下再是诧异,也不好多问,只得苦笑道:“兄台且在此处慢慢赏园景,在下告辞。”

  说罢,转身离开,宽袍轻袖,踏月渡云,悠然而去。

  待他走得远了,苏萧才慢慢地抬起头来,一双秀目微红,含了很久的珠泪霎时间一滚儿而出,方才她甚是用力克制,才忍住了不至于在那人面前失态。

  她并无恨意,她只是心死如灰。

  “咚———咚———咚———”不知何时,远山之中,传来了玉子山上夫子庙的黄钟之声,钟声低沉,盖过了前楼的丝管幽咽,钟声震彻天际,想来是杜五已经上了玉子山顶了,原来离席竟已有一个多时辰。

  她慢慢站起身来,抬起袖口拭了拭泪,摸摸自己冷透了的手臂,如今她孤身一人在黑夜的路上独行,没有光亮,没有温暖,没有暖巢可栖,没有人愿意护得她周全。

  茫然四顾,天地之大,唯剩她自己而已。

  霁云散去,碧天清清,星点如沙,薄云之间挂着半个透明的月芽。方才还晦暗无光的庭院,转眼便银光若倾,显得越发静谧安宁,真个是世间少有的玉宇无尘,银河泻影的良辰美景。

  玉子山上的钟声透过月色自云端远远而来,一道又一道的钟声在濯河面上回响飘荡,绵长不绝。

  苏萧静默站了半晌,心上又是后悔又是凄凉,一来是方才之间,陡然见到那邱念钦,思绪翻涌,一时欠了思量,说了好些话,虽然逞了一时的口舌之快,说后却暗暗自悔失言,二来她在闺中之时,原本盼着的不过是举案齐眉和美平顺,成就一段千古佳话,未承想时空斗转沧海桑田,现下竟然是这样一番处境,实实地让她心死如灰,心下倍感凄凉。

  苏萧当下实在没有精神气力再去应付那花团锦簇的锦绣席面,杜士祯如今又那濯河那头的玉子山上,看这敲钟敲得比她还要凄凉的情形,怕是一宿都得蹲在那夫子庙的洪钟之下与庙中的山猴为伴了。这倒正好免了一番应酬,她心中暗自庆幸不必再回到那花酒席面上,也不用再瞧见那人,便寻思着找条小道儿出了这楼院,坐了来时的那辆驮车,回了家去。

  她顺着小石子儿路往前走,穿过一道垂花门,面前却是四层的赏花楼,那楼上悠悠地传来丝竹之吟,笙箫之声,原来那方庭阁是这座院子的侧院,方才她顺着的小径,却是围着这院子走了一圈儿。她再顺着石子儿路再往前走,面前却只有一条回廊,竟是无路可走了,想来这道儿可是来的时候好寻,待到要出去却是颇费脑筋的事儿,她四处张望,此地却甚为寂静,想找个下人来引个道儿竟然也找不到。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却听见耳边有个慈爱的声音传来:“咦,小苏,你怎么在这里?”才说四下无人,通廊上不知何时却站着个目光慈祥的尚书大人,抄着手笑吟吟地看着她。

  陡然间听那小苏两个字音儿,苏萧顿时觉得内心五脏均颤上了一颤,心中不由地暗暗叫苦,今日正是应了她从工部出来思量的那句话了——果然是早死早投胎么。

  先头是撞上三喜,回头居然又遇到了邱远钦,三来呢,竟又碰上了这位尚书大人,看尚书大人那喜气洋洋春风满面的模样,看来尚书夫人的爱子在山上敲寺钟的事儿,他老人家定然还不知道呢,倘若是知道了,可不得在这园子里演一出当庭训子了么。

  她叹一口气,迎上前去,施礼道:“下官给大人请安。下官在这里与同僚们赏秋景,下官上园子里透一口气,不想却转不回去了。”

  杜尚书手里依旧揣着一壶儿碧螺春,他捻了捻胡子,对她慈眉善目地笑道:“年轻人哪——就是好哪。”

  苏萧一贯摸不准尚书大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稍稍一想,估量着尚书大人这是在暗示自己行为不检,彻夜达旦寻欢作乐了,忙解释道:“下官正在此寻路,想是时候不早,也是到了回府的时辰了。”

  杜尚书倒是一团和气,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年少风流么,有什么关系。”

  苏萧不知如何对答,只好拱手默默侧立,却听得尚书大人接着问道:“小苏哪,你今夜是和哪些青年才俊把酒言欢呢?”

  苏萧心中暗道不好,要是杜士祯的事儿被她一不小心捅了出来,那位大少爷可不知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了。当下便决定当瞒则瞒,于是只点出了丁惟等几人的名姓,又缓缓地道:“在座的均是些饱读诗书的士子,左不过是做些下棋抚琴赏秋吟诗的耍子,并不敢干些有悖清誉,乱了章法的事儿来,还请尚书大人放心。”

  杜尚书笑眯眯道:“放心,放心。”

  苏萧也再无话可说,正打算告退,却见杜尚书眼睛突然看向自己身后,拱手道:“老臣见过瑞亲王殿下。”

  今晚可真是委实热闹啊。

  大名鼎鼎的望京楼果然是个是非之地,尽招了些达官显贵天家贵胄在此醉红倚绿。若是晓得这地儿暗中藏了这么许多人物,就算将她打死了,她也不会来赴宴,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赴宴,也再不肯在这园子里没头苍蝇似地胡乱走动了。

  苏萧一面追悔莫及,一面忙转了身,微微侧身让出一条道儿来,再规规矩矩跟在杜尚书后头恭谨一拜:“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苏萧给瑞亲王殿下请安。”

  瑞亲王郑溶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上头大皇子早夭,他虽说不是三位成年皇子中最年长的,却甚是沉稳,他曾在三军之中历练了好几年,又曾领着兵马独自驻守北地,捭阖纵横,智取安阳,平定岳曲,御敌于北方关隘之外,军功赫赫。

  这位瑞亲王殿下不仅不好骄奢之物,据说竟是连着女色也一概不近,加上御下又颇有手腕,因此上虽然领着户部吏部的事儿,就单单说户部吏部两部上面,竟也对这位王爷的喜好一丁半点儿打听不出来。

  说起来,苏萧倒曾在杜士祯那里听过一则私底下悄悄流传的逸闻。

  两年前,一位两江巡抚一心想要巴结这位王爷,心里算计着自古以来便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是位年纪轻轻的王爷,任是如何无情,也绕不过一腔子柔情似水去。

  于是这位巡抚大人便挖空心思在扬州搜罗了个一等一的瘦马,放在府中用心□□了好几个月,也是巡抚府金山银水的水土养人,几个月下来,那女孩子越发出落得倾城倾国,把个巡抚大人喜得,心道就算是一团冰还不得被捂成一江春水向东流了么,于是万事具备,只待眼巴巴儿地等着郑溶巡访两江之机,好乘机献上。

  待到献美的前一夜,巡抚大人却突然想起一件让人发愁的事儿来。美人儿是绝色不假,可这些贵胄亲贵是何等眼光?必然见惯了美姬娇娥的,未必会将如花美眷十分放在心上,因此巡抚大人灵机一动,假说辖内千里桑树甚是繁盛,趁着春日里日头甚好,便逗引着这位瑞亲王往桑园去。

  如此费尽周折地安排一番之后,又让这绝世的美人儿特特地扮作了农家桑女模样,待到郑溶到来之时,在桑树之下挽了桑篮子,手里拈了那碧绿碧绿的桑叶,对着那年少的亲王殿下轻轻掩唇一笑,一双明目顾盼生辉,十指尖尖纤如嫩笋,好个绝世的西施儿,真是个荆钗素裙也掩不住的倾城之貌。


  (https://www.bxwxbar.com/book/37741/251088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