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兵进大沽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兵进大沽


  黄太吉没有动怒,他清楚这图画没毛病,现在恶行就在上演,他能零星听到明人女子的哭喊,和一些女真人的狞笑。</p>

  阿济格等人那是恼羞成怒,这事他们可以做,但是别人那是不能羞辱。</p>

  女真人对敌人烧杀淫辱是他们的传统,当初对海西女真也是这么做的,那还都是女真人呢,不耽误他们屠城。</p>

  何况这些尼堪了,更是肆意杀戮。</p>

  黄太吉没法阻止,这个风俗就是他这个皇帝也无力阻拦,他赞同抢掠,不过有些暴行过了,有**份。</p>

  “陛下,这宣抚官狠辣啊,他们用图画宣讲,因为明人中九成百姓不识字,而口头宣讲,很多百姓惧怕军卒和官吏,听从者不多,就如此画在墙上,让百姓对我军惊惧,须知很多明人对自家女子的名节极为看重,为了这个他们也会拼死抵抗,”</p>

  洪承畴拱手道。</p>

  黄太吉终于明了这些明人拼死反抗的原因了。</p>

  又是那个该死的京营和宣抚官,又是那个该死的明太子。</p>

  处处阴魂不散。</p>

  让黄太吉心悸的是,这是三河这个临近京城的城池如此呢,还是明国京畿地区的城池都是如此抵抗激烈呢。</p>

  这个问题让黄太吉头疼。</p>

  当晚,统合传来,三河城内剩余只有两千余人,全部被屠。</p>

  抢掠了五万余两白银,金银首饰数千件,但是粮秣只有数百石,不但官仓和米铺的粮米被焚毁,很多百姓将自家的粮米也焚毁了。</p>

  这让清军抢掠粮秣充军受到重创。</p>

  ........</p>

  通州下,清军跃武扬威。</p>

  城内十余万军民静谧无声,唯恐有了动静后建奴大军因此攻城一般。</p>

  建奴大军盘桓一圈后,却是撤离了。</p>

  黄太吉只是大略看了看通州,就知道这是个不好啃的硬骨头。</p>

  通州城增加了六个瓮城,外墙全部挂上了水泥。</p>

  这样的城池,不知道多少人命才能填下来,何况城内可能有那个该死的京营守军,要知道通州是京师的东大门,攻取通州,就能从东面直扑京师,京营派军助守很正常。</p>

  那这座城足以让清军流够鲜血。</p>

  八日后,香河城陷入一片火海中。</p>

  清军攻城四日破城,付出的是两千余汉军伤亡的代价,还有他们驱赶的数万百姓的性命。</p>

  香河破城后,知县等自尽殉国,官仓燃起大火。</p>

  大半粮秣被焚毁,城中激烈的反抗,惹得多铎下令烈火焚城。</p>

  香河只有不足三百人幸运的逃过此劫,剩余数万明人尽皆丧命于此。</p>

  六日后,宝坻被奴攻陷,满城三万余人死难。</p>

  八日后,清军猛攻武清,却是接连三日猛攻后伤亡极大,遭受猛烈炮击的武清城虽然残破,却依旧在明军手中。</p>

  黄太吉立即做出了不继续攻击武清的决断。</p>

  其他诸王也没有反对,在他们生涯中遇到过多次坚城,小小的武清就有这种潜质,他们不想再用人命向里面填。</p>

  虽然攻城消耗的是汉军的性命,不过,忠狗死伤,也得值得,如果没法取得太多的钱粮那就不值得,最起码小小的武清未必有很多粮秣和金银,那就不值得了。</p>

  “陛下,我军当分两路南下,如此才能将兵力铺开,同时也能抢掠更多的粮秣,”</p>

  阿济格建言道。</p>

  以往每次入寇都是如此,分为左右两翼大军。</p>

  否则众多军卒拥堵在官道上,只是行军就很浪费时间。</p>

  而且不利于打粮,毕竟数万军就足以将路过的村镇中的粮秣横扫一空了。</p>

  二十多万军卒拥堵在一处,没法完全铺开,很多时候没有机会充分打粮。</p>

  而且这些王爷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分为两路便于他们抢掠更多的金银和牲畜人丁。</p>

  “不可,”</p>

  黄太吉当时就否了。</p>

  众人面面相觑,那可是以往的成例,怎么皇上不允呢。</p>

  ‘你等须知,明军京营就在大沽,距离这里可是不远,如果我军分兵,那就给了明军可乘之机,’</p>

  “陛下,只要明军敢来,臣请命三万军大破明军,”</p>

  多铎当即请战。</p>

  意思很明显,分兵照旧,两处各有十余军卒,哪怕那个京营杀来,他领三万兵足以大败京营明军,何必对此这般忌惮。</p>

  黄太吉笑笑,看了眼多铎,心道,如果都向你这般无脑还好了。</p>

  “你等都要小心从事,能击败近百万流贼的最强明军必须小心对待,朕绝不会大意,今日拔营,全军赶往大沽,朕要会一会这个明国太子,”</p>

  众人立即领命。</p>

  虽然有些不清不愿,很多勋贵、大将对明军这几年来就不曾有过败绩。</p>

  因此对这个京营照旧十分轻视,内里对黄太吉的这个命令颇有些不以为然。</p>

  清军从武清出发直驱东南,一日内破运河上的杨村,上百艘来不及逃走的漕船被清军火箭焚毁。</p>

  数千明人死难。</p>

  清军二十多万大军绵延二十里,经过天津卫城,天津卫城内的军卒瑟瑟发抖,全部缩在城中。</p>

  清军大摇大摆的冲向了大沽。</p>

  大沽,京营中军大帐。</p>

  “臣恳请陛下立即登船,避开建奴的锋芒,”</p>

  阮季急忙道。</p>

  他真是急了。</p>

  舰队刚刚出发两日,这次运走的是大部分的马匹。</p>

  只是战马就有近六万,需要分两批运送走。</p>

  而留下的不过是近四万骑军,还有数千水师营步卒。</p>

  当然必要的话这些骑军可以下马守城。</p>

  但是,战力怕是比不过步军。</p>

  如果朱慈烺留在了大沽一旦有个闪失,他们所有人都要担责,革职都是轻的。</p>

  “殿下,臣附议,”</p>

  李辅明道。</p>

  又有吴三桂等人纷纷附议。</p>

  “呵呵,让本宫逃到海上,躲避建奴,你等觉得军卒听闻后士气如何啊,”</p>

  朱慈烺笑道。</p>

  众人沉默,如何,当然士气会受挫,这是一定的,毕竟京营一向就是军将身先士卒,如果对阵之时临阵脱逃,就是小卒也可以将其斩杀,而且会恕其无罪。</p>

  中原大战中军将也是同军卒一样战场搏杀。</p>

  此时建奴大军压境,朱慈烺留下诸军退避,绝对会让士气受挫。</p>

  ‘殿下,您是皇储,非比寻常,您决不可有任何闪失,想必那些军卒也会体谅的,’</p>

  王承恩忙道。</p>

  “此家国沦丧,百姓离难之时,本宫绝不会离开部曲自己去逃命,既然建奴敢来,那就让我军好好会一会这支兽军吧,”</p>

  朱慈烺坚定道。</p>

  战报他已经一一得知,三河、香河、宝坻先后失守,建奴入寇以来足以杀害了几十万明人。</p>

  这让朱慈烺痛恨不已。</p>

  如果建奴敢来,他就敢战,逃走,然后开一个极为不好的先例,让京营的军法从他这里开始败坏,怎么可能。</p>

  “殿下说的极是,此家国蒙难之时,殿下当高举大旗,据守大沽,和建奴决战,如果建奴敢攻来,大沽一定会让其留足鲜血,”</p>

  孙传庭拱手道。</p>

  众人愕然,他们没想到孙传庭竟然是赞同殿下留在大沽这个险境。</p>

  “诸卿不用焦急,大沽东向就是海上,有舰炮襄助,建奴不可能四面围攻,城内有精兵四万,足以以一当十,建奴如果敢攻,只怕全部死伤也攻不下大沽,本宫可是信心十足,”</p>

  朱慈烺笑道。</p>

  他不是莽,而是对大沽城有信心。</p>

  </p>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43531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