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国术武馆 > 第221章:三晋白家

第221章:三晋白家


  “爸,我过几天出去一趟。”白恭元将手机放下,对着屋里子说话。

  白全泰从房间里走出来,“你去哪里?”

  这里是三晋的一间武馆,论占地面积足有四五百平方米,不过房屋都是仿古的新建建筑,这地儿前阵子才翻新过。

  在周围尽是高楼大厦的城市中,这样的建筑并不多见,不过也有不少,如果是城中村都见过的人就不会对这种地方抱有好奇心。

  吸引人的还是武馆本身,作为形意拳前身心意六合拳的发源地,三晋人对形意拳的了解多少是要比外省多一些的,因为了解所以更喜欢形意拳。

  这间武馆就很不错,占地面积和位置都是普通人选择武馆的一个考量,地大的武馆不一定好,但地不大的武馆一定不好!

  传统武术在白正夺冠再度证明之后迎来了大量的关注,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学拳的人变多了。

  这些人不求像白正那样厉害,但以后说出去也能吹个牛皮,总比跆拳道、空手道要好听一点吧,又能强身健体。

  这间武馆也在今天迎来了学院报名的一个小高峰,至此他们的学员顺利突破八百。

  白全泰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看着哗哗进账的红票子就高兴,做出贡献的主要还是年轻人,呼朋引伴哪怕只是体验也能带来不小的收入。

  白恭元对网上的消息关注比较多,自然知道是白正带来的影响,说起来他们还是本家。

  “我去江南西道那边参加一个比赛,传武的实战比赛,下旬去,下个月就回。”

  白全泰皱了皱眉头,“散打比赛?有什么好去的,那帮练散打的还看不起你呢,舔着个脸凑上去,你不嫌丢人我都嫌。”

  说起传武实战,行内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练的拳,但说起传武实战比赛,那第一反应就是散打了。

  不打之前——我这拳术实战最强,练到最后不说毁天灭地,但最起码能轻松应对手枪子弹。

  等真要动手的时候——不好意思我练的不是散打。

  这可是传武实战能力的遮羞布,起源于传武用的却是现代搏击的训练方法,规则上也逐渐偏向于现代搏击。

  说难听的就是披着传武皮的现代搏击,练散打的也很不愿意承认自己和传武挂钩,尽可能的在避免将两者放在一起。

  毕竟传武是出了名的花拳绣腿,杂耍绝活,两者放在一起导致散打的实战能力经常被质疑。

  东晓在打赢雷公大PY子之后就扬言要挑战散打冠军,口出狂言说把人打爆,这种对散打的轻蔑纯属是因传武而遭受的无妄之灾。

  这还不是个例,时间一长练散打的受到牵连不小,难免会厌恶传武,说白了还是传武名声太臭。

  白恭元参加几次散打比赛没有好成绩后,人就对他冷嘲热讽,之后也就没有再参加什么实战比赛了。

  “不是,就是传武的实战比赛,我想去见识见识。”白恭元辩解,对比起夺冠的白正,他只能将自己放在小老弟的位置上,去比赛估计也没有好名次,说成见识还差不多。

  白全泰嗤之以鼻,“那不就是散打,传武哪来的实战比赛。”

  这些比赛他还见少了吗?早几年打着这种旗号的比赛多了去,全都说要振兴传武,结果一开赛,放眼望去全是练散打的参赛选手,慢慢的就没人举办了。

  可以说白正现在举办的,那都是人家玩剩下的,白全泰这一听就能找出好几个相关例子。

  “真是传武的。”白恭元无奈。

  “这个人也是练形意拳的,他昨天刚获得了一个自由搏击锦标赛的冠军,下旬的时候就要召开传武比赛了,我想去看看,真不行的话咱再回来不就好了。”

  这倒是新鲜,这年头还能有人能拿形意拳赢得现代搏击的比赛冠军?已经不能用稀罕来形容了,这得是七八年前才听过得新闻了。

  “我记得少林没有形意拳吧?”

  少林有八极,但还真没有形意拳,不过有一个少林五形拳,和形意拳相似,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

  “爸,这里有视频你来看看,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江南望郡不就知道了。”

  “在江南望郡?”白全泰愣了愣,接过手机看视频,发觉视频中的人有些眼熟,但又说不出来这是眼熟在哪里。

  “爸,你看这白正,跟咱同姓,但这身功夫……”白恭元只能表示羡慕,毕竟他是没有的。

  三劲的修炼方法写在本子上也传不下来,这是需要自己练的,一旦连续几代没有练出三劲,觉得这玩意没用,那就不会再将这玩意传下去。

  就算后来者有人想练,也已经丢了高效的提升方法,白恭元这边很早就断了三劲的训练方法,如何能不羡慕白正的这一身功夫。

  白全泰却是听到了又一个信息,几个信息放在一起有种莫名的熟悉,“你去把族谱拿过来。”

  这玩意应该放在白家祠堂的,但是为了宗族的凝聚力,他们每户都印刷一本。

  白恭元拿来了族谱,这玩意除了供着没什么大作用,顶多是家里来了客人查一查辈分关系。

  “爸,你不会还认识这个白正吧,那人这么厉害……”

  真要是白家村出了这么厉害的人物那就好了,不过这怎么可能嘛,白恭元在心里嘀咕,有这么厉害的亲戚他怎么会不知道。

  真要是亲戚,来他们这不就可以教拳,现成的武馆在这呢,何必在跑去江南望郡开武馆,那不是多此一举,更何况江南望郡本身没有适合武馆发展的土壤。

  白全泰翻了翻蓝色外皮的族谱,没查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但白正的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过,难道是亲戚里有同名的?最近玩手机看到过?

  总感觉不对,江南望郡哪来的形意拳传承?要么就是武协的人,可是武协能出的起这样的年轻高手?

  白全泰对白正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算了,我到时候跟你去一趟好了,这边丢给你弟弟打理。”

  白恭元点点头,“那我再订一张机票。”

  整个武馆的拳师都是他们三晋白家人,放手给弟弟打理也比给外人安心。

  他们从来不请外人做拳师,哪怕水平高也没用,典型的用亲不用贤,其实这就有了世家的影子,不过他们凝聚力不够,缺少了一个主心骨,说白了也就是过得最好的那个还不够牛逼。

  如果出了一个牛逼的大腿,图谋发展的亲戚朋友就会跑去巴结,做大腿上的腿毛。

  时间长了,大腿粗了,腿毛光亮了,世家雏形就出来了,等大腿老了传位给小腿,有营养发育更快,小腿毛也会更光亮,久而久之一个完整的世家也就出来了。

  集团就不一样了,用贤不用亲,和世家是两个发展方向,各有利弊。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4562/841816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