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地爆炸

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地爆炸


  “大败而归,损失三万人,怎么可能,”

  值守军机处的陈演、谢升送来急报,崇祯原地爆炸。

  他蓦地站起,戟指陈演,

  “怎么可能这样惨败,说,你不是说正是决战良机吗,”

  崇祯当然不会说自己也是主战派,他首先指责的就是陈演,谁让陈演是那个首先倡议出兵决战的。

  陈演这个无语。

  本想争功的,因为清军大败后,竟然还敢分兵,不正是击败的良机吗,而明军有京营、有各处援军,战力不弱,结果一触即溃,这尼玛打脸。

  不过他冤枉啊,是崇祯提出决战的,但是他怎么敢反驳大老板的话,自认倒霉吧。

  “陛下,此微臣之罪,决断有误,然则各处怨军包括边军腐坏太甚,那些腐坏军将才是大明蛀虫,整日贪墨,败坏军纪,军无战心,这才造成此番大败,”

  陈演当然要找背锅侠。

  否则都是他的罪责,他承担不起啊。

  “现下说的是你的罪责,呵呵,你们这些阁臣很好啊,哈哈,怪不得太子言称你等不善兵事,推荐孙传庭入阁,果然如此啊,”

  崇祯怨念深重,开始翻旧账了。

  这时候他终于反应过来,感情自家儿子和孙传庭的大胜来之不易啊。

  那时候清军没有大败,士气没有受挫,也没有分兵,足有过十万大军,依然击败之。

  而清军士气低落,又是分兵,通州之战大败于清军,高下立判。

  当然,他是不会承认他的急功近利,心里有和自家长子攀扯的念头,臣子可以建言,但是他可以不纳嘛。

  在天子认为,军政谬误,都是臣子误他。

  “臣下死罪,望陛下责罚,”

  陈演算是明白了,崇祯真恼怒了,没打算留他一点体面,而且他就是崇祯的背锅侠。

  也是,此番大败就是天子也得有个交待,罪魁祸首当然就是主战的大臣了,真是舍他其谁。

  “现在不是论罪的时候,朕给你记下了,立即给朕加紧城防,处置善后,”

  崇祯一拍龙案吼着。

  城内就剩下两万京营,守城不足,而通州的军卒无法离开返京,否则路上可能被建奴追杀,必须发动京师青壮了。

  而战败是隐瞒不住的,肯定扩散出去,这一切都会让全城百姓人心惶惶。

  所有这些破事都交给陈演、谢升处置,谁让这两个货主张出兵呢。

  “臣下领命,”

  陈演无奈跪拜。

  “滚出去,”

  崇祯咬牙道。

  他丝毫不顾及君臣体面了。

  心中爆炸的甚至想亲手痛殴陈演一顿。

  就像发泄一下,谁让这货就在眼前呢。

  陈演狼狈而出,心中哀叹,今天怎么就他当值,真是倒霉之极。

  崇祯则是大发雷霆,摔碎了几个心爱的笔砚,暖阁内死寂一片,不过都是无能狂怒。

  王一心等人都是小心侍候着。

  ...

  “什么,举兵和清军决战,”

  接到这个战报的时候,朱慈烺感觉是不是听错了。

  因为这个决断太荒谬了有木有。

  他的筹划是重创清军,让其数年没法恢复元气,德州胜利后,明军已经无力反击,聪明的方法就是任其北返。

  结果崇祯和阁臣作出了最荒谬的决断,出兵决战。

  是谁给这些人这样的勇气。

  朱慈烺早先没当回事,以为京师方面必然避战。

  因为那些大臣胆子很小,已经被建奴杀怕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些胆小怯懦的大臣竟然忽悠崇祯出兵决战。

  朱慈烺也清楚,大约是被德州大胜刺激的,再就是清军分兵,让这些臣子们胆子大起来,更是可能因此妄想立下大功青史留名。

  只是这些蠢货真以为他们是他朱慈烺和孙传庭吗,以为可以简单的复制成功吗。

  呵呵,真是想去征服,却被征服,什么东西。

  “殿下,我军是否可以北上支援,”

  陈明遇道。

  ‘来不及了,现在大约开战了,’

  孙传庭还是言简意赅。

  “我军已经无力再战,如果我军距离清军太近,无法据城而守,清军一定会反扑我军,那就是一场灾难,”

  朱慈烺清楚,如果他的麾下没有城池依靠,被逼入野战,清军一定会毫不迟疑的撕咬过来,为的就是报仇。

  而伤亡近半的京营明军真的无法保持德州时候的军心士气了,战败是一定的。

  “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吧,”

  真是不作不死,朝中那些混蛋自作孽不可活。

  当然,朱慈烺以为明军大败,也不会丢失京师,清军已经没有无限的人力攻取坚城了,何况是京师这样的雄城。

  如果建奴真的敢攻城,他的麾下也会开赴京师,寻机出击,那时候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一日后,败绩传来。

  战败众人都预料到了,真当清军是软柿子吗。

  不过,这个战败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最起码京营等部得以保存。

  而吴甡也证明,他足以独当一面,是个督帅的人才。

  这已经很不易了。

  在卢象升等可以统领大军的文臣督帅逝去后,找出一些可以依靠的帅才不易,谁让大明是文臣督军呢。

  至于损失的数万人马,朱慈烺也很无奈。

  他奋力在帮着朝廷积攒兵甲钱粮,整训军伍,提高明军的战力,而崇祯和那些大臣崽卖爷田毫不心疼。

  咳咳,似乎颠倒了,但是朱慈烺真的以为他这个做太子的才是那个任劳任怨的老爹,其他的包括崇祯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

  这次败绩,损失的兵马会在剿匪战场上显出后果,本来捉襟见肘的兵力越发的不济,让平复天下越发的艰难,这些狗东西。

  朱慈烺下令继续按照原由的节奏不疾不徐的北上,绝不给清军反杀的机会。

  ...

  清军在通州城下堆砌了数千明军的尸体,围城叫骂羞辱,吴甡没有下令出战。

  当然就是他下令了,军将也不敢。

  都被清军杀怕了。

  耀武扬威两日后,清军启程直驱蓟镇。

  一路上打粮抢掠,明人百姓继续遭殃,而这次沿途明军装聋作哑,京师大败已经传开了,谁还敢主动出击清军。

  六日后,清军抵达了蓟镇,清军主力和多尔衮、艾席礼所部汇合。

  也在同一时间,朱慈烺所部六万抵达了通州。

  明血1641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47959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