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天涯浪子之改变历史 > 第六章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三节


  朱高炽与朱高燧刚到燕京,朱高煦也回来了。三人一并从南门进去。

  那日朱高煦去徐辉祖的马厩里盗马飞驰,等徐辉祖察觉,已是不及追赶。朱高煦度江北上,沿途因他暴戾的脾气,乱杀了不少官吏百姓,至涿州,驿丞早得知朱高煦是朝廷要留的人,又兼他滥杀无辜,已立罪缉拿,但忌讳他是燕王之子,好声好气请他驻留,朱高煦不问缘由拔剑杀了。

  朱高炽闻这弟弟卤莽,摇头道:“你也太意气用事了。”朱高煦恨声道:“些须草芥,杀了何妨!”

  进得燕王府,燕王朱棣满脸欢笑,高声道:“我父子重得相聚,真是天助我了。”连忙设宴,为三子洗尘。连日来燕王忧心的事,刹时瓦解,这日直喝的酩酊大醉。酒席间,见朱高炽殊少笑容,道:“有何心事,都到明日再说。”

  次日一早,朱高炽便来面见燕王,道:“我们之所以事露,全是在后苑地下室造兵器之事被泄。”燕王笑道:“起初我就担心会因这事将你们杀了,或是扣押,现在已是无虑。我准备了多年,就待今朝起事。”

  朱高炽道:“那个丘宇,果真是个奇人,或是上仙不疑。即使不是,也是堪比刘基的奇才。”将与丘宇所见面的事还有涉及柳倩的一并说了。燕王喜道:“这甚好。看来这丘宇定是上天派来与我的,否则怎会与倩儿一起?等会你就以我名书信与汝南侯,这婚事废了。”又道:“丘宇做了你外婆的义孙,难免要上朝做官的,虽是承荫,只做得小官,还是要把他送到要职,恩,兵部左给事中最好。你再发密信,叫朝中的人保他。”

  有人来报:“莫神医求见。”朱高炽道:“是我那江南五友的老三到了,待我去会他。金陵一带的商务,我也叫唐贵和做总管。”燕王见他处处精细打算,甚是欣慰,道:“如此极好。你先留住他,别叫他露了我的事。”

  没几天,建文帝下旨来,严责朱高煦擅杀罪状,燕王将圣旨都扔了,对这事罔然不理。又过了数日,燕王的心腹官员校于谅、周铎等人,被金陵派来的都司事谢贵等人诱骗,执送到金陵。燕王马上派人拦截,已是迟了,二人被戮京师。

  燕王懊丧异常,这二人知悉他的计划,定会全盘供出,朝廷有了对策,自己的大计就不好使了。果然,燕京周围立时走马换将,原本燕王掌握的可以起事的几路主力大军,现在反成围在脖子上的蛇。

  又未几日,燕王回府之时,逢着建文帝派来宣旨的的太监,当街受旨,旨里全是切责之语,听得燕王脸上喝了酒似的通红。太监宣旨毕,燕王竟不谢恩,太监催他,燕王虎目圆睁,呼地站起,将那太监一推,连声叫道:“冤枉我!”如颠如狂,走呼街头,众侍卫去救他,反被他拔剑在手,叫道:“你们想害我!”侍卫被他砍死几个。

  及朱高炽赶来,燕王正在抢市人酒食,说话颠三倒四。朱高炽连忙将叫有力气的侍卫挟住他,带回王府。莫清阳来替燕王看病,也差点被他杀了。第二日,燕王披头散发从府里冲出,卧在菜市的水沟里整天不起来。

  一连数日,街上的人见燕王疯了,没几日传到都司事谢贵耳中。谢贵不信,约了北平布政使张丙入燕王府探望。时逢盛夏,烈日炎炎,见燕王在房里设了火炉,炭火雄雄,还身披皮裘,大呼天冷。二人问他话,燕王东拉西扯,满口荒唐。于是二人暗报朝廷,说燕王真的疯了。

  当夜,燕王的长史葛城,悄悄来会张贵、谢丙,他原是二人的莫逆之交,道:“燕王是假疯,公等勿被其所欺。”张贵道:“燕王是堂堂王侯,何苦做这等现世宝之事!”葛诚道:“我昨日在王府里,见燕王最亲信的侍卫罗达林领了将令,急急去了关外。”二人大惊,这说燕王已疯的奏章下午才叫八百里快马送出,若燕王实际未疯,这罪过就大了。

  谢丙连声音都嘶哑了:“葛公可是认真?”葛城发誓道:“我与二位是莫逆之交,若有虚言,叫我葛城天打雷轰!”二人无言相对,不知如何是好。

  当下三人计议,先看事态如何。

  才两日,京师来报,叫谢贵、张丙设法将燕王及下属官员一并擒拿。原来恰巧前几日燕王府按例谴使奏事,派的是邓庸。齐泰将邓庸拿了,请建文帝亲自审问,邓庸把燕王造反详细地招供了,建文帝这才信燕王要造反,遂发符谴使。

  密令先由飞鸽传书送至燕京,张丙与谢贵见朝廷另有动作,放心下来。于是定计叫长史葛城和指挥卢振为内应,又暗中叫北平都指挥张信调兵,并替他们在燕王府面前多多掩饰。

  是夜,刚被朱高炽命人抬回来的燕王梳洗之后,疲惫地躺在床上休息。朱高炽端药服侍,燕王挥手道:“这劳什子东西,不必喝了。”朱高炽惊喜道:“父王原来你没疯!这太好了。”

  燕王哼道:“你以为我是经受不起的懦夫?”朱高炽道:“原本我也不信,但父王装了那么多日,连神医莫清阳都说只怕是惊怒过度,得了失心疯,我这才怀疑。”燕王道:“我不装久些,你们伤心的不像,叫人生疑才祸事大了。”

  朱高炽脸有不豫之色,道:“只是父王又何必出此下策?以后也太失脸面。”

  燕王呵斥道:“人要是想做大事,就不要顾忌面子!要面子的人都成不了大事!名是虚的,为实在的权益,无论什么手段都可以!”

  朱高炽正被教训间,护卫来报:“世子,北平都指挥张信,乘了妇人的车子,来求见王爷,说是有密事禀报。”燕王哼声道:“已是第四次来求见了。也罢,不让他见我,他是不死心的。不过他父亲当年受我之惠,幸免抄家戮九族,他也还是记得恩情的,一向对我忠心,今要乘妇人的车子掩人耳目,必是有隐情,不妨叫他进来。”朱高炽出来,张信恭身道:“下官特来探望燕王殿下,还望世子准请。”朱高炽拜谢,将他带入房中。

  张信进去,燕王正目光呆滞,望着流苏傻笑不已。张信急步走前拜倒问安,燕王缩入床角,好似受了惊吓,口水流满衣襟。

  张信拜道:“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可告之于臣。”燕王见他神情诚恳,此人平日里也不是个作伪的人,仍是瞪大眼睛傻笑道:“你说什么?”张信急了,道:“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故意瞒臣,令臣不解。实不相瞒,朝廷下旨令臣擒拿殿下,不管殿下是否有疾,都解押到京师。今已是八百里金牌在催了。再不应对,张丙和谢贵便要带兵捉拿殿下及下属。燕王应早出对策,无须对我忌讳。”

  燕王听朝廷的密令都来了,这才惊慌的下床,拜道:“恩张恩张!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慌忙还礼而拜,道:“当年殿下救我全家,如今殿下有难,正是臣报恩之机。”二人相互扶起。

  张信遂将密旨和张丙谢贵的计划全盘细细说出。燕王与他商议定夺后,见夜已深沉,又将天雨,让他先回。张信一走,燕王马上叫来僧道衍与朱高炽。

  僧道衍在雨中赶来,见燕王望着这大风大雨,把瓦片打下,有不悦之色,心知燕王是为何,道:“这是上天示瑞,殿下何故不悦?”燕王谩骂道:“秃奴纯是瞎说,急风暴雨,还说是祥瑞?”僧道衍笑道:“飞龙在天,哪得不有风雨?檐瓦交堕,就是将易黄屋之兆,为什么说是不祥?”燕王闻言,转忧为喜。

  进了密室,将张信的话说了,问僧道衍:“这如何是好?”僧道衍道:“殿下左右,唯张玉、朱能两人,最为可信,快些召他们入来,令他们募集壮士,守卫王府,再图良策不迟。”燕王称善,马上叫来张玉、朱能,守卫王府,并暗中招兵。又与僧道衍商议许久,定下良策,方才散会。

  五日后,朝使到燕京,来逮燕王及下属。张丙、谢贵等官员亲督军队,潜伏民居中,围住燕王府,迫令燕王将官属交出。朱能入报,燕王蹙眉道:“外边围兵甚众,我王府之中的兵力甚寡,你们有何良方?”朱能道:“殿下,擒杀张丙、谢贵,别人就奈何不了我们。”燕王其实正有此意,道:“叫你募集壮士,共得多少人?”朱能道:“已有八百人到此。”燕王稍加盘算,道:“够用了。你与张玉分率四百人,潜伏大殿两旁,待我诱入张丙、谢贵,掷瓜为号,你等一齐杀出,便可除此二奸。”朱能领命而去。

  燕王叫朱高炽传令诸位官员,说燕王病愈。一个时辰后,亲临东殿,受官僚谒贺。退殿后,燕王谴使传话给张丙谢贵:“朝廷谴使来收本王的官吏,现我已全部传到东殿。可悉依名单,一一收逮,请两公速来带去。”

  张丙谢贵听了,冷汗直流,张丙嗓子干干地道:“只怕有诈。”谢贵微微点头,道:“先静观其变吧。”迟疑了许久,不敢带兵去。

  燕王当年帮太祖打江山时,智勇双全,行事大胆果敢,积了许多军功,后更是总领天下兵权,如今他虽无兵力,积威仍在,叫人胆寒。

  燕王见张丙二人一个时辰有余还未来,有些焦躁,又谴中官去催。中官见了二人,道:“燕王已将众官逮下缚住,请二位大人速去收验,迟了还怕官员家属知道,前来闹事,误了大事。”二人知闻言,这才带了卫士,进燕王府。

  燕王府的司阍(注:宫殿的看门人)拦住卫士,二人回头想要将卫士都带进来,司阍阻住道:“二位大人,带兵入殿,有悖礼数。”十数名燕王府侍卫在门口站成一排挡了,二人无奈,心想燕王现在没兵没马,老虎没牙,也不惧他。只好令众卫士门外守侯,随中官入殿。

  到了殿上,燕王笑脸相向,拄了拐杖来迎接。二人先贺喜燕王病愈,见燕王殊无异色,稍微放心。寒暄了没一会,燕王设宴招待。张丙怕燕王下毒,见碗筷是一块叠放的,酒共用一壶,燕王夹过的菜,他才吃。

  酒过数巡,端三盘西瓜,置于席上。燕王笑道:“正巧有新瓜进献,和二位尝个新鲜。”二人拜谢。

  燕王吃了一片瓜,问:“这味道如何?”二人没口子地说好,燕王翻脸变色道:“好个鸟!今编了户的小老百姓,对兄弟宗族,尚相体恤,我身为天子亲属,性命反而危在旦夕!这天下何事可为,亦何事不可为?”言毕,掷瓜地上。瓜一落地,两旁的伏兵杀出,将二人绑了。张玉笑道:“我们缚的官员,可是你们的内应!”推葛诚、卢振出来。四人相见,俱知事败,原存望对方相救,今见已是不可为,顿时脸如死灰。

  燕王扔了拐杖,立身道:“我生什么病!我为奸臣所迫,以致于此。今奸臣擒获,不杀更待何时!来人,推出去斩了!”殿门外张谢二人带的卫士见了,皆尽逃散,连围着王府的军队将士,闻讯都溃散了。

  北平都指挥彭二闻变,急忙召集千余人,想挽回败局,刚要进入端礼门,燕王派遣壮士庞来兴、丁胜等人,率众杀来。这庞来兴等人乃是江湖好手,哪是官兵所能敌?登时杀了几十个人,余下的人见这些人勇猛,保命要紧,纷纷作鸟兽散。彭二见支撑不住,亦仓皇逃去。

  燕王掌握了局势,马上命朱能收逮葛诚、卢振家族,尽行处斩,又下令安民,朱高炽也乘机将驻燕京军队的兵符夺回燕王府。

  都督宋忠,得闻此耗,自开平率军三万,浩浩荡荡,至居庸关,却生性胆小,又知燕王善战,胆怯不敢进攻,退保怀来。本来燕王军心未定,手还无兵权,宋忠若是进攻,燕王无还手之力。后世的人感叹:“燕王用了庞来兴,丁胜,所以兴盛;建文帝用宋忠,非但不忠,还是送终!”

  燕王得手,于是誓师抗命,削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自部署官署,以张玉、朱能、邱福为都指挥佥事,擢李友直为布政司参议,秣马厉兵,扬旗击鼓,以清君侧为名,自称靖难军。

  ;


  (https://www.bxwxbar.com/book/25144/840654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