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星光闪闪 > 第五十九章 影片的反响

第五十九章 影片的反响


  电影院外,众多记者已经蓄势以待,“这位同学,你觉得《疯狂的石头》怎么样?”

  “好,实在是太好了,从来就没看见过怎么好看的华语电影,周昊不愧是我的偶像,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希望周昊能够再接再厉。”

  “这位先生,你对《疯狂的石头》有什么看法?”

  “很棒,这是一部非常还得华语电影,片子本身的质量就无可挑剔,而且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在说故事方面已经超越了名导冯晓刚。”

  …………

  前面观众的采访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是其他娱乐圈的知名人士对《疯狂的石头》的评价看法。

  因为刚刚许多观众将周昊和冯晓刚进行比较,所以冯晓刚一出通道出口就被记者朋友们堵住了。记者们也明白冯晓刚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多,于是一开始的问题问得就很尖锐,“冯导,刚刚有很多的观众都认为《疯狂的石头》比你的贺岁片要强多了,对此不知道你自己怎么看?”

  一提到这个问题,冯晓刚就黑面了,只是避重就轻的说了一句:“这部电影还不错。”说完推开记者就想要离开,媒体当然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而且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哪是那么轻易的就让开一条道路来。

  还好葛友是和冯晓刚一同出来的,他插科打诨的为冯晓刚解围道:“你们不用再逼刚子了,你们看他现在这幅状态会回答你们的问题吗?来,都来问我吧,我什么都知道。”

  “葛友,既然你说你都知道,请问冯晓刚导演在看过《疯狂的石头》后是怎么样评价周昊的?”

  “嘿嘿,我就知道你们第一个问的会是这个,我把刚子的原话复述一边,刚子是这样说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友子,我已经感觉到压力了。’”

  “葛友,那么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不错,真的很不错,我本来以为在内地喜剧电影是刚子一人的天下,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一个来抢夺的了,而且这个抢夺的人的声势很强啊。”

  天后王菲也是一道大餐,不过天后的评价明显有点跑题,“这部电影非常不错,但是我关注更多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的音乐上,大家都知道周昊目前基本称霸了内地的音乐市场,港台也有很强的影响力,我也买过他的专辑,真的很好听,最关键的是周昊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创作人,所以我希望能和他有合作的机会。”

  最后压轴的是大佬韩三品,韩三品看问题的观点和其他艺人有所不同,他一直在探寻内地电影赢利的方法,现在他找到了,“《疯狂的石头》很好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想谈是另一点,我想大家对《疯狂的石头》的成本也有所了解,只有三百多万,可以说以一部小成本电影,可是现在这部电影的播出效果大家也明白,我敢说这部电影的票房不会低于五千万。我想说的是《疯狂的石头》已经为我们建立起以小博大的成功模式,尽管现在说成功还有点为时过早,但是我能肯定一两个月之后大家就知道了,我只希望其他仍在拍亏本电影的导演,请放下你们那莫名的骄傲,好好借鉴一下吧。”

  其他人的观点收取差不多了,电影的导演周昊他们可不能放过,毕竟周昊有太多的东西能够挖掘,而且每一点的爆料都可能是重量级,都能刺激销量。

  所以在周昊和董婕、金纱、陈子秋等人出场之后,记者纷纷围向周昊,“周昊,请问这部电影的创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周昊,你觉得冯晓刚的电影和你比起来怎么样?”

  “周昊,谁才是你的正牌女友?董婕?金纱?”

  …………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周昊头皮发麻,每个问题都不是那么好回答的,再加上相机的闪光灯将他的眼都闪花了,于是他只好回避,他可不想得罪人,在众人的帮助下快速的逃离了此地。

  第二天各大报纸的新闻头条全都与《疯狂的石头》有关,基本上圈内人士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疯狂的石头》,国产电影的扛鼎之作。”

  “看了《疯狂的石头》,冯晓刚说他很有压力。”

  “葛友在观看《疯狂的石头》之后认为冯晓刚可能地位不保。”

  “王非说《疯狂的石头》很好看。”

  “韩三品号召其他导演向《疯狂的石头》学习。”

  …………

  而且各大报纸对《疯狂的石头》基本上都是大加称赞,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众多影评人的评价也和媒体达到惊人的一致,他们也完全是一边倒,全都是力挺《疯狂的石头》,在他们眼里周昊已经是中国电影的希望。

  还有一些没有参加首映式的影评人也纷纷赶去影院一睹为快,回来之后就挥毫拨墨,抒发他们心中的激动。

  “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一部好电影的标准。《疯狂的石头》不仅是给放给自己人看的,也并非仅给媒体影评人宣传放映的,更多的是拿给观众去评价的。其实《疯狂的石头》自始至终都在做着一件非常务实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观众带入电影院。”

  “片子有钱未必会拍得好,有时候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钱有有钱的拍法,没钱有没钱的拍法,并不是宣传越广,明星越多,投资越大,电影院线掌握越准确就一定会拍好,我们的电影已经有这样的先例,所以并不希望重蹈覆辙。《疯狂的石头》的横空出世在人群中颇受赞扬,在它的背后,我们还是看到了当今的社会,一个拜金主义,诚信、道德危机持续泛滥,浮躁油滑、八面玲珑恶俗扩张蔓延的焦灼的社会现状。在笑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塑造的真实性。电影选择在重庆拍摄也是更好的衬托出它的存在。重庆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它起步晚,发展快,后来又被列为直辖市。在这样一个飞速建设的社会里,会有很多不和谐,不适应的问题暴露,这种问题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也成为必须的,司空见惯的矛盾,城市发展的巨大落差,此时此地,人物场景一拍即合。观众以自己的逻辑推断,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疯狂的石头》用真实折服了观众。”

  “《疯狂的石头》跨越了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那条微妙的界限,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片,它是国际化的,也是本土化的,它是学来的,但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我们在为《疯狂的石头》疯狂的同时,更期待年轻的周昊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

  ;


  (https://www.bxwxbar.com/book/18856/6458097.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