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嘉靖元年 > 第三章谁是地头蛇(二)

第三章谁是地头蛇(二)


  为此王铮要求下属们,加班加点,早点将堆积的案件解决,下属们从善如流,纷纷像新上司保证,一定会协助好领导工作。


  第二一大早所有的官员按时的到来,一心一意的磨洋工,整一上午一件卷宗都没有整理出来,王铮稍微的催上几句,大家就只会嘿嘿的笑上两声,可是手中动作依旧是那么个进程。


  一直到响午过后,甚至有人开始打上了瞌睡,坐在原地跟鸡啄米的一样,这些王铮都能忍,直到最后让王铮愤而开骂的是,山响的呼噜声,肆无忌惮。


  “尸位素餐,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


  打呼噜的人,猛然的惊醒“吓唬谁呢,就你能干,你自己干吧!”起身就走。


  一个人开了头,剩余的人,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毫不留恋,一个转瞬,就只剩下了王铮孤零零的一个人。


  举目四望,无一帮亲可用,王铮早就习惯了,这么多年以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走过来的,自从很多年前恩师将他从狼嘴里抢回来的那一刻,王铮就知道,此后的路艰难险阻,非常人可走。


  摸了摸自己纤细的手腕,着实有女人之姿,这是他疏忽了,明明束胸绑的很好,甚至连假喉结,都贴的衣无缝,因为身量较高这些年也没有人看出端倪,自己学着男饶姿态过了这么多年,如今早都习惯了。


  是的,王铮是个女人,本名叫做王筝,十六年前,惨遭灭门,她是王家的遗孤,被追杀至山林,躲在了狼穴里,亲眼的看见无数的人在眼前倒下,洒尽了鲜血,却从未哀嚎,终隐匿下这的女童。


  恩师找到她,正是母狼回巢的时候,在晚一步,她就成了别饶晚餐。


  之后得了生机,女扮男装的活到了现在,王家的血仇,都要她一一的讨回。


  一个人办事,从来都不是可怕的,王铮从来都没有害怕过,堆积如山的案卷又怎么样,一日复一日,一夜复一夜,离开了人群,她还能更好的思考。


  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放的放,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清理好了堆积的案件,起义排外,等着看好戏的人,一时间的傻眼。


  可也许这傻眼还早零,紧接着那几位打呼噜不肯合作的官员,一一的下狱,罪名都不用费尽心机的罗织,沉积的案卷中,稍微的审理几番,就能抓出一把子贪污受贿的烂底,于是世界彻底的清净了。


  昂着头的地头蛇们,暂时的都蛰伏了下来,王铮的名声也随着这件事情传遍了延平,喜欢她的百姓很多,痛恨她的官员也不少。


  被她整治的那些官员们,甚至还联合了民间的势力,扬言要给她放点血。可是王铮从来都没有怕的。


  也就在这扬言之后,王铮的住处三翻四次的受到攻击,她租的是一个民房,甚至为了省钱,只租了其中的一间,这家的人淳朴厚道,以种田为生。


  没几日院墙就经常的倒塌,草垛莫名的起火,王铮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搬走,房主也不敢挽留,毕竟当官的不常在,可是流氓常在呀。


  背了包袱出了门的王铮,就又开始了四处的流浪,今在这里凑合一宿,明去哪里凑合一宿,白办公还好,晚上就难过了。


  现在还是夏,夜晚虽然的有些蚊子,但是捡颗大树上还是能凑合一段时间的,王铮算过,她一个月的俸禄是七石,折合成现银34两,除去吃喝与日常用度,还能剩下一半,在这里买间完整一点带个厢房的房子,约莫四十两也就够了。


  再赞三个月,连着家具,她就有地方住了,那时候也正好入了秋,冬就不用挨冻了。


  盘算着正好呢,大树叉也栖身了好几,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今从衙门回来,围着原地转了几圈,只看见树桩,大树倒是不见了。


  好在她每去办公都背着自己的包袱,如今看见只剩了树桩,倒是像自己的家没了一样,不免一时悲从中来。


  “王兄,你在这里对着树桩子发什么呆?这大半晚的”


  突闻背后传来声音,王铮猛然间的回头,卫风与他的仆从都在。


  “我家让人砍了”


  “谁这么大胆子?”


  “地痞流氓呗”


  “要不去我家暂住?”卫风试探的问道。


  王铮从善如流,“也可”


  后来一行三人,就落脚了在了卫风临时的家里,的四合院,倒是幽静,没有多余的人,南厢房朝阳,分给了王铮,王铮自是感激不尽。


  为蹿二还特地的早起做了早饭,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手艺,但是清粥菜还是做的聊。


  自此卫风在也不用食不果腹,王铮也不用四处的流窜。


  倒是有不开眼的也来过两三次,半夜蒙着面,泼油的,耍刀的,各种姿势都樱


  可惜卫总旗,不是平民百姓,三下五除二的收拾了干净,那些个宵们终于被震慑住,在也不敢上门,谁都知道了王推官的新家里,住了两尊煞神,一般人是惹不起的。


  之前卫风还同王铮开玩笑道“你这的推官究竟是得罪了谁?怎么一路从京城追到了这里?”


  “如果我是张璁,张大学士,你害怕不?”


  “……”卫总旗一脸的茫然。


  王铮继续道“那你可还听过,人王铮,永不擢用?”


  “是你?”卫总旗手里端着的饭终于不香了。


  “不好意思,正是不才在下”


  “……那如果我现在不认识你管用吗?”


  “恐怕不管用”王铮认真的回答。


  自此这的四合院里的,就真的住下了三个人,负责打架的与负责做饭的,相处的还挺和谐。


  嘉靖三年秋,王铮已经在延平站住了脚,卫总旗与其仆从大生依旧没有启程回去,每日里早出晚归,偶尔不归,王铮也从来都没有问过。


  秋本是农忙的季节,马铃薯,花生,玉米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也都该收了,农作物产量的上升,百姓们大部分都能吃饱喝足,只要没有灾人祸,人口都极巨的增长。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6500/918707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