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将军家的小寡妇 > 第369章:特事特办

第369章:特事特办


  原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动肖岭同意办学,却不想周芍药一提出来,肖岭立刻就答应了。

  “县主为了寒城未来劳心劳力,下官定当遵从。”肖岭很恭敬地行了一礼。

  周芍药还有点发愣,“哦,好!那……这个学堂的选址,就由肖大人来负责吧!尽快就在这两天选出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嘛,不用辜负好时光。”

  “是。”

  肖岭的顺从反而让周芍药有些猝不及防,她愣愣地转头去看张涪生,眨着大眼不知道后面该说什么。

  张涪生接收到了她的无措,放下茶杯说道:“肖大人如此深明大义真乃寒城百姓之福,既然如此,就把学堂暂时设在县衙吧!我看这县衙后院还挺空旷,暂时委屈一下肖大人,以后学生多了,我会跟县主商量,再另觅地方修建书院。”

  周芍药顿时瞪大了眼,把学堂设在县衙?亏张涪生想得出来,肖岭虽然没有家眷,但想必肖清荷是跟随他一起住在后院的。

  这要把学校按在县衙里,人来人往的,肖清荷怎么办?

  这分明是想赶人呀,张涪生又趁机腹黑了。

  连周芍药都觉得有些过分的要求,却不想肖岭在稍稍停顿之后,也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张将军这主意不错,正好,把孩子送到县衙来读书,也算是也一种震慑了。”肖岭背脊挺直,声音发冷,目光沉沉看着张涪生。

  张涪生还了他一个清淡至极的笑。

  肖岭的话彻底提醒了周芍药,在回去的路上,周芍药就问张涪生。

  “你让我尽快办学,就是像以这些孩子为质,让百姓不得不帮我们开渠,是不是?”

  张涪生没有隐瞒,看着她的眼睛说道:“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周芍药叹口气,脸颊鼓了鼓,却沉默了没说话。

  这让张涪生有些意外,“你不说我不择手段?”

  “你说的对啊!”周芍药一耸肩。

  看得出来,她眼睛里有小小的不情愿。

  “要是别人用这样的方法,来逼迫我们的人,那我肯定要为孩子鸣不平,可……这不是特事特办嘛!”周芍药的话语里充满着无奈。

  张涪生用很神奇的眼神看她,“我还以为,你的善良会不允许我做这样的事呢,都想好要怎么说服你了,现在好了,完全用不上。”

  周芍药嘟起嘴问他:“那你会不会觉得我坏呀!”

  “怎么会?”张涪生脱口而出,“最坏的是我呀,是我一开始就想到这个办法的,我是从根上开始坏的,你是被我带坏的。”

  “呸!”周芍药白了他一眼,“有你这么说自己的么?”

  张涪生嘿嘿笑着,将她紧紧搂进怀里。

  越是相处,张涪生越是觉得自己捡着了个宝。

  还有谁能像她一样,善良却不迂腐。

  “本县主这叫能屈能伸!”周芍药得意地一扬下巴。

  张涪生看着她,突然心里一热,凑上去,捧着脸就吻了下去。

  以前张涪生就说肖岭是个好将领,这一次,周芍药就见识到了他的执行力,他们前脚出了县衙,肖岭后脚就把告示贴出去了。

  还很有心的用了两种文字,并且派了两名衙役敲锣打鼓地在城里通知,让家中凡是有六到十二岁男孩的,明天一早带着孩子到县衙报道,违令者罚粮食两斗,白银三两。

  第一天是通知,第二天张涪生也配合了一把,派兵和衙役一起,直接挨家挨户地搜查,碰到有男孩却没出来的,直接按章办事。

  手段很是强硬,说是弄到鸡飞狗跳也不为过。

  周芍药就由着他们折腾,百姓当中自然也有想反抗的,但奈何皇帝都把地割出来了,身为鱼俎有些事情就由不得了。

  如此三天过去,百姓见他们只是让孩子去县衙上学,战战兢兢之余总算稍稍放了些心。

  至于上课的课程,周芍药已经和周进商量过了。

  她好歹也受了那么多年的爱国教育,怎么一步步进驻孩子的心灵,周芍药自有一套方法。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两方语言不通,影响了教学进程。因而,她给周进下了学习西滇话的命令。

  重新干上了老本行,周进正是激情飞扬的时候,一边孜孜不倦的学习,一边全情投入到教学当中。

  十天以来,张涪生不仅把孩子要到了学堂里,同时进行的,还有对百姓的说服教育,表明只想让孩子读书写字的初衷。

  周芍药也没闲着,又设计了不少传单,在寒城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

  这么做下来,还是有点效果的,起码原来送来孩子就一直不肯走的家长,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尝试离开。

  周芍药知道,这就好比刚送孩子进幼儿园时的心情,等到慢慢习惯了,孩子在学堂又生活得很好之后,家长才能彻底放心。

  现在,就已经有人放心了,因为她做这件事,没让百姓付出一分,还无偿的给孩子提供午餐。

  虽然一人只有一碗稀粥一个馒头,但对于连饭都吃不上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天堂一般的待遇。

  甚至,孩子们来的时候,已经开始绽放出笑脸。

  短短半个月,学堂就已经初步jinru了正轨,气温也回升了不少,这个时候开渠,说不定一挖开就有水。

  张涪生就在这时候,发布了征丁启事,凡十五到五十的壮劳力,各家出一个,这一次来得很猛,违令者斩!

  确实,有孩子进学堂的家庭,首先就站了出来,再加上他的强硬政策,很快就集合了几百人。

  按照周芍药的选址,这些人通通带着工具到了施工现场。

  蒋四带人负责监工,按周芍药以前的方法办,一边监工,一边给百姓传授开渠的好处。

  虽然监视严格,但几乎没有打骂虐待,每顿还有两个大馒头吃,百姓渐渐的就觉得新来的县主,大约确实是要为寒城做些事。

  这段时间,虽然挺忙,但周芍药心情很不错,办学和开渠两件最重要的事都进行得很顺利,地里的小麦和土豆也长得很好,桑苗也成活了不少,这一批栽下去,估计明年就能自己养蚕了。

  周芍药现在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正值春光大好,秀兰也马上就要生了,在阳光明媚的一天,周芍药带着铃兰和莲香一起出门去准备秀兰生产用的东西……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4634/908986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