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丰碑杨门 > 第0809章 兄弟再聚

第0809章 兄弟再聚


  千山鸟飞绝。


  只剩下一声声响亮的枪响。


  拿到了火绳枪的神机营将士们,如获至宝。


  在杨七简单的传授了他们射击的技巧以后,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连枪。


  有弓术底子的他们,上手火绳枪,远比一般人要快。


  拿到火绳枪短短一日,就有不少将士把火绳枪玩的有模有样。


  黄泉在摸清了火绳枪的用法、射程以后,提着火绳枪,皱着眉头到了杨七休息的营房内。


  营房内。


  杨七赤着脚,坐在软榻上,半躺着身子,正在阅读各地稻草人、火山卫传过来的密信。


  黄泉在彭湃带领下进入了房内以后,单膝跪倒在地施礼。


  “臣黄泉参见陛下。”


  杨七闻言,抬头瞥了黄泉一眼,然后收起了手里的密信,穿好了鞋袜,坐正以后,抚手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


  黄泉提着火绳枪站起身,他刚张嘴,还没说出话。


  就听杨七似笑非笑的道:“你这突然拿着火绳枪过来找我,一脸愁眉苦脸的,可是火绳枪不如你的意?”


  黄泉一愣,愕然道:“陛下是如何知晓的?”


  杨七摇头笑道:“这火绳枪的射程,在八十丈左右,虽能破鱼鳞甲、锁子甲,但却未必能够破开铠甲。而你黄泉擅使铜弓铁箭,两百丈之内,无物不能破。


  这只有八十丈射程的火绳枪,自然不能如你的心意。”


  黄泉尴尬的挠了挠头,扬起了手里的火绳枪,无奈道:“陛下,这火绳枪从填充火药、装上铁弹子、点燃捻子、射击,一套走下来,得二十个呼吸。


  二十息才打一发,有这二十息的时间。


  臣用铜弓,能射出去三十箭……”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黄泉停住了,然后一脸无奈的看着杨七。


  很显然,对于杨七提供的火绳枪,黄泉觉得鸡肋。


  杨七虽然早料到黄泉会找自己谈这个问题,只是他没想到,当黄泉真的找上门,刨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看着黄泉委屈的小表情,居然有吐血的冲动。


  杨七强忍着把黄泉赶出去的冲动,黑着脸道:“你黄泉异于常人,力大无穷,所以就只望着所有的将士跟你一样?


  你能耐很大,去试试一只手提起我的盘龙棍。”


  黄泉脸上表情一僵,苦着脸,耷拉着脑袋,瓮声瓮气的道:“提不起来……”


  杨七瞪着黄泉,喝斥道:“你黄泉能使铜弓铁箭,其他的将士们却是用不了。这神机营中,除了床弩、重弩、机括弩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的弓箭。


  普通的弓箭射程有多远?


  顶天了三十丈以内。


  普通的弓箭杀伤力有多强?


  顶天了也只是能穿透三层皮甲而已。


  火绳枪装弹,虽然装弹缓慢,但是相比于普通的弓箭,它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


  最重要的是它便于携带。


  一个军卒,携带弓箭,顶多带三百支箭矢。


  可是携带铁弹子的话,可以带一千多。


  相比之下,孰强孰弱,我不信你分不清。”


  黄泉被骂的狗血临头,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晌过后,才结结巴巴的道:“可是装弹……”


  杨七再次瞪眼,质问道:“机括弩、重弩是如何发射的?”


  黄泉喃喃道:“分成三段……”


  仅仅说了四个字,黄泉猛然抬起头,激动的道:“臣明白该怎么做了。”


  杨七没给黄泉好脸色,冷哼道:“还不算太蠢,还不快给我滚出去带将士们训练。”


  “诺!”


  黄泉应答了一声,灰头土脸的跑出了杨七的房内。


  杨七只是摇头苦笑了一声,让彭湃盯着神机营的训练,就再也没搭理神机营的事情。


  有关于火绳枪战术战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杨七去帮黄泉详解。


  作为一个纯弓弩的兵马,他们拥有远程作战的意识,以及远程作战的战术。


  火枪的出现,只是代替的弓弩作战。


  其性质优越于弓弩,但是并不代表它就需要一系列新的战术去匹配。


  弓弩兵的战术依然可以应用于火枪兵。


  很多人都认为,火枪兵的战术,洋人更领先。


  事实上。


  早在秦朝的时候,秦朝的弓手使用的一些战术,就足以匹配给火枪兵。


  而那个时候的洋人,还在穿着大裤衩喊斯巴达。


  所以,杨七从不认为洋人有多了不起。


  洋人玩的很多东西,我们祖先都已经玩腻了。


  只是后世的子孙们不争气,没有细细挖掘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藏而已。


  言归正传。


  黄泉在加紧的训练神机营的军卒们,让他们快速的从弓弩手向火枪手转变。


  杨七则待在营房里,翻阅着稻草人和火山卫从各地传递过来的消息。


  从杨七感受到阴谋,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


  稻草人和火山卫的探子也忙活了大半个月。


  在近五万的探子探查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瞒得过他们的。


  宋辽两国的阴谋,一丝一缕的浮现在杨七的面前,最终编织成了一个网罗南国和燕国的大网。


  两国的进军路线,分兵部署,兵力情况,一点不落的已经被杨七探查了个清楚。


  杨七让彭湃取了一张地图。


  在地图上勾勒出了两国的进军路线,以及他们的后手。


  杨七首先在西北折家的地盘上画了一个圈。


  写下了李继迁的名字。


  这个消失了许久的枭雄,到最后,居然跳出来,给了他一点小惊喜。


  但是在杨七看来,李继迁不足为惧。


  李继迁兵强马壮的时候,尚且被他和折家打的抱头鼠窜。


  如今汇聚了一群杂兵,看起来人多,其实根本不堪一击。


  对上了折家的骄兵悍将,只能被打的继续抱头鼠窜。


  所以李继迁不足为惧。


  杨七又在地图上,勾出了东晟府、古北口、榆关、港城四个地方。


  这是辽国兵分四路的袭击口。


  无论是古北口还是榆关,皆有精锐的兵马坐镇,辽人想要突破这两个地方,很难。


  最大的可能就是突袭这两地的辽军和燕国兵马僵持不下。


  所以这两地也不足为惧。


  反倒是东晟府和港城这两个地方,危险性很高。


  东晟府外,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草原。


  辽人的骑兵可以轻易的在上面驰骋。


  虽然东晟府有杨五率领的铁骑军坐镇。


  但是铁骑军的机动性明显比轻骑兵差。


  双方对上了以后,辽军若是放弃了和铁骑军正面抗衡,完全可以通过机动性,拖垮铁骑军。


  所以铁骑军守卫东晟府,显得有些不够。


  按理说,殇倾子麾下的游骑军是支援铁骑军的最好的兵马。


  可是殇倾子断了一条臂膀,如今正在养伤。


  没有了殇倾子这头勇猛的头狼带领。


  游骑军发挥不出那种彪悍的战斗力。


  游骑军的战斗力减弱,对上了数倍的辽军,明显有点吃力,还得调人过去。


  只是在调动那一支兵马的时候,杨七有点迟疑。


  一时间挑不出合适的人选。


  杨七就暂时放下了这个问题。


  将目标放在了下一个重心上。


  港城。


  港城相比于东晟府,显得更加羸弱。


  除了三万新建的水军外,港城一线的海岸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的兵马。


  水军是新建的不足一年,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别说对上了辽人的精锐,就算是对上一群杂军,他们也未必能战胜。


  辽军可以轻易的突破水军的防线,登上海岸,攻打下港城。


  偏偏港城在燕国至关重要。


  港城是燕国境内,除了西北四府以外,最先繁华起来的地方。


  它势必会成为下一个燕国的经济中心。


  一旦港城被毁,港城刚建立起来的商业体系,恐怕没有三五年,发展不起来。


  而且敌人在拿下了港城以后,不仅可以里应外合的夹击榆关,更能长驱直入,直逼燕京城。


  由此可见。


  港城至关重要。


  杨七必须守住港城。


  三万水军靠不住,就只能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


  而目前燕国境内,能调动的兵马,就剩下了震天营、神机营和守卫燕京城的燕军。


  杨七打算把震天营派往古北口和榆关帮忙守城。


  那么剩下的能用的兵马就只有神机营和守卫燕京城的燕军。


  燕京城内的俘虏,尚需要镇压。


  所以从燕军中调动的人马,不能太多。


  杨七仔细核算了一下,能从燕军中拆分的人马,不到三万。


  再加上一万神机营的火枪手。


  总计四万人,要防守近两百里地的海岸。


  “吧嗒~”


  杨七丢下了笔,揉了揉眉心,叹气道:“还是不够……”


  辽人若是不笨,必然会在东晟府、港城两地,下重兵突袭。


  而杨七手里的人马,很明显不够。


  正在杨七思索从何处分润兵将的时候,彭湃匆匆进入到了房内。


  “陛下……”


  “嗯?”


  “大将军、五将军、六将军到了。”


  杨七闻言,脸上闪过一道喜色,“快请他们进来。”


  彭湃点点头,出了门,带着杨大、杨五、杨六进入到了房内。


  “臣等参见陛下……”


  杨大三人进了房门,二话不说,躬身施礼。


  杨七哭笑不得的上前扶起了杨大三人,埋怨道:“三位哥哥,你们这是在膈应我?”


  杨大三人看着杨七,眼中有些激动。


  杨六打趣的道:“什么叫膈应?我们虽然是兄弟,可是自古朝堂之上,不讲兄弟,只讲君臣。你是君,我们是臣,礼不可废。”


  杨七埋怨的瞥了杨六一眼。


  引来了三人放声大笑。


  杨大上前,拍着杨七的肩头,激动的感慨道:“你不知道,听说你在燕京城遇刺,生命垂危的时候。我们三个可是急坏了。


  若不是我拦着,你五哥都要带人杀到辽国去了。


  之前拿到你的信,哥哥们还感觉不真实。


  如今看到了你生龙活虎的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放心了。”


  杨五瘪了瘪嘴,不咸不淡的道:“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


  对于自己这个面冷心热的五哥,杨七一点脾气也没有。


  “三位哥哥,坐下说话。”


  兄弟四人坐定以后。


  杨七就直接开始讲正题。


  “此番请三位哥哥特地过来一叙,就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三位哥哥商量。想必三位哥哥在来的路上,已经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了吧?”


  杨大缓缓点头,“听说宋辽两国合谋一处,准备对我们下手。”


  杨七认真的道:“这可不是什么谣传,而是事实。宋辽两国的兵马已经出发了。你们看看这个……”


  杨七将三人引到了地图前,又拿出了探子查探到的密信,递给了他们三人。


  杨大三人在看地图和密信,杨七在一旁也没闲着。


  他继续说道:“宋国发兵五十万,其中十五万马步卒,由我岳丈呼延赞率领,牵制大理的曹家。其中二十五万兵马,由石守信率领,过邕州,穿蟒山,入侵南国。还有十万水军,由江宁府团练使率领,沿水路,奇袭南国。


  在此之前,我已经去信给了二哥、三哥,让他们集结南国的兵马,准备随时应敌。”


  杨六闻言,沉吟道:“南国的兵马,皆是这些年跟随着我们南征北战的悍卒。特别是从山林里出来的俚僚,战斗力更强悍。


  虽然你之前发出了裁军的命令,裁撤了一部份人。


  但是只要军中要用他们,他们也会迅速的整装成军。


  这样一来,南国的兵力就不弱于宋国。


  而南国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很复杂。


  宋军根本不熟悉南国的地貌,反而南国兵马很熟悉。


  所以论山地作战,宋军在南国讨不到好处。


  只要二哥和三哥不冒失,稳扎稳打。


  宋军拿不下南国。”


  杨七缓缓点头,“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已经去信叮嘱了二哥和三哥,并且给他们送去了相应的物资。南国方面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东晟府和港城。”


  杨七细细的把他之前遇到的困难讲给了杨大三人。


  杨大在这个时候,也看完了地图和密信。


  杨大低头瞧着宋辽两国的进军路线,感叹道:“没想到,有一天宋辽两国居然会联合在一起。若不是七弟提早发现,只怕我们这一次要吃大亏。”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2352/735870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