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国术武馆 > 第263章:何大海

第263章:何大海


  最后一个对手。

  比赛开始。

  进攻!

  刘京前脚先行垫,后脚再小蹬往前拉近距离,最后一赛以小心谨慎为主。

  对手也是这样打算的,往前随手摆出一拳,不用自己出太多力气,又能测试对方的实力,简直是两全其美。

  两人拳头碰撞在一起,接触一下心里就有了底,刘京弹出两指对准对手的手腕处落下去,像是拿小棍子戳了一下,令人飞快缩手。

  这并不算犯规行为,而且也不用担心会点中死穴致死。

  点穴这门功夫的确是很棒,无论是观赏性、神秘性亦或者是便利性都让人喜欢到爆了。

  当然,如果真的存在这门功夫的话就更好了——穴位存在,针灸存在,但是点穴不存在。

  练武的只有一个打穴的说法,但稍微有点追求实战能力意愿的拳师都不会讲杀人技和点穴。

  仅仅是一点的话不会出大问题,但就是让人很难受。

  算是在试探之时就阴了一把对手,要么就停下来揉手腕,要么就带着这种不舒服不适应的感觉继续下去。

  “看看看看,我就说这是跟你学来的,一点都没变你白老魔的风格。”

  刚说出口就让白正一脚踹下去,人在座位上一脸怒容的看着他,“我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情了?”

  “握草,你这都把我踹下来了还没做过?”罗贯僵硬的转过脖子看着他,说这种话,狗子你的心不痛吗?

  擂台上刘京一气而出,保持左脚在前往前半步进攻,崩拳起落不断,对手只管退后就好。

  刘京所预料的事情发生了,擂台太大闪躲空间太多,他根本没办法将人逼进角落。

  看来得换过一个打法方式,刘京没有埋怨改变擂台造成的影响,这又不是只针对他一人,不过是对手先尝到了擂台改变后的甜头罢了。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己也需要抓紧机会调整了。

  刘京打出连环的最后一拳,擂台还没有碰到边,对手却有要往一边闪的架势,二话不说闪步跟上出现在他的对立面。

  已经输了的选手自由去留,颜军和刀金待在观众席位上,对这一手操作眼睛唰的亮起来,“抓子午线?这一手厉害。”

  咏春的子午线比中线难找多了,中线改变很小,找起来比较容易,子午线就不一样了。

  两人的位置总是随时变化,子午线也是不断改变的,作为咏春拳师想要变厉害,要么就学会第一眼从两人中找出子午线,要么就学会稳定两人间的子午线。

  很可惜颜军两个都不会,一见刘京这招还以为半步崩拳也有找子午线的功夫,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去武馆的念头。

  “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刀金微叹一口气,语气中无不羡慕。

  刘京才十八岁就在争夺冠军了,他们二十几岁的人却只能旁观,连帮忙人家都可能被嫌弃没实力。

  这种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再想想人家刘京这才学半步崩拳几个月,这就更扎心了。

  “你能不能不要管这么多,比我爸还管的宽。”颜军叹了一口气,刀金脸上露出老父亲般的笑容,“我这不是人如其名嘛。”

  一抹怒容跳出,颜军才想起来小刀和刀金,其实都不是他的本名来着,“你!算了算了,我就好奇你是怎么报名的。”

  “难道你没发现吗?名字本来就不是硬性要求,我本来想用真名或者叫爷爷的,怕被人打还是放弃了。”

  颜军无语,“等下结束比赛就去找白大佬吧?”

  刀金全神贯注的看着擂台上的一举一动,分析着局势的变化,敷衍了事的对着颜军应了一声,“嗯,知道了。”

  等会儿一准是要自己提醒他这件事的,刀金都觉得习以为常,以颜军的尿性,多半是记不起来的。

  闪步之后紧接出腿,心中憋着一口气要他不停歇,先拿下冠军再说。

  这时候提膝无用、刮地风无用,那就用里外堵门腿,用脚内、外侧堵截对方下肢大腿内外侧、膝关节、小腿胫骨部位。

  刘京不想让他再走脱了,自己保持进攻消耗远胜于对手,若是一直避而不战只怕不用两分钟自己就要坚持不住。

  和刚才用下盘一箭钉住袁世湖一样,这一脚就要产生牵制效果。

  何大海一样出腿,他不打算再闪避下去,心中盘算着刘京的状态。

  刚才他连出了十几拳,这会儿能够保持呼吸节奏不变说明掌控力极强。

  可这又怎么样,消耗了就是消耗了,彼竭我盈,何大海自信满满,弹腿目标在刘京的膝盖内侧,像是扫堂腿一脚出与刘京同向。

  “呃呵。”观众们忽然就不习惯了,以前在电视剧、电影里看到的打斗画面都是两人反向,双腿互相碰撞的。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还是比较熟悉的,刘京腿抖了一下,何大海一脚落点是他的膝盖内侧,最容易破除站立之姿的位置。

  下盘不稳,出脚又能有多少力气,堵门腿力道一减落在何大海膝盖上没有多少力道传出去。

  最关键的还是稳定下盘,刘京快速抽腿回身要拉开距离,手顺势被带起来。

  感受到力量变小,何大海心中一喜知道有效,刘京果然是消耗了大量体力,眼下力量和刚才比果然减小了不少。

  那就追打,但凡能做的事情,那就一气呵成去做好它,只有不断的进攻,才能获得胜利。

  优势也是需要逐步扩大的,正当是用刺拳的时候,心中估量了一下情势的发展,决定接一个直拳。

  刘京退后带动扬起的手聚力一旋转打出钻拳,欲意是要阻止何大海的追击,若是他盲目追上前,必然会被这突然冒出的一拳命中下颌。

  有这样的实战经验倒是挺不错的,何大海心中有些佩服,就算是他的师兄都不一定能有这个意识,就是可惜走错了路子,如果和他在一个教练名下学习,说不准会更厉害。

  更可惜的是自己用了刺拳,这一招在擂台上的效果和坦克在战场上是一样的——这都是可攻可守的。

  拳头碰撞落在刘京的钻拳上,脚下一小跳往前,放弃了后接右直拳的打算,而是继续上前,用自己最擅长的刺拳。

  刺拳原形左直拳,不过发展到了现在和左直拳已经有了区别,它的进攻更快更突然,且主要进攻部位是头。

  也就是刘京的钻拳向斜上朝他头进攻,否则两拳还不会碰在一起。

  刘京迫不得已只能再往后退,这会儿又是他占了擂台大的便宜。

  只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就能轻松应付对手。

  抬手抵挡了何大海的刺拳,本是心中着急求寻求反击的时候,刘京又退两步后发现何大海不追了。

  再追节奏就乱了,何大海只能放弃,一般情况下这种时候都是用踢腿进行干扰的,但是刘京的速度太快,撤步不断还没等他调整出腿姿势就让人溜了,想踢腿都跟不上。

  有点小尴尬,两个十八岁的小青年站在擂台上大眼瞪小眼,刘京到现在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何大海会放弃这大好的机会。

  罗贯坐在屏幕前憋着笑哼哼两声,摄像师是个人才连这画面都给了一个特写,两小青年疑惑不解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这都过去一分钟了,白正在心中感叹一声,他看不出胜负的走向。

  可能是刚才的场景来的太过突然,两人都没有准备好,一两秒过后才反应过来,当机立断就是进攻。

  进攻!只有进攻才是擂台的主旋律。

  两人都是同一时刻作出反应,刘京后脚一蹬保持左脚在前进攻出拳,半步崩拳之半步,就是前行一步后跟一步,后脚始终不得超过前脚的步伐。

  琵琶骨聚力而出,劲力有如水坝蓄水,在出拳的一刻开闸放水奔流而出,与何大海的刺拳碰撞在一起。

  还没完,何大海要做的是用连续刺拳牵制住刘京,拳头轻快如雨点般落下。

  在拳击的擂台上,连续刺拳可以有效的控制住场面,如果不会高深的反击手段,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争取用近身战将局势打破。

  不过何大海是练自由搏击的,踢腿进攻让连续刺拳的地位从云端直接拉到了地下——如果用手打不过,那就用腿打。

  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故而对刺拳练习比较多而不常用连续刺拳。

  第一下刺拳的确是没有在刘京的崩拳面前占到便宜,可他也没有一拳解决自己不是,那就继续进攻,告诉他什么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两人之间的距离恰好可以用来对拳,刘京却不满足于此,再进半步拉近了距离,何大海有连续刺拳而他有进退连环,两只手又怎么会输给一只手,他总得为连续刺拳的空档做准备,还有一只手可以直接落在他身上呢。

  第二拳碰撞,何大海的出拳速度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意料,单手出拳竟然与出他双拳的速度持平。

  不过力量就不够看了,太过轻快导致拳力偏小再次落入下风的,何大海退一步,刘京跟进。

  半步指的是姿势而非距离,更何况人在倒退走路的时候步子也拉不大,这一退一进竟是恰好跟上。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4562/844515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