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重生七零做大佬的富贵花 > 第四十三章一股清幽的香味

第四十三章一股清幽的香味


  这星期六,放学后文心兰回到家里,走进后院,看见外公送给她的那盆蕙兰花,兰花叶子都黄了,兰花都枯萎快要死掉了。


  这盆蕙兰花是文心兰去年过生日那,当校长的外公送的。


  外公喜欢养兰花,文心兰的名字就是一种兰花名,是外公取的,蕙兰象征着高贵雍容与丰盛祥和,黄色蕙兰则是代表着万事如意。


  文心兰从空间提了一桶灵泉水,给那盆蕙兰花,院子里君子兰,白玉兰全部浇一次水,吃完晚饭,写好作业就睡了。


  第二她在自己的房子看书,鼻子闻到一股清幽的香味。


  一会儿,传来弟文锦江,脆生生的声音:“二哥,院子里传来一股香味。”


  文锦川连忙走到院子里,忽然瞪大眼睛,指着院子惊叫道:“哇!好美的兰花啊!”


  文心兰放下手里的作业,走进院子,她惊呆了,院子里,在清晨的阳光下,一盆蕙兰花正在夺目的盛放着。


  枝叶碧绿得如翡翠一般,金黄色的兰花,仿佛像蝴蝶般在枝头颤颤巍巍,妖艳无比。


  院子地里种植的君子兰,玉兰花生长的也很旺盛,黄色的兰花静静地开在绿叶丛中,黄色的花蕊,光彩照人,绿和黄搭配起来美丽无比,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幽香。


  淡雅的花朵给整个院子增添了一份靓丽,带来了舒适温馨。


  文心兰可以肯定,自己昨晚浇上去的这盆蕙兰花,已经是处于半枯萎的状态,别开花了,连枝叶都有些发黄了。


  而现在这盆蕙兰花,却绽放得如此娇艳,夺人心魄。


  正在厨房弄早餐的刘萍,听到孩子们的惊呼,跑到院子里。


  她立刻呆滞般楞住了,看着那盆蕙兰花,不可思议的:“蕙兰花怎么开花了?”


  她在院子转了一圈,左右打量院子地里的兰花,那些君子兰,玉兰花也开花蕊了,有些甚至开花了,散发出淡雅的清香。


  没有谁比她更清楚,院子里这些兰花,是她在山里劳动,顺手挖出来,带回家种植在院子里。


  那盆蕙兰花是文心兰过生日,外公送的,蕙兰花是一种极为难以生长的兰花,据一盆蕙兰花就价值一百多块钱。


  一百块钱在这个年代,相当于一个工人四个月的工资,等于刘萍在生产队劳动半年的工分。


  刘萍太惊讶了,她昨明明记得,给这盆蕙兰花浇水的时候,已经快枯萎了。


  她都没做什么事,这快死掉的蕙兰花,居然又活了。


  而且盛放的如此娇艳。


  真是奇怪了,就算活了,现在也不是兰花的花期啊!


  刘萍又惊喜又纳闷,问儿子:“锦川锦江,你们昨晚浇水了吗?”


  “妈妈,我们没有浇水。”锦川,锦江回答。


  “妈妈,是我浇的水。”


  文心兰见妈妈想不明白,“妈妈,也许我们家运气来了,你看这盆蕙兰花都开花了,院子里的君子兰,白玉兰也开花蕊,有些也开花了。”


  刘萍听了很高兴,“心兰,妈妈每施肥,浇水,这盆蕙兰花还是那个样子,你就浇一次水,蕙兰花都开花了,外公的没错,你真是文家的吉祥兰,是妈妈的福宝啊!”


  一家人围着兰花观赏了好一会儿,欣赏归欣赏,蕙兰花最值钱,不准拿到市面上去卖,就是允许拿到市面上去卖,人家饭都吃不饱,谁买你的兰花。


  这真是个好日子,还真有人要买兰花。


  大队吴书记和公社王书记,陪同阳城市纺织厂赵厂长,乘坐文锦山驾驶的拖拉机,来清溪机械厂采购纺织机械,途径刘萍家门口,赵厂长闻到一股清幽的兰花香味。


  赵厂长要文锦山停下车,问:“这家院子是谁的,怎么有一股兰花香味?”


  文锦山回答:“这院子是我家的。”


  “你家种植兰花吗?”


  “我家种植君子兰,玉兰花,蕙兰花。”


  “王书记,吴书记,你们先等一下,我去看一会兰花。”


  “赵厂长耽搁一会儿,不要紧,我们陪您一起去欣赏。”王书记,吴书记马上。


  赵厂长是财神爷,不能得罪,他想看就让他看。


  上次市县的领导,纺织机械厂赵厂长,在王书记,吴书记陪同下,来清溪机械厂采购纺织机械,被沈明轩和莫敏丽搅黄了。


  好端赌机械厂卖部,厂里的厕所被两人破坏得乱七八糟。


  赵厂长走进工厂,第一印像就不好,这样杂乱无章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肯定不行,看都不看就走了。


  “野生环境生长的兰花,就是不一样啊!”


  赵厂长兴奋地感叹着,绕着院子里的兰花,走了一圈又一圈。


  刘萍端着茶,连喊了几声赵厂长,他才从沉浸中,醒过神来。


  赵厂长接过茶,喝了一口,“大嫂,你这兰花卖吗?”


  刘萍看了一眼王书记,吴书记,有些为难的:“赵厂长,我院子里的兰花,是我从山里挖来的,种植在院子里,您要的话……”


  刘萍很为难,这些兰花她也想卖啊!可是上面有规定,不准做买卖。


  而且管事的王书记,吴书记都在,刘萍更加不敢接赵厂长的话了。


  赵厂长见刘萍,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赵厂长是市里的人,对上面政策走向比较了解。


  “大嫂子,最近上面已发出通知,农民一个家庭,可以喂养两头猪,承包生产队的鱼场,像你种植在院子里的兰花,跟自留地的农作物没有区别,可以换钱自由交易的,王书记,吴书记也是知道的。”


  王书记在市里开会,上面为了解决大中城市,肉食品,蔬菜供应,正在开会研究,放宽政策,允许农民喂两条猪,承包生产队的鱼场,就是通知还没有下发到生产队,不过也是早晚的事。


  王书记见赵厂长一心想买兰花,他也就送个顺水人情,对刘萍:“刘萍,除了公家地里的粮食不能买卖外,自留地里的农作物可以自由交易。”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7794/529523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