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昌明 > 第246章 收复

第246章 收复


  崇祯十年三月十四日,第一缕的阳光进了热兰遮城。

  城外的炮口全部对准了长官公署。

  大明的官兵们列着整齐的队形,摆出进攻架势,虎视眈眈的注视着对面。

  杨乐站在长官公署外,在他的左右,是马虎和薛云,那面“明”字大旗,在佛力欣廉堡的城堡上高高飞扬。

  被赶进内城的红夷士兵们,全部拥挤在长官公署附近,他们此刻的心情复杂,有焦虑、有不安,也有庆幸。

  他们第一次看清了打败他们的大明长官。这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年轻,绝对不到三十岁的样子,脸上充满了一股坚毅和凛然!

  大家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叫杨乐,大明的国公爷――杨乐!

  ……

  一张长案放在长官公署的门前,上面放着投降文书,大明士兵们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荷兰总督普特曼斯的签字。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

  长官公署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一队扛着武器的红夷士兵率先走了出来,然后分列两侧,接着,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总督普特曼斯在一众随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他的步伐缓慢,神色沉重,每走一步都似乎花费了他极大的力气。

  一小段路,他几乎是一步步挪动到了杨乐的面前,然后把手里的佩剑放到了长案上,而他的助手沃特德则把装着总督印章的一个盒子也放在了佩剑的边上。

  “杨先生,请接受我们的投降!”普特曼斯竭力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代表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派驻台湾的所有士兵,放弃抵抗,接受大明的投降条约,并承认大明对台湾的一切管辖权利。同时,我们也希望您能确保在大员、以及台湾境内的一切尼德兰公民以及投降官兵的生命安全。”

  杨乐庄重的道:“我接受你们的投降,并且会确保一切尼德兰公民以及投降官兵的生命安全。”。

  普特曼斯拿起了笔,无奈的看了一眼用两国文字写成的投降书,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在上面落下了自己的名字――汉斯·普特曼斯。

  接下来轮到杨乐了。他提起毛笔,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放下了笔,抓起了代表着投降的那把佩剑,凝视了片刻,然后高高举过了头顶。

  “大明万岁!国公爷万岁!!”

  佛力欣廉堡、亚尔模典堡,内城、外城,整个的热兰遮城,都响起了大明官兵海啸般的欢呼声。

  “台湾光复,大明万岁!”

  这一刻,将永载史册!

  这一刻,将万古留名!

  ……

  杨乐平静的注视着这一切,尽管他的内心也是一样的激动。但他更加清楚地知道,光复台湾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更加残酷的斗争,正在那里等待着自己。

  “普特曼斯已经委派沃特德少校,和袁崇焕将军一起赶往城外,向红夷士兵们传达投降命令,交接武器装备。”马虎来到杨乐的身边低声说道。

  杨乐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叮嘱过袁将军了,凡是小心戒备,一切武器装备只许我们接收,除此之外,任何人胆敢有不良之企图,格杀勿论!”

  “郑芝龙那边怎么处理?根据福建那边传来的音信,郑芝龙正往台湾方向赶来。”一边的薛云问道。

  “暂时不去动他。”杨乐冷笑道:“不过像他这样的豪强,迟早是要解决的。如果他能够安分守己,我会履行我先前的诺言,把台湾岛给他管理,但如果他想强取豪夺,我也不怕立即翻脸!”

  马虎有些不悦地道:“国公爷,咱们真的要把台湾拱手相让?这可是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要不咱们就学习三国的刘备,来个借荆州,有借无还,看他还能真打咱们?”

  “他当然不敢打。”杨乐笑笑道:“他的老营在福建沿海,虽然他明面上已经投靠了朝廷,可实际上依旧防范着。如今台湾已经落在咱们的手里,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和我们开战,他很害怕后院起火呀。”

  杨乐把这些事情看的很透彻:“前面他不敢动我们,是害怕我手里的力量,现在同样还是不敢动。”

  马虎疑惑道:“这么说,台湾不用给他了?”

  杨乐摇了摇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做事向来一言九鼎,岂能食言?那岂不是失信于天下?一个小小的台湾岛算什么?给了他,以后再拿回来就是了。”

  薛云点点头,他明白国公爷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国公爷下一步的计划该往哪里走,既然台湾要交给郑芝龙管理,那他们这些兄弟们要去哪里发展呢?

  不过,既然国公爷不说,他也就不会多问,心中又想起一事道:“福建巡抚邹维链知道了台湾光复的消息,立即上报了朝廷。过些日子,恐怕奖赏的圣旨就要到了。”

  “马将军,你说,咱们的国公爷凭着这份天大的功劳,是不是皇上得赏一个――‘王爷’的称号?”

  马虎很清楚朝中的那些勾心斗角,摇了摇头道:“这次的功劳,恐怕会有好多人抢去了。”

  他撇了撇嘴,继续道:“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就知道窝里斗,抢功劳,看他们还能抢到什么时候!”

  薛云道:“是啊,清兵犯边,流寇作乱,再加上天灾,这个诺大的江山真是风云飘摇啊!”

  杨乐皱着眉头道:“不知道皇上知道了台湾光复的消息,心情会如何。”

  他此时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日时光,想起了那段一起去皮岛、一起下江南、一起携手改革的日子,那些都是君臣相知的温馨画面,只可惜……杨乐微微叹了口气:“接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虽勤勉努力,但终究……无力回天啊!可惜……”

  他回忆片刻,被薛云的轻声咳嗽拉回了心神,低吟片刻,吩咐道:“马虎薛云,你们二人立即分兵两路,一路沿海巡逻,以防郑芝龙的船队突然袭击。一路留守城里,稳定局势,看管住那些红夷士兵。”

  “另外,你们还要去寻找一些大一些的帆船,越多越好。”

  一一交代完毕,杨乐长长的呼了口气。

  台湾已经落到了自己的手里,另一场较量很快就会开始。他现在完全能够想像,郑芝龙在得到他胜利的消息后,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6496/788111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