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三百四十章 解脱

第三百四十章 解脱


  “潘六,你有事说就是了,”

  刘管事矜持道。

  “刘管事,我老潘呢经营的是米铺,这些日子京师动荡,我的生意倒是红火,不过米粮不多了,恰好,玉田等地可以收拢些米粮,不过,小的不知道这战事能拖宕多长时间,听闻那位殿下出征了辽南,如果同上番大捷传来,建奴撤军了,收取太多米粮就没甚收益了,甚至还得亏损,因此,小的这就求刘管事指一条明路,”

  老潘低声道。

  刘管事脸上一笑,

  ‘此事某倒是知之甚详,只是此乃军国大事,某也不敢胡言乱语啊,否则怕招来祸事,就不能多言了,’

  他一副拒绝的模样,却是没有起身离开。

  老潘哪里不明白,这厮就是欲擒故纵呢,什么特么的军国大事不可言之,呸。

  “刘爷,您信息灵通,还请帮衬小的一次,这里小的略表心意,”

  老潘将一张银票放在了桌子上。

  刘管事看了眼,五百两银子,嘴角一翘,他手上一动,银票入了袍袖中。

  “潘六,看你平日也算是恭顺,会来事,此番我帮你一次,下不为例啊,”

  “多谢刘爷,多谢,”

  老潘拜谢。

  “你的消息早就过时了,如今那位殿下统领京营精锐坐船出海,却不是东征辽南,而是南下山东地界,和建奴决战去了,此番嘛,呵呵,我家老爷以为大约是必败,兵力还没有建奴兵多呢,呵呵,”

  刘管事鄙夷的摇头。

  跟在徐允祯身边,他当然和徐允祯一个心思,对朱慈烺痛恨,此番听到朱慈烺统领不足十万兵南下,都是幸灾乐祸,这个桀骜的小爷大约要吃瘪了。

  “这么说小的还可以继续屯粮,”

  老潘笑道。

  ‘尽管放心吧,那位殿下败北,京师还得大乱一阵子,你就放心屯粮吧,’

  刘管事笃定道。

  老潘眉开眼笑的连声拜谢。

  夜里,潘记后院,老潘一个人坐在书房内良久。

  他面前是个小小的竹管,桌面上一张不大的白布,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字。

  老潘脸上纠结着。

  老潘不姓潘,他本姓范,辽东沈阳人。

  范氏族人。

  不过,他离开沈阳十年了。

  潜伏京中多次给清国传回重要的消息。

  但是,这一次他犹豫了。

  以往清军破关,一切较为明了。

  但是这次不同,因为那个该死的朱慈烺亲自统兵出京了,而行踪却是说辞不一,有说东征,有说南下山东决战的。

  这就让老潘犹豫了。

  今日探听的情况,让老潘倾向于朱慈烺南下山东偷袭清军。

  问题是他不敢说一定准确。

  如果发出消息错误,后果十分严重,他的家眷十多人,两个儿子都在沈阳,实际上被范文程控制了。

  别看都是范氏家族的人,范文程绝不会手软的,如果急报出错,就会让他去担责,家里人危险了。

  不过隐瞒不报呢,如果真的是朱慈烺突袭清军,他也逃不了罪责,因为身为暗探,范文程可是支持了大量银两,让其在京中活动。

  耗费如此,却是没有关键的告警,可想而知上面如何震怒。

  老潘咬牙切齿的,他是左右为难。

  房门敲响,老潘的小妾张氏进来奉茶,

  “老爷,天色晚了,您也早点休息,别太过操劳,”

  “好了,老爷晓得,你先去休憩,”

  老潘笑道。

  他这里找了一个普通人家招了一个妾室,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毕竟他有些小钱的商人,却是一个人过活,让人心疑。

  张氏走后,老潘起身踱步,他悲哀发现,他只能发出去急报,躲是躲不了的。

  第二日一早,老潘出现在左近一家戏台子,戏台西侧有几颗大柳树,老潘来到了第二颗柳树那里,看看左右无人,他将一个竹管放入一个一人高的小小树洞里,然后鬼祟的离开。

  ...

  东海明军大营。

  朱慈烺颇有些坐卧不宁,建奴开始分兵,运筹可能成功,这个时候却是最煎熬的。

  无他,患得患失。

  如果建奴再次合兵,那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那意味着所有的筹谋落空。

  就在朱慈烺一天数次派人寻找周遇吉,探听前方急报的时候,王承恩再次寻来。

  ‘殿下,行军炮已经抵达,您可不能不发兵啊,’

  王承恩此时哪里不知道其中有猫腻。

  摆明这位殿下在拖延。

  这就让他坐蜡了,陛下的圣旨不可抗拒,而殿下在京营的威信也不是他能挑战的,如果是其他人,王承恩早就夺权,让军将西进了。

  但是,现下,他面对的是两年来立下殊功,威压日甚的太子殿下,他真不好随意出手。

  “王公公,且稍等数日,本宫正要出兵,只是急报传来,建奴忽然分兵,行踪不定,非是汇集一处,本宫今日正在犹疑,不知道如何进兵,本宫已经急命周遇吉,多派斥候探查,一旦确定建奴两处大军的所在,立即进兵,”

  朱慈烺笑道。

  他也有了腹稿,必须拖延。

  ‘殿下须知,此番拖延之事,老奴当禀报陛下,如果继续拖宕,只怕陛下盛怒啊,殿下可好生思量,’

  王承恩别有深意道。

  他提醒朱慈烺陛下盛怒的后果。

  其实不用王承恩提醒,朱慈烺也清楚,他不过是不得不拖延,这是干系大明国运,干系千万明人性命的事儿。

  他不可能鲁莽从事,机会只有一个,他抓不住,就会被反噬。

  “多谢王大伴提醒,想来就是这三日的事儿,一旦探知建奴大军动向,本宫当会统兵疾进,”

  朱慈烺安慰王承恩。

  王承恩满腹狐疑的离开。

  翌日午后,周遇吉匆匆进入大帐,朱慈烺和孙传庭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今天肯定有确切的消息了。

  “禀殿下,禀孙相,建奴两路大军分别抵达了德州和临清,黄太吉统领十余万大军围攻临清,阿济格统领十余万大军围攻德州,”

  周遇吉一脸的激动。

  这几日他也是焦急不已,殿下一日数次派人询问,那位王公公一再施压出兵,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干系甚大。

  如今终于算是解脱了,清军分兵已定。

  朱慈烺狠狠的挥了挥手,煎熬等待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无论最后的成与败,他可以带着他操练的大明最强军出征了,从此不用患得患失。

  孙传庭沉稳道,

  “擂鼓聚将吧,”

  鼓声响彻大营。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447729.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