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战国之天下人 > 第三二章 北畠氏降伏

第三二章 北畠氏降伏


  经过大凑围点打援战,支撑北畠氏作战的主要八座支城全部陷落,大河内城再无反击之力。虽然城内防守依旧严密,使织田家无缝可钻。但城陷的消息传入城内后,让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城兵士气日减,议和之声日渐抬头。

  而志摩水军、青山家、木下家在大凑获得的巨大利益,也让在前方攻城中损兵折将的织田家将领们急红了眼。信长不得不下令让三家交出七成战利品,分配给在前方辛苦作战的将领们,才平息了老臣们的不满。

  因为战利品过于丰厚,增田长盛一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代城主青山长虎只好召来文石和牧长正过来帮忙。

  “功德丸现在怎么样了?还那么爱哭吗?”青山长虎急切地询问刚从関城过来的文石。

  就在功德风吕开张不久,从美浓传来消息,被家中寄以厚望的主母初音果然不负众望,诞下一男婴,让家中重臣无不欢呼雀跃。得到消息的长虎兴奋之余,觉得很有可能是这次他做善事的缘故,就给长子起了个功德丸的小名。可惜月份不足,生下来就极为瘦弱,让远在平城京,无法返回美浓的的青山长虎为此一直忧心不已。一个月后,雪也顺利地生下个女婴。

  “主公放心,走前在下特意去探望过功德丸。与刚生下的时候比,已经结实多了。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弱,但已经跟普通孩子没有差别了。这是主母特意让我捎来的信。”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书信。

  青山长虎拿起书信没看两行就哈哈大笑起来,“初音说,功德丸已经可以吃流食了。看来小家伙还是非常努力的,那么,我们就要更努力才是啊。”

  文石等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异常高兴。功德丸刚生下来时,瘦弱的样子让人非常担心能否养大。既然已经可以忌奶,那说明很健康,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长盛,你怎么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虽说要上缴不少,但留下的足有三千贯铜钱,应该心满意足了。还有,属于曾原城的人口被咱们洗掠一空,木下家也把那二百山民退回,这三千人如果都转移到爱知,做什么都够了。怎么还像是有人欠你钱似的。”看到增田长盛在庆贺时,也是皱着个眉头,青山长虎不由笑骂道。

  “主公,你还不知道他嘛。进到口袋里一枚金子,他不会高兴;可是想要从他口袋里拿走一文铜钱,可比割掉肉还要心疼。账上的事物,比我这个勘定奉行还要上心。何况这刚刚到手的万贯,都没捂热乎,就要交上去,能不心痛嘛。”牧长正调笑增田长盛。

  “大凑不愧是东海道第一大港,虽说知道收获会很大,但想不到竟会这么大。说实话,大殿这么做还真是帮了忙,不然恐怕睡觉都要睁只眼,树敌太多,太让人眼红了。”长虎摇头感叹。

  增田长盛突然像是想起什么,赶紧说:“主公,既然这回人手已经够了,是不是就不要施行荒野令了。不然,如果别家领民因为我家政策好,而逃到领地内,会带来很大麻烦。爱知郡的这十八个村是我们刚刚得到的领地,还应以稳定为主,能不跟当地地侍引起矛盾就不要引起矛盾。殿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牧长正与文石面面相窥,没想到刚刚说完增田吝啬,他就马上显示出其抠门的本性。无不哑然失笑。

  青山长虎也无可奈何的摇摇头,“三年荒野令传达下去了吗?”

  增田长盛一听有门,脸露喜色,“因为要准备大凑这场仗,还没有来得及传达下去。主公放心好了,即使没有这个荒野令,我也保证到明年夏至少能开发出二百石新田。三年时间,肯定多交给殿下千石良田。”

  “新田前三年的产量肯定不会很好,这点我明白。家里现在也不缺那份钱粮,在领民那里留个好名声吧。新田,当年的荒野令一定要执行,不然谁会下工夫拾掇土地。第二年按照正常年贡的四成上缴,第三年六成,从第四年恢复正常。另外,口粮都发下去了吧?”长虎询问。

  “已经按人数发下了当年的口粮。但是属下有些担心今德城和小森上野城那里。”长盛支支吾吾地说。

  长虎一听,严肃起来,“怎么,出现什么异常了?”

  “在下有些担心归路的安全。从月初执行搬人计划开始,那帮伊势众们就忿忿不平,认为我们占了他们的便宜。当时途径两城时,就感觉他们的眼神不善,没事儿都要刁难一番。这回我们攻击大凑,没有叫上他们,不知他们会不会……,”增田长盛没有说下去。

  文石失笑道:“怎么会?我看是长盛大人多心了,大殿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牧长正则支持增田长盛,“我经过关卡的时候,当听说我是青山家的武士时,确实感觉那些人的态度很怪。不是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他们是地头蛇,如果与当地豪族联合起来,肯定会让我们吃个大亏。当年在甲州的时候,光经过我手的就有两起这样的事,当时还死了好几个武士。信玄公也是下令严查,又不是谋反,还是同族,怎么查。最后就是找几个替死鬼敷衍了事,不也就那么过去了嘛。”

  “长盛你想的很好,确实有这个可能性。财帛动人心,真在他们管辖范围内遇上山贼,被劫了道,我们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自古疏不间亲。既然长正你经历过这样的事,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办。”源七郎认为增田长盛的担心很有道理。

  “首先,我认为主公应该现在就把赏赐分发下去。这样我们需要搬运的物资至少会减少一半。其次,既然那条路不方便,我们是否可以换条路,绕点远没关系,不过是几顿饭钱而已。暂时就想象到这两点。”牧长正也明白这次主公恐怕是不回加增了。

  “能想到这两点就不错,换成我恐怕就要从上京调兵来了”,长虎开玩笑,“既然如此,那么今天就把赏赐发下去。足轻按每人米一俵,钱五千文分发。中条家忠、山崎片家每家赏钱百贯,米五十石;斋藤新五郎、広濑宗直赏钱五十贯,米二十石;高野濑秀澄二十贯,米十石。就由你牧长正负责,今天就发下去。”

  “嗨嗨,”牧长正点头应了下来。

  坐在旁边的增田长盛抿抿嘴,好像要说什么,但终于还是没有吱声。

  “不过换条路就麻烦了,阿坂城处于今德城与大河内城的中间。现在今德城附近是有可能不安全,但大河内城是就不安全,这可麻烦了。你们可有办法?”长虎问。

  屋里另外三人看着摆在面前的地图,冥思苦想起来。

  “主公,你看我们换个思路如何。我们只是需要安全的把人员和物资送回领内。既然如此,我们没有必要从伊势直接回近江,去尾张不也是个选择吗?”又是牧长正张嘴。

  另外三人像是一下被拓展开思路,异口同声的说‘走水路’。

  长虎高兴的一拍巴掌,“果然是好办法,这次袭击大凑,还从志摩水军手里分到安宅船两艘,关船六艘,伊势水贼百人,可说是大获丰收。增加了这么多人和船,咱家的佐治水贼肯定需要重新进行磨合。小心驶得万年船,就让他们把这里的人员和物资全都运送到尾张,当做增加人手后进行的训练好了。这件事由你增田长盛负责。”

  “嗨嗨,可是这会多花不少钱。”增田长盛心痛的说。

  “只要用在正确的地方就不叫花钱,而叫投资。对,投资,这次佐治左马允立下大功,给他个人钱五十贯,米五十俵;佐治家赏米五十石。让佐治左马允在尾张挑个水深的地方,建一个小的港口,就叫小凑吧。钱由家里出。这件事由你一并办理了,长盛。”

  “嗨嗨,”增田长盛一边答应下来,一边心痛的眼角直突突。

  “还有什么事吗?”长虎问。

  “由我负责的杂货屋和佐治屋,还有老家主负责的青山屋随着我家影响力的扩大,业务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都面临人手不够的困扰。这次袭击大凑,肯定会有许多商家因为货物的损失倒闭。我想趁着这个机会为家中招募一些精明的伙计,不知主公觉得如何?”文石问。

  “既然老师觉得需要,那么召来后,给我考察一下即可。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今年过年的时候,父亲大人确实向我抱怨人手不够,多亏老师提醒。只要有能力,多召几个也没关系。这回在大凑抓了很多手艺人,肯定不久后,家中能生产的商品种类还会增加。京都的生意也缺人照料,老师最好想办法把这些事一起都解决掉。”长虎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五天后,木下秀吉在把掠夺到的物资运往美浓途中,果然被山贼抢走大半,负责押运货物的稻田种元战死。因为地处近江与伊势交界处,所以始终没有找到这伙山贼的藏身之处。证明增田长盛与牧长正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前线的局面则是织田家一直占优,但大河内城在数次防守战中,丝毫不落下风,让围困的七万大军毫无办法。当织田信长得知城内有意议和时,早已没有耐心的他,立即答应下来。并提出以下几个条件,只要能够满足,立即撤兵。其一,北畠家需把大河内城交给织田家,具教、具房都要移居他处。其二,具教正式隐退,不再掌握北畠氏大权。其三,次子茶筅丸成为北畠氏九代家主具房的养子。

  看到议和条件,具教三男北畠亲成和家中重臣藏田西右卫门表示反对,认为这个条件很明显是准备清洗北畠家的前奏。但是伊势国司家的执政水谷刑部少辅认为,既然茶筅丸成为具房的养子,那就说明至少几年内织田信长的次子都会作为人质呆在北畠家中,北畠氏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蓄精养锐,一旦天下有了变化,则可趁势而起。

  因为织田信长提的条件和北伊势长野家、神户家得到的条件几乎一致。而长野家和神户家这一年的变化,北畠氏也看在眼中。虽说家主之位最后可能落入他人之手,但至少家名和性命都不会丢掉。具教、具房父子密议数次后,决定答应这个条件。为了防止城中出现反复,十月初,北畠具教派出心腹家臣朴木隼人正秘密出城,与织田信长签订了议和协议。

  由于伊势武士的勇猛,在织田信长七万大军下,国司北畠氏艰难的保住了家名。但是无论武士多么勇猛,终有力竭之时。十月三日,当旗指物笹龙胆和割菱从大和内城消失时,无数忠勇的北畠家臣拒绝承认这个现实,出奔成了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畠氏从最初的议和议战两派,因为利益纠纷又数次分裂。分别移居到笠木城和坂内城的北畠具教、具房父子再也没有能力把南伊势捏合到一起。

  织田信长于五日进入大河内城,并召开盛大酒宴,酬劳早已疲惫不堪的织田家将领们。

  随后,在织田信长的命令下,为了保护次子的安全,柘植三郎左卫门尉和源净院主玄成为这个只有十二岁少年的家臣;尾张谱代出身的森正成、小坂雄吉被任命为茶筅丸的师傅役,代守大河内城;津田信正(织田扫部助)则成为南伊势奉行。比照北伊势,再有一年,南伊势也将顺理成章的纳入织田家伞中。

  ;


  (https://www.bxwxbar.com/book/20828/731101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