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宫墙枝 > 第二百六十九:少年郎

第二百六十九:少年郎


  姜昀看见一赤金锦服的男子正在一匹红棕马背上拉着马绳在宫道上飞快驰骋。


  姜昀看着那道飒爽身影迎面而来转瞬回神之际,那道身影已经出了宫门外。


  赤金锦服,那不正是刚刚在余欢殿里戏谑自己的三皇子吗。


  “姜姐是不是惊吓着了?”老太监关怀急切的看着姜昀。


  “在皇宫里也可以骑马吗?”姜昀明显是心有余悸。


  姜昀胆子哪有那么,这点场面就能吓着了。


  姜昀抚着胸口,刚刚迎面而来的身影煞是好看。


  太监见惯不怪道


  “在皇宫大道上骑马,皇子们还是有这个特权的。”


  姜昀出了宫门外,果然看见一辆马车在侯着。


  姜昀看着马车比来时还要气派,马车顶赌红珠在斜阳下折射出殷红的光。


  老太监扶着姜昀上马车,等姜昀坐稳片刻,马车才缓换走动。


  马车再次停下时已经到达了姜家门口,姜昀这一下马车,在门口久侯着的姜家兄妹,以及姜老夫人和柳氏就上面堆着笑的把姜昀接进了府郑


  姜老夫人也想拉拢这老太监入府邸坐会喝盏茶。老太监三两句拂了姜老夫人好意领着宫女马车回了宫。


  姜老夫人入府后这一路握着姜昀柔夷玉指嘘寒问暖。


  柳氏和姜月瑶在一旁虽嫉妒也不敢流露神色,只能牵强附会关怀问候。


  到了颐春院,柳氏母女二人坐了一会,姜老夫人就开口借由打发了两人回明湘院。


  屋里只剩姜昀时,姜老夫人喝了两口茶,探问道:


  “昀丫头,今日是你头一次进宫,就在宫留了这么久,可见贵妃娘娘喜欢你。


  你在宫里这么久,贵妃跟你聊了什么?”


  姜老夫人后面话的极其轻巧,像是无意问了一嘴一样。


  姜昀也放下茶盏,合上了茶盖子。


  “贵妃娘娘拉着昀儿了好多舒家的时,贵妃娘娘还昀儿鼻子随了母亲,这眉眼更像了外祖母。


  昀儿没见过外祖父和外祖父,好奇问了一下,贵妃娘娘就拉着昀儿絮叨了好些时辰。”


  姜昀完,窥探姜老夫人神色,见姜老夫人眉头顿陡然上抬,嘴角微微翘起。


  送姜昀回府的老太监回宫后直径进入了余欢殿内跟红芍交了差。


  红芍进入余欢殿内时,舒意欢正专注修剪着一簇花枝。


  “娘娘,刚刚郁公公来,表姐已经送回姜府了。”


  红芍看舒意欢半的嘴角都含着笑意,走进接过舒意欢手中的花枝插进了一个玉瓶。


  “奴婢好久没见过娘娘笑的这么开心了。


  看来娘娘还是很喜欢表姐,要是日后表姐能常来宫里陪着娘娘就好了。”


  “昀儿这孩子懂事,性子看着柔,内里刚强,也是个聪慧的人,


  聊了半,这孩子不像她母亲,倒是跟本宫这位姨母有几分相似,本宫喜欢这孩子。”


  红芍闻言:“表姐恬静,娘娘像表姐这么大时哪有恬静。”


  舒意欢轻笑,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红芍。


  夜幕星河,御书房内一年长的女官人垂着双手侍立在一旁不敢抬头。


  女官韧头帘目,态度卑谦恭谨夹着几分忐忑。


  “今日让你折一些紫藤花送去贵妃的余欢殿,送了吗?”


  女官人听着低沉浑厚的声音,手一抖。


  “回皇上,今日午膳前奴婢就让人折了紫藤花,由奴婢精心挑选后亲自送去了余欢殿。


  奴婢送去时贵妃看了一眼就放下了。”


  女官人声音越越,就怕书台上的子龙颜大怒。


  女官人害怕也不是没有根由,每年紫藤花盛开时节,皇帝就让人折紫藤花送去余欢殿。


  送花去时要是贵妃笑了,那办差事的女官人就等着龙颜一悦得恩赏。


  要是贵妃面无表情或是只是草草放在一旁,看都没看一眼,那办差的女官人指不定会受怒火牵连。


  宫中的人就万分忐忑“今日贵妃娘娘召见姜家姐入宫。


  奴婢去余欢殿时贵妃正好和姜家姐在殿内谈话。


  奴婢瞧贵妃笑的甚是欢喜。”


  徐公公看齐景焱眉头疑惑,赶紧摆了手让女官人退出殿外。


  “这姜家姐就是贵妃娘娘胞妹和姜侍郎所生的嫡女。


  前日贵妃娘娘梦见胞妹,是皇上和皇后娘娘恩准了贵妃召姜家姐入宫与贵妃娘娘一聚。”


  齐景焱经徐公公一提,想起事来才鼻息沉重的点零头。


  “贵妃要真是喜欢,那以后让她多入宫陪贵妃解闷。


  明日去皇后宫里通传一声。”


  齐景焱放下手中笔墨,眼里满是柔情。


  “皇上,今日南禹进贡的贡品中有螺黛,是不是都按例都送去给贵妃宫里?”


  “贵妃和皇后喜爱螺黛描眉,以后南禹进贡来的螺黛派人细查过都分成两份,一份送去余欢殿,一份送去皇后宫里。以后也都如此,就不用多问了。


  还有南禹国调制香料贵妃也喜欢,再挑选几匹雪蚕丝,雪蚕丝夏日穿着凉而不冷,适合贵妃体弱得身子。


  里面要是还有硕大的明珠也送去给贵妃宫里。”


  徐公公连连点头,在这偌大皇宫里,谁不知贵妃受恩宠。


  可再受恩宠,徐公公还是不敢一些贵妃娘娘福泽深厚的恭维的话。


  这些话在旁人耳里是讨好,在齐景焱耳里,总能惹的龙颜不悦。


  人定时分,姜家四处寂静,僻静的颐春院里灯火依旧通明。


  严妈妈看姜老夫人一晚上暗自欢喜,到了这时辰还没有困意,拿着一条薄薄的被子盖着姜老夫人腿下。


  “三姐真是如昨日来的那位公公的,是个有福之人。”


  “在宫摸爬打滚这么多年老太监哪个不是练的火眼金睛的。


  昨日来宣口谕的是绯红衣袍,今日来接的是青衣袍,这送回来的竟然是紫色衣袍。


  昀丫头进宫这么久才回来,可见昀丫头很是讨贵妃娘娘的喜欢。


  眼下主君的仕途再怎么升,升到二品,要是没有人帮忙打点,这也是到尽头了。


  姜家日后的前程多多少少也要靠昀丫头。”


  “老夫人,我听贵妃膝下养子,三皇子年龄与三姐一般大。三姐又是贵妃娘娘唯一的外甥女。


  贵妃娘娘有没有亲上加亲的念头,让三皇子娶了我们三姐日?”


  姜老夫人沉吟片刻“要是有贵妃娘娘做媒,昀丫头就算不嫁三皇子,嫁个侯府或是远亲王府也不算屈了。


  要真能嫁给三皇子,这就算是侧妃也是好事。”


  “这无论是侯府,还是远亲王府,或是侧王妃,都是三姐的福气。


  老夫人疼三姐,三姐孝顺,三姐日后有福日子过,自然不会忘了老夫人。


  老夫人夜深了,再替三姐高兴,这也得入睡不是?”


  (https://www.bxwxbar.com/book/170953/884784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