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明血1641 >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京营内循环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京营内循环


  消息传来,大明勋贵们失魂落魄。

  他们抱团折腾,还是没有阻止这次改制。

  三代除爵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他们头上。

  家族迎来巨变,失去世袭罔替,不知道后面的子孙是不是有争气的可以延续家族富贵,大约是不成的。

  这些勋贵对朱慈烺是怒气满盈。

  背地里痛骂朱慈烺,恨之入骨。

  朱纯臣府上,朱纯臣、徐允祯、李国桢、李开先、薛濂等人围坐一处,一个个愁眉不展。

  “成国公,大明门外还折腾吗,”

  薛濂问道。

  ‘呵呵,还怎么闹,陛下支持了改制,那就是不在意我等勋贵了,难道就是我们这些武勋闹起来吗,’

  朱纯臣冷笑道。

  他们这些武勋现在是势单力孤。

  ‘是啊,现在陛下有新宠了,什么吴三桂、孙应元之流都是可以依仗是武勋了,我等算什么,’

  徐允祯灰心丧气道。

  “你等也是,卖了店面,田亩,简直是咒太子殿下大败一般,事后还特么的抢占回来,太猥琐了,这殿下怎么可能不着恼,呵呵,如今怎么样,报应来了吧,”

  李开先讥讽道。

  ‘十几万对百万,你当时也不是也说必败吗,’

  李国桢大怒。

  ‘那又何必做的这般没退路,再者大胜后何必逼迫那些商户送还,岂不是又让这位殿下抓住了把柄,我看着也是无耻,’

  李开先起身指着李国桢反驳。

  两李开撕。

  “好了,闭嘴吧,”

  朱纯臣一拍桌案,

  ‘都是特麽的武勋,太子打压,文臣落井下石,你等还能内斗,真是不知死活,’

  两李坐下来。

  “大明门是不用闹了,陛下的脾气咱们还不知道,别看有时候犹疑不断,一旦下了决心就不回头了,再行收回你等什么时间见过,”

  徐允祯耷拉着眉毛无精打采道。

  “难道就这么算了,”

  薛濂怒道。

  他因为朱慈烺从侯爵降爵为伯爵,如果三代内没功业就除爵了。

  而身边都是国公,侯爵,最不济三代内不用考虑除爵的问题。

  因此,薛濂对朱慈烺恨极。

  “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这位殿下害苦了我等,”

  朱纯臣咬牙切齿。

  “只是,怎么办,坐在这里就是一个骂吗,”

  李国桢冷笑道。

  “等就是了,改制勋贵,改制税制,建立厘金税,我看这位殿下其心不小啊,这次得罪了我等,厘金税怕是得罪不少的商贾和官员,日后还得改制,否则大明财赋如何丰盈,这位殿下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只是他每番改制都得罪一些人,我等就看看还会得罪什么人,那时候,呵呵,”

  李开先冷笑着。

  如论头脑,这些人都不成,还得是李开先。

  大约是看出一些朱慈烺的门道。

  他的意思是等待盟友。

  “嗯,说的对,这位殿下不是野心勃勃嘛,肯定动作不断,我们就等,这次我等勋贵人单势孤,就看下次他得罪谁,那时候群起攻之,怎么也得解了心头之恨,”

  薛濂咬牙切齿道。

  “好了,我等心中有数就是了,休要在外边胡言乱语,薛濂,你尤其要闭嘴,小心祸从口出,别忘了我等的那些事怎么泄漏出去的,如今锦衣卫的李若链就是那位殿下的狗腿子,骆养性是睁只眼闭只眼,放手不管,我等要小心些,”

  朱纯臣低声道。

  “这日子太糟心了,”

  薛濂跌坐那里

  ----------------------

  京营赞画司中孙传庭入阁,方孔炤成为大理寺丞,堵胤锡任右都御史。

  现在京营赞画司变得冷清,只有三个人,刘之虞、李乾、张煌言。

  其中李乾在开封,张煌言在天津都是忙碌不堪。

  可说压力极大。

  刘之虞在京营也是忙疯了。

  刘之虞现在是赞画司的郎中。

  赞画司又是京营的中枢,宣抚司、辎重司等诸事都要禀报他。

  尤其是现在军卒伤亡很大,统合抚恤十分繁巨,而朱慈烺下令为京营军卒赐田,这又是多了一大块任务。

  刘之虞调集了京营数十名吏员,才勉力维持。

  刘之虞被召集到了中军大帐,

  “刘郎中,有一个事商议一番,”

  刘之虞咔吧着眼睛,心思复杂。

  这么说吧,殿下但凡有点子,都是新鲜事。

  对众人触动极大,可说对他们治政治军的手段都是大大加强。

  但是,这往往意味着庶务就要增加,现在刘之虞脸色有些晦暗,都是累的。

  简直是痛并快乐着,事权前所未有的大,但是也要了老命。

  “殿下请吩咐,”

  “刘郎中,本宫看到了很多军卒将家眷接来,就在南城一带赁房暂居,和平民混杂,但有出征,消息立即走漏,对京营隐秘出军极为不利,本宫之意,要在丰台大营西侧建立新军屋舍,供新军军卒居住,”

  朱慈烺道。

  “这个,殿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刘之虞迟疑着,他怕殿下不明白,毕竟是深宫出身,

  “再者,很多军卒家眷都在城中找些零散活计,如果在这里居住,他们没有了活计,少了不少的收益,毕竟军卒一个月不过一两银子的月钱,只能勉强支应全家的,”

  他怕的是朱慈烺不明白小民疾苦。

  是,京营从不拖欠粮饷,绝对是应时发放。

  但是一两银子的月钱也就是够这些军卒家里勉强在京南郊区生活,这可是物价腾贵的京师。

  就是这些月钱在城内生活只怕都差了些。

  也就是郊区还能维持。

  家中如果想积攒些银钱,家中人就得出去再找些活计来。

  当然了,士卒上阵斩杀有奖赏,但是那都是可多可少的奖赏,不固定多少,不能作为依仗。

  “刘郎中所言,本宫都清楚,然则本宫以为这两者不冲突,本宫之意,在住宅区京营可以开办杂货铺、米铺、成衣铺、养鸡场、养猪场,嗯,还有托幼所等处,首先招募军卒家眷,让其后顾无忧,”

  朱慈烺的话让刘之虞茅塞顿开,哦,似乎,好像这个确实能解决军卒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家眷都能有事可做,可以安心进入大营的住宅。

  “殿下所言倒也极是,如此,我京营能让军卒安心入住,而且还能有不少收益,”

  刘之虞立即领会了其中不少妙用。

  他以为朱慈烺也是为了增加收益,想想这位殿下也是为了银钱想尽办法了。

  孙传庭等诸人都认为殿下搞钱那是一把好手,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能生发出不少银钱来。

  此番看来有盯上了这些生意,获取收益的同时还能助力那些军卒,一举两得,可谓妙极,

  “只是殿下,我军中可是有数万军卒,如果每人都建筑屋舍,哪怕就是每个屋舍不大,也要十两银子的建造费用吧,如此,这也是数十万两银子的开销啊,”

  刘之虞以为那些生意收益怕是不能抵消这些开销。

  ‘刘郎中,谁说这是白送他们的,这些房子他们可以租赁,要比京南少两成,也可以赎买,成为他们自己的宅子,比京南同等屋舍也要少两成,本宫就不信军卒们不动心,’

  朱慈烺笑道。

  他是把后世搞地产那一套办法拿来就用。

  趁着他手中有些银钱,想搞一个京营内循环,一举多得的事儿。


  (https://www.bxwxbar.com/book/198101/1038726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