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四百零四章这些人好狠

第四百零四章这些人好狠


  周延儒心里不爽,孙传庭这是为什么,有太子支持瞄着他的首辅之位吗。

  “陛下,如今南方战事吃紧,北方蛮狄未平,京营未曾开始重建,老臣保举太子殿下节制京营全军主力,重建京营。”

  周延儒这话一说,崇祯眼睛一缩。

  他心里很不舒服。

  朱慈烺也看向周延儒,这位首辅什么时候站队他这里了,倒也是奇景。

  ‘微臣附和,经历通州大战,臣下也以为只有殿下节制京营全军,操练新军才能重振军威,’

  谢升出列。

  周延儒建言,他的嫡系吴昌时必须出来站队。

  接着,蒋德璟、李日宣、林欲楫、朱纯臣、徐允祯等人尽皆出列附和。

  崇祯脸沉似水。

  他可不是刚登基的初哥了,也被混乱大明毒打了十几年,基本的政治嗅觉还是有的。

  周延儒等人这么齐整的举荐太子掌握京营,这里面有事。

  又开始内斗。

  崇祯是真不想朱慈烺掌控京营全军。

  早先虽然他知道朱纯臣和太子比起来提鞋都不配,还是让朱纯臣掌握一部分旧军,还有李邦华的分权,都是一个制衡。

  京营是天子亲军,而不是太子亲军。

  不可能都让太子掌握。

  这是一个常识。

  但是现在他这个长子威望正盛,周延儒等人如此做,朱慈烺如果趁机答应下来呢,这就是一个大麻烦,他不好立即反对,暴露父子间的矛盾吗。

  孙传庭和方孔炤对视了一眼,感觉很不妙,这里有事。

  朱慈烺冷冷的看了看周延儒等人,好手段啊,这是在考验人性贪婪吗。

  ‘陛下,一年两番大战,儿臣甚是疲惫,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京营整军有李邦华和刘之虞两名兵部侍郎足以了,’

  崇祯听了这话,长出一口气。

  孙传庭也松懈下来,看来殿下看穿了这一切,这个建言看着借着大胜之威执掌京师军权,尊崇无比。

  其实暗藏祸心,如果接任,只怕恶了陛下,他本来也怕太子殿下不察下允了。

  幸亏殿下头脑清醒。

  “难为太子了,经年在外征战,确是疲惫之极,朕准你在府中好好休憩,早朝可先不参与,”

  崇祯道。

  朱慈烺谢恩。

  周延儒的目光瞄了几次朱慈烺。

  太子怎么能忍得住,他只有十六岁啊。

  却是抵受住了所谓权力和荣誉的诱惑。

  这就太可怖了。

  周延儒生出了无力感。

  崇祯下令散朝。

  朱慈烺出宫,他看着一众大臣在前走着。

  他的目光投向了周延儒的背影。

  这些人好狠,他如果不察下应下来。

  那就是触及了君王的皇权。

  必然让崇祯的疑虑提升一个级别。

  这些混蛋的目的就达到了。

  果然是步步惊心啊。

  关键是文臣和武勋合流来对付他。

  果然是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

  今后还得加倍小心。

  ...

  “义父,这位殿下格局不小啊,不为所动,筹划全部落空,”

  张绪摇头叹道。

  听闻早朝中的一切,张绪只剩下感叹了,权力声名就在眼前,措手可得,这位殿下却是推脱了,而且以疲惫为由回府暂歇。

  这心机手段只能让张绪感叹了。

  ‘这位殿下啊,我大明十六朝未见,英武睿智,只是为何对我等却是这般疏离,’

  王德化呆坐椅中喃喃道。

  他也不由得生出沮丧之感。

  “真是,只怕这位殿下登基之时,义父和某都要去浣衣局了,”

  张绪惊惧。

  ‘怕什么,每番都是那些文臣武勋出首,咱家从来没在明面上,即使有那么一天,也牵扯不到我等,就是那时候乖乖的做个毫无实权的老太监罢了,’

  王德化苦笑。

  不是他贪权,而是不得不如此。

  一个没有权力的宦官晚年极为凄惨。

  甚至被晋升的太监挤兑、欺辱。

  正因为如此,王德化才对权力如此贪恋。

  “放心,这位殿下还未曾登基呢,一切还不可知,”

  张绪心情可是一点没有好转,只有颓丧。

  ...

  太子府,朱慈烺书房。

  堵胤锡郑重跪拜见礼。

  “堵卿家,我们有近一年未见了吧,”

  朱慈烺感慨道。

  “正是,年初一别,没想到这么长时间才有再次拜谒殿下的机会,”

  朱慈烺看了看堵胤锡,只见他清瘦了些,脸上带着些疲惫之色。

  ‘堵卿果然是大明能臣,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大明清理厘金局和抄关,一年多收益近千万两,而且是每年都有如此收益,功勋无人能及,’

  “殿下过誉,孙相才是功勋无人能及,臣下愧不敢当,”

  堵胤锡急忙道。

  ‘你两人擅长不同,不过都为大明立下殊功,你还为此差点被奸人暗害,等同孙学士一样出生入死,都是忠勇之臣,’

  朱慈烺笑着安抚,

  “堵卿家不会因为此番遇刺,就生出退避之心吧,”

  “那些宵小的卑劣行径吓不退臣下,臣下正是干劲十足,”

  堵胤锡拱手道,他目光炯炯。

  “这就好,因为此番你再次南下清理盐政,也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大明两百多年,有两百年都在和盐政较劲,基本都是完败,其难度可知,”

  “天大难题臣下皆无惧,只怕前方做事后方掣肘,这几年,有殿下支撑后方,臣下做事痛快,毫无遗憾,”

  堵胤锡笑道。

  朱慈烺也大笑起来,堵胤锡果然是个胆大敢为的。

  这样的臣子是多多益善。

  ‘此番南下扬州,清理江淮盐政,堵卿家有何难处,’

  朱慈烺问到正题。

  这可是地狱难度了。

  以往的盐政改制都是在江淮遇阻。

  而且神宗时候的矿监税监也是在苏州等江南、江淮一线遇到接连的暴动。

  那些官商勾结在一处闹出大事来,甚至逼迫皇帝不得不让步。

  而朱慈烺推动盐政改制,如果遇到神宗时期的各地暴动不断,也会让他十分难堪。

  如果朱慈烺是皇帝,他会毫不动摇的推动。

  中原大乱都有了,江南也不是普通百姓活不下去,只是那些官绅暗地里使出手段,不会酿成全局性的被动。

  那就没什么可怕的。

  问题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崇祯,如果闹出大乱子来,崇祯大约是会退缩。

  盐政改制不容失败,如果失败,他这个太子权限大降不说,整军备战的钱粮可是没有着落。

  明血1641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48580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