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宫墙枝 > 第三百三十九:不嫌不攀

第三百三十九:不嫌不攀


  姜昀抬起眼帘,轻叹一声,再黎语盈跟前也不必端着瞒着,索性直声道:“我没想过进胡家家门。”


  黎语盈听完,瞪眼咋舌,片刻才气恼道:“你胡什么,这胡家门第我瞧着也是极好的,人口简单,烦事也少,这胡家公子我也是碰见过几次,先不才华仕途,我看这胡家公子日后也是个会爱重妻子的人。


  这等好的家门,要是胡夫人相中了我,我也是愿意嫁进来的。”


  姜昀拉起黎语盈手,温婉道:“这这日子,你今日这番话我舒家表嫂嫂过,苏桃于妈妈也都过。


  这胡家门第千好万好,可我对这胡家公子无意。”


  “自古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这世上哪有这么多两情相悦又门当户对的美事,寻了一处好家门,有个好的婆母与爱护自己的夫君,能安稳度日已然是福报。


  你对胡家公子无意,那你对哪家公子有意?”


  黎语盈这话将姜昀噎着了,听到门当户对,姜昀心里就埋了根刺,“哪有什么公子。”


  黎语盈闻言,不知该喜该悲,随后语重心长道:


  “我看你是这些年在府中与你那恶毒继母纠缠这么多年,脑子都糊涂了,分不清孰轻孰重。


  这胡夫人心气是极高傲的人,在这名门贵女如云的姐堆里,她瞧上了你,要是胡夫人去你府中把事挑明了,你要是拒,这门亲事就再也没有回旋余地了。


  到时你悔了,你要想再寻一门这样的好亲事,可就没可能了。”


  黎语盈看姜昀不冷声,抬眉问道:“胡家这门亲事你当真不想要?”


  “我还能骗你不成。”姜昀声音平淡。


  黎语盈这回又不知该喜该忧“姻缘定,横竖,这胡夫人还没把事挑明。日后总归有你们两碰面相处的机会。


  罢了罢了,这席面就开始了,先进去。”


  黎语盈拉着姜昀的手,一同回了宴席上。


  “你这丫头,又跑去哪里了。”


  黎母见见黎语盈与姜昀一同在另外一个门进来,随口问了一句。还没等黎语盈回答,黎母的目光落在姜昀身上。


  胡夫人看黎母神色,便喜色道:“这两姑娘感情好,难得见上一面,一些体己话一时念叨不玩。”


  姜昀听胡夫人这话,脸色一红有些心虚。


  一旁平阳侯府的夫人顺声看去:“这六姐身旁那位是谁?”


  胡夫人结过茬道:“那位是姜侍郎的嫡出三姐。”


  “嫡出三姐?是姜家先夫人所出那位?”齐夫人继续问道。


  胡夫人瞟了一眼坐在后头的柳氏,:“正是姜家先夫人所出的嫡女,今日这姜家夫人,姜家四姐五姐也都一同也是来了,喏,这人不正在那坐着嘛。”


  胡氏看着柳氏,此话一落,席面上的人纷纷看柳氏,柳氏这时正含着笑。


  荣庆长公主一直看着姜昀,眉目慈爱道:“眉眼有些随了生母,本宫初次见时还是和咿呀学语孩提,这转眼便出落得亭亭玉立。”


  姜昀抬起眼皮看着荣庆长公主,难不成自己母亲与长公主有交情?


  长公主比舒意言年长这么多,按理,应该没有交情才对。就连胡夫人听了长公主的话也含糊起来。


  她与长公主相识多年,可从未听她提起过与舒意言有交情,倒是宫里与那位舒意欢淑贵妃颇有几分交情。


  长公主是皇帝的嫡亲姐姐,与皇帝姐弟情深,可以算得上是大齐最荣耀的公主了。


  长公主拥有这般尊贵地位,又一向深居简出,性情冷淡,这与之交好的人少之又少。


  就连皇宫里那位皇后娘娘,除了宫宴时,这位长公主也不曾皇后多有交谈。


  世人不知的是,荣庆长孙与舒家人是有一段缘的。


  先平定侯曾救过长公主的驸马爷一命。


  世人都知荣庆公主的驸马爷元剑平出身贫寒,凭借自己一身才华高中状元,得了荣庆长公主青睐,先帝赐婚,成了大齐最体面的驸马。


  只是世人不知,当年元剑平,一个寒酸学子,家中有一位好赌的父亲,五岁时母亲就得了重病,病死了。


  因家中贫困,没有钱财念书,八岁那年,舒家先侯爷征战南禹,路过縢州一私塾恰巧碰见元剑平半蹲着身子,脸晒得通红,满头大汗蹲在私塾在窗外偷听先生教读。


  心生了恻隐之心,夜里让舒家公子找到了私塾先生,递了一袋银子让先生收了舒剑平为学生,舒剑平年纪便有这般求学韧力,若是先生愿意收他,日后元剑平若是有所成就。


  当时先生看到来头的人衣着,猜出是舒家军拒绝了收那袋银子,应允了日后让元剑平在私塾里打些杂活,就当是学习费用,并应承了这事不会与元剑平知晓,免得伤了他的体面。


  因元剑平生父好赌好酒,在元剑平十五岁那年,元父喝得酩酊大醉,半夜回加路上不心走进林子里时被捕兽夹所伤,失血过多死了。


  十六岁时,元剑平学有所成,拜别了先生,身上连半点盘缠都没就进京赶考秋榜,一路上算靠两条腿走着进京。


  元剑平虽贫寒,但也有文人骨子里那份傲气,这一路进京,住的是破庙,吃的是野菜。


  因没银子走水路,元剑平兜绕着走陆路,元剑平一穷酸子路过一处山关时遇上匪贼杀人越货。


  杀红眼的匪贼看见元剑平,追了一路,碰巧遇见了平定侯一家进京,被舒家救了。


  平定侯见元剑平虽衣着破败,但谈吐不凡。便日日邀着元剑平谈诗论文。


  平定侯一将门武夫,打仗倒是在校的是谈诗论文,不过看匪乱严重,给元剑平留下,让他与自己一同进京罢了。


  元剑平进京后得知一路随行的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平定侯,心生感激,再三言谢。


  平定侯与元剑促膝长谈,考榜还有三月有余,在京中也需有些银子旁身,并答应这银子是暂且借给元剑平,待他功成名就时再还不迟。


  如平定侯所言,元剑平才华出众,秋榜中夺魁状元,一时风光霁月。


  等元剑平亲自登门拜访时,却被舒家拒在门外,并且转达元剑平这刚高中免不得有人眼热,谣传他还没入仕便攀交重臣,并让元剑平日后入仕定要脚踏实地当一位好官,成大齐栋梁之才。


  元剑平被舒家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在衣锦还乡告谢先生多年教诲时,先生才告知元剑平当年的事。


  先生听闻元剑平了在京中的事后,先生抚着胡须,神色凝重的告诫元剑平,这舒家世代忠义之臣,护着大齐百余年安定,待人穷时不嫌,富时自然也不攀。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0953/888213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