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漂泊诸天只求生 > 第五百七三章 天平盛世

第五百七三章 天平盛世


义宁二年开春,宋缺正式得位于洛阳正明殿,以国号为宋,建元圣历,定都洛阳,帝号天册。天册皇帝立次子宋师道为太子,长女宋玉华晋安公主,幼女宋玉致广阳公主,二弟宋智为楚王,族弟宋鲁为吴王,而大宋建国,与之即是安南、琉球、暹罗、高昌、吐谷浑等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敬贺。

    甚有渤海、新罗、百济三国使者恭贺后,直接献上降书,愿称天册皇帝为圣皇圣帝,而大宋为君主上国。

    圣历元年三月十二日,太子宋师道得圣令为使臣,巡视各州,选址六百七十七处,建立文学馆。九月十七,天子下诏各州各县,改革科举为国考,用人唯贤,不问出身,鼓励百姓于学馆读书识文,并免赋三年,废除徭役。

    圣历四年,大宋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日渐强盛,而北方突厥在安稳数年后,竟突然作乱,肆扰关内百姓;天册帝大怒,诏令兵部起兵三十万,愈伐突厥。得知消息的颉利可汗大惊,献马五千匹,牛羊一万口入京,请求天册帝谅解,宋缺不允,执意北伐。

    八月初一,太子监国,天册帝担任北伐行军总管,御驾亲征,率三十万大军出关,在漠北与突厥决战。此役宋军斩敌五万有余,虏获牛羊马匹无数,且一举活捉颉利可汗,自此西北蕃邦都请奉天册帝尊号为“天可汗”,宋缺欣然受之,下令收埋此役士卒尸骨,班师回朝。

    ……

    圣历十年,四月,荒都。

    十年过去,若说大宋子民称洛阳为上京,那荒城既是天下人口中的盛京,天下第一城仍是那个天下第一城。

    盛京既是大宋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都城。其营建制度规划布局的特点是规模空前的,四通八达、布局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划一、渠水纵横、绿荫蔽城,可谓象天设都,依天象星辰布局,与人一种天人合一与君权神授的色彩。

    十年间,天册帝对外多次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薛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大宋疆域达到十道统领府、四百九十八郡城,上京洛阳更誉为天下之府,但不来荒都仍不知何为盛况空前,何为真正的‘天下第一城’。

    第一楼如今楼高九丈,共六楼。

    宋缺坐在第一楼外栏,俯瞰下方往来人群,不由得笑道:“朕的上京已扩建三次,可依是比不上我大宋的盛京之都!”

    在天册帝身边的是一个腆着大肚腩,圆脸堆笑,身穿考究,一望而知是个十分会吃喝玩乐的胖子。而此人从前是巴蜀最大的商贾,如今已入朝为官,官至四品,且身兼数职,为盛京县令、国子博士、中散大夫、定远大将军,而他正是魔门‘胖贾’安隆。

    安隆呵呵笑道:“盛京从前不过是个由各地流民组成的集市,只是此地自君上到来,后由十八骑守护,不曾经历任何战事与人祸,为天下流民的安乐窝,直至今时今日,历经数百年方有如此之盛况。”

    宋缺颔首道:“自晋室南迁,胡患开始,我中原大地已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唯有荒城一处净土,唯有此地是安乐之居……”

    安隆接话道:“记得圣历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而至十年,斗米只需一钱,甚有不少地方不过半钱,民物蕃息,四夷降附,陛下建宋十年,经十年治理,如今我大宋何处不是安乐之居。。”

    听完这番话,宋缺脸上不见笑意,澹澹道:“因为朕知道,不是天下百姓选择了宋家,是他选择了我宋家,若朕做不好,既会有别人来代替我宋家。”

    安隆小心话道:“陛下可是忧心……”

    宋缺摇头打断道:“纵然没有他为万民选主,只要宋家做的不好,百姓亦会推翻宋氏王朝,天下终归是天下人的天下。”

    安隆恭敬道:“陛下行国考代替门第,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如今寒门子弟皆可入仕,我大宋对外则武功显赫,德服四夷;相内则吏治清明,民生富裕。遂出现振古以来未之有的太平盛世,而陛下如今可说一句‘千古名君’亦不过矣!”

    宋缺轻晒道:“朕可不愿你只说这些好话来听!”

    安隆憨笑一声,立即止住!

    宋缺举杯,将桌上的酒一饮而尽,道:“这‘雪涧香’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

    安隆道:“陛下可还需叫些酒菜来?”

    宋缺淡淡道:“不用了,朕该走了。”

    安隆退身一步,继而跟随,君臣自楼下走去。

    荒城,或盛京,分东西南门四市,而第一楼所在的东市既为最是热闹的地方,只因与城内其他三市相比,东市乃教坊、酒肆、戏馆、书馆、勾栏、赌坊等供人吃喝玩乐、娱乐消遣的场所汇聚之地。

    贯通城中的东门大街上,人流不息,各色人都有,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那种写意而颓废得有种醉生梦死的感觉。街道两旁楼房店铺充满聚众城中各族的风情特色,均华丽无比,这里实在是天下间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也实在是个叫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第一楼外,随行禁卫已备好了马车,宋缺未登上座驾,在左右簇拥下,徒步向东大门走去。

    自他称帝后,他便没有一天闲着,一直无法抽身到各地瞧瞧看看,看看如今大宋究竟是番怎样的景致。十年来他不再用刀,昔年的天刀宋缺已不复存在,同样这十年来再未闻得那人消息,这叫他既感疏朗又觉惋惜。

    那样的人着实不该存于世间,可世间有那样的人却又委实叫人惊艳;古今往来何曾有此般惊才绝艳的人物,有天君这样的人存于世,世间的贤能达者皆失色无光,这如何使人疏朗,既有天君这般人消声世间,亦如何又不令之惋惜?!

    忆起过去,阅至当下,一行乔装打扮的人行出了数百步。

    “大叔,再与我们讲讲嘛。”

    “对啊大叔,再与我们讲讲天君的故事。”

    几声孩童叫嚷声,吸引了宋缺的注意,只见一颗大树下,一个汉子正被十几个孩童围住;孩子们天真的眼睛充盈着期待、渴望和好奇,牢牢的锁住汉子,小嘴不停的催促汉子开口。

    说故事的汉子两鬓微白,看着四十上下,容貌和穿着都十分普通,只像个寻常百姓,一双眼睛眼皮半掩,似闭目追忆,可当他再睁开眼时,眸珠射出慑人的神采。

    幽幽一声轻叹:“故事讲完哩!”

    一个女孩嚷道:“大叔还未告诉我们,天君哪儿去了,他是回到仙界了么?”

    汉子笑道:“本是神仙人物……或许就与环儿说的,他已回到仙界了吧。”

    女孩又问道:“那仙界在哪,怎样能找到他?”

    汉子摇头道:“我又怎会晓得。”

    女孩噘嘴不满,另一孩子问道:“那天君可还会回来?”

    汉子听得问话,脸上微有迟疑,他看了看围在身边孩子,目光从每个人的小脸上扫过,忽然神色变得坚定,说道:“会,他定会回来,早晚有一日,天君定会再出现在世人面前。”

    如花一般的笑脸,一个接一个绽放。

    在一片童真的欢笑声中,宋缺看着,听着,喃喃道:“再盛世的王朝也掩不住你的风神,再圣贤的明君也夺不去你的色彩,以天为号,与君平齐!”

    安隆也瞧着那个被十数个孩子围住的汉子,双眼微眯,进前一步小声问道:“皇上可要臣下叫那人过来问话?臣下觉得,那人兴许是就是那些人。”

    宋缺收回目光,缓缓的摇了摇头,感慨此番巡游天下有些变得有些索然无味,转而话道:“回洛阳,朕决定对安南用兵。”

    说罢转身登上了马车,众人策驾于东大街上,由东大门出得城去。

    (本章完)


  (https://www.bxwxbar.com/book/181738/74455715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