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 553.隐世之军

553.隐世之军


  沿海之战事,盛况空前。

  以大明一部分的军力,对抗几乎可称之为倾东瀛之力出动的海军,仍旧游刃有余,可谓是恐怖异常。而且从重型战船,到小型快艇一应俱全。

  可以说,这样的火力与机动性确实在当时无可比拟,但也不过是落日余晖。

  大明海战始终有其长处,但相对而言,海战并非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本质上,更需要以及兼顾的,反倒是机动性和火力,这两点在精准制导的如今,都是以小博大的本钱,而偏偏大明不善于此处。

  而西方列强,其又以海上强国都以坚船利炮闻名天下,而其利用的却非陈旧巨大的战舰,而是轻型的快船,虽然强大的海船仍旧被成为“海上怪物”、亦或是“巨无霸”,但这样炫耀武力的战船,凤毛麟角。

  这种客观条件下产生的问题,反倒是天然对大明水师有所压制。

  不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大明水师之所以雄踞海上,还是因为卓越的防护能力,以及防守要塞能力。

  哪怕后世,大明的舰队或者某个朝代的舰队都是如此。

  想要攻破其中一地,所付出的代价,极为庞大而惨重,几乎不可以去预计。

  陈闲尤其觉得。

  不过,到了如今,谈这个也没什么意义。

  大明水师保持追逐日本逃逸船只的进度,虽是受阻,但也无伤大雅。大部分的快艇预想绕过防线,但此举倒是正中陈闲的下怀。

  只听几声巨响传来,隐藏于侧翼的小股快艇部队已经加入了战局。

  其船其人皆着黑衣黑漆,模样不怒自威,夜幕之中,来去如风,而在其后隐隐约约间,另有一艘中等规模的战船,守望在后。

  “隐军”

  陈闲称之为“隐”,乃是因为其一,其首脑叶隐。而其二则在于这支部队,远胜于一般部队,极为隐秘,非核心接触濠镜之辈,均不知其所在。

  甚至不知道,隐军在何处训练,又在何地招兵买马。

  哪怕踏遍隐军所在的岛屿,都可能一头雾水。

  隐于人世之兵。

  陈闲给与叶隐一大笔钱帛。

  陈闲早已知道,隐军之发展之初,需要的是大量的钱财来支撑,偌大的集团发展,可以说,隐军虽然被称之为隐。

  但其大部分的成员却招募于滚滚红尘,来自于千军万马之巅,可以说,其“隐”乃是大隐隐于市。

  叶隐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对于凡尘的了解,都让他迫不及待把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

  于是,这支隐秘的部队就这么悄悄地游走在濠镜与尘世之间。

  从社会之中募集要用的棋子,从社会之内寻找自己想要合作的对象,从群体之中,汲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而后扎根进去。

  如今的隐军,其实规模大体已经潜入了两广、福建一带的民生之中,以连锁商铺为幌子的他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之中,摊位虽小,但贩夫走卒,都有光临,正以一种病毒式的速度迅速扩散。

  这些成为了情报的点,亦或是聚集处,因为很小不被各地官府甚至组织察觉。

  但却实打实的为隐军招募人手。

  叶隐在这方面乃是奇才。

  甚至更胜于小邵。

  只不过,他的本事绝不止于此。

  他的触手伸在各行各业之中,甚至造船业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如今他所拥有的船只,数量众多,虽然精锐少,但胜在多,而且因为是小作坊,对于船只的改造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其狠辣程度,都远超陈闲的想象。

  虽然陈闲不提倡,但这绝对提升了船队的作战势力。

  以至于,隐隐之间,隐军的硬实力恐怕都在冥人部队之上。

  此次的隐军并非倾巢出动,大部分的成员早已化整为零,散入了社会之中,这些原本的骨干,现在身居要职,负责的东西极为多样,自然也不可能身先士卒,

  新进招募的人手又不能第一时间派上用处,这一批士兵成熟,恐怕需要三四年的光景,可以说,隐军正在化茧成蝶,需要时间。

  叶隐带领的是隐军一部分主力再加上玄冥策应作战,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陈闲没有勉强他,陈闲知道濠镜是有未来的,但未来并不在这一代人身上,他们虽然是骨干是脊梁,但本质上而言,濠镜最终的未来在于下一代是这样的。

  叶隐是一个培育后代的能手。

  而陈闲自认在这方面,只能辐射到周边的人,而叶隐不一样。

  他看着浩浩荡荡的人群,还有前俯后仰的黑船,恍惚间产生了一种诡秘的错觉。

  仿佛他率领的便是一群自地狱之中,蹒跚而出的恶鬼。

  他们便是来这世上寻回自己的血仇。

  至于陈闲不过是代替天道行事的掌权者罢了。

  只是这样的错觉,稍纵即逝。

  他看到的仍是惨烈的大战,自叶隐宣告参战之后,实际上,这种局部上的影响,对整体损伤,甚至波及都不大,对于大明水师方面无外乎任务没有达成。

  而对于三灾和东瀛方面,则先确保了胜果。

  海上虽是明火执仗,但深夜之中,分不清敌我的情况,仍是寻常,虽是有各种标记佐证,但叶隐也非庸手,早已准备好了对策。

  在宋素卿座船之处,几方势力你来我往,大战不止。

  陈闲知道一时之间,这里仍会出在僵持的状态,其根本结果,在于玄冥入场,和布置下的种种后手,能够偷取一定的胜机。

  而三灾是否会和东瀛一起选择抗敌,还是会一如往昔一般后撤,也是绝对的要紧。

  陈闲一直倾向于明智者应当壮士断腕,但很显然船上的人仍在犹豫不决。

  该因昌国卫本身就是三灾将整个偌大的浙东当做后花园的最大敌手,而三灾也觊觎那些珠宝良久。

  陈闲几乎可以判断得出船上的人究竟是谁了。

  不由得有几分遗憾。

  若是老狐狸,想来也不会如此挣扎不前。

  对于一个优秀的统帅而言,弃车保帅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甚至上是一个必要。

  他还是太嫩了。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7087/857337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