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醒来

第三百八十五章 醒来


  “陛下,这是殿下的急报,”

  骆养性抬手呈上信札。

  王一心一路小跑着过去抓过来转身跑回,拆开后递给崇祯。

  崇祯拿起信札,却是手里不断哆嗦着,他激动的久久无法平息。

  纸张乱颤,眼睛还发花,根本无法看清上面的字。

  “王一心这个老奴呢,”

  “奴婢在,”

  王一心忙道。

  “给朕念,”

  王一心急忙接过朗声读起来。

  这封由刘之虞誊写的捷报,以朱慈烺的口吻详尽的描述了京营大军抵达山东潜伏待机。

  然后待得建奴大军不察分兵。

  待得良机后,京营大军立即挥师西进三百里。

  七日抵达德州。

  “仰仗父皇神威,京营将士奋发大明之勇烈,痛击建奴阿济格所部,京营将士阵亡三万余人,负伤两万余人,击杀奴酋阿济格等建奴十万大军,敌酋黄太吉万般无奈,只能统兵北返,”

  “儿臣向父皇报捷,德州大捷当彪炳青史,从此蛮狄不敢南顾,此尽皆父皇之威,陛下威武,大明万胜,”

  王一心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

  “太子殿下不负君恩,不负大明上下期待,一战大破建奴,斩杀蛮狄十万,此乃数十年来,我朝最大胜果,一切仰仗陛下神威,臣等我陛下贺,”

  周延儒跪下四肢伏地道贺。

  众臣尽皆跪拜于地,同声道贺。

  此时皇城内也不断响起爆竹声。

  崇祯朗声大笑,欣喜若狂。

  压在心头二十余年的大山终于崩塌。

  今日斩杀奴酋以下无算,多少年的郁结飘散。

  前三位帝王没有办到的事儿,他如今办到了,狠狠的重击建奴这个宿敌,崇祯前所未有的畅快。

  “传旨,天下沐休十日,共同庆祝今日我军之大胜,京中发下酒食,共庆此番大捷,”

  崇祯意气风发道。

  王一心急忙拟旨。

  然后,崇祯眼睛一挑,嗯,有个地方不对劲啊。

  只见方孔炤还跪在大殿正中呢,方才他阻止发下圣旨跪下的,如今依旧碍眼。

  “还不退下,”

  崇祯佯怒道。

  他依旧看方孔炤不顺眼。

  但是,这时候顾不上了,也没法在大喜的日子惩罚。

  方孔炤急忙退下,方才他是逼急了必须有所表示。

  现在他当然不可能继续头铁,那是有多傻。

  ...

  残破的三河城外,多尔衮率领的五万军扎下大营。

  这一路北上,多尔衮很不爽。

  后面的黄太吉不断的派人催促让他尽快北返,过蓟州出长城。

  多尔衮没法攻取任何一个城池,只是打粮过程中抢掠一番。

  损失了大票人丁,抢掠的数百万钱粮,数十万牲畜丢失,让多尔衮痛彻心扉,因此想多抢掠一些找补一下,他也清楚,如果这么折返国内,以后几年会很难熬。

  但是这也被阻止。

  抵达三河,三河已经被抢掠过了。

  但是不走东线不成,明军各处援军以通州一线以西为驻地,大军十万虎视眈眈。

  如果说以前多尔衮真不在意,希望明军赶来。

  但是现在不成,他麾下只有五万,其中汉八旗万余。

  还有蒙八旗,还有蒙人轻骑,满八旗才一万余人。

  毕竟明国京师内有四万京营明军的,不得不防。

  在山河留驻一夜。

  晨时初,他刚要启程。

  一队快马奔入大寨,多铎的亲信阿尔礼求见。

  “王爷,请屏退左右,”

  阿尔礼道。

  多尔衮一怔。

  心中极为不安。

  “全部退下,”

  多尔衮一挥手。

  左右全部退出,他的几员亲将亲自把守大帐外。

  阿尔礼递上了一个信札。

  多尔衮查看了封口,没有破损。

  他拆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

  怪不得阿尔礼摆出这个姿态。

  原来干系重大。

  他万万没想到这般尽快北上的因由竟是因为黄太吉昏迷。

  在抵达德州的深夜,这位陛下昏倒陷入昏迷。

  人事不知。

  而当时,豪格、阿巴泰还有一些大学士,汇集一处商议了对策。

  然后矫诏发令让他统兵先行。

  直到三日后,黄太吉才逐渐清醒,现在中军处戒备森严,黄太吉身体情况不甚明了。

  据说可以任事,但是,多铎不信。

  多尔衮扼腕叹息。

  当时他如果知道这个消息,他和多铎合兵一处,会做下大事。

  然而可恨,那些大学士们,却是欺瞒了他们,诓骗他独自领兵北上。

  这让他和多铎的兵力分散,给了黄太吉和豪格充裕的时间准备。

  现在这个机会错失了。

  太可惜了。

  多尔衮咬牙切齿。

  他们三兄弟的母亲就是被黄太吉这个狗贼逼死的。

  他和多铎少年时期饱受屈辱,这个仇他内里一天没忘。

  为的就是寻机。

  结果现在,他却是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多尔衮抽出顺刀,疯狂劈砍。

  他不甘。

  他知道多铎给他来信的意思。

  让他回兵南下,一同对付黄太吉、豪格。

  多尔衮却是知道,他离开大军北上的那一天,就意味着丧失了机会。

  现在回兵,只能兵戎相见,损失大批人马,还未必功成,那个该死的京营明军乘机偷袭,智者不为。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现在内讧,就是便宜了明军。

  损失这么大的清军,无法再次失血。

  再就是黄太吉已经苏醒,一切休提。

  “回去告诉你家王爷,忍,忍不住也要忍,”

  多尔衮冷冷道。

  虽然黄太吉可能复原,但是毕竟有了隐患,那就等吧,反正他还年轻,还可以等下去。

  沧州清军大营。

  黄太吉躺在榻上。

  后背垫起来,他艰难的喘息着,嘴巴略略歪斜,口水缓缓流下,身边有人给他擦拭着。

  他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不堪。

  黄太吉试着抬起身子,但是左半边身体毫无知觉。

  右侧腿脚也不灵便,唯一灵活些的就是右臂。

  他脸色青紫,用尽了气力,还是如此。

  “陛下,保重龙体,您可是干系大清国运,”

  一旁的刚林急道。

  黄太吉大声喘息着。

  他心中不平。

  他是什么人。

  自小就有雄心,手握兵甲心在四野。

  从来认为自己不凡。

  少年就屡立战功。

  先主逝去,他手段用尽,终于执掌举国上下。

  其后,安定国内,数次追讨林丹汗,让这个大敌狼狈死在青海。

  就是林丹汗妻子也被他夺取。

  降服朝鲜,让朝鲜水步军成为大清忠狗。

  五次伐明,抢掠无数,让大清国力蒸蒸日上,而大明日暮西山。

  回顾他这一生,绝对可称得上雄霸之主。

  然而今天,他却成了一个困于床榻的瘫子。

  黄太吉愤怒之极,却只能勉强发出啊啊的声音。

  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陛下,今日万分凶险,还要您掌总大清,肃亲王还无法担负重任啊,”

  刚林急道。

  黄太吉终于平息了怒火。

  是啊,现在他这个情况,加上前所未有的大败,大清确是处于风雨飘摇,一个不好就会肘腋之变。

  不是他放手不管的时候,至于豪格,那是个勇夫,却不是智勇双全的合格皇储。

  明血1641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47600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