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逍遥名医 > 第二七六章 离别

第二七六章 离别


  在整个大乾境内,皇帝陛下便是最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帝国的齿轮在有条不紊的同时,他所下达的命令也是以最快的速度自离京辐射到大乾境内的任何一个地方。

  很快东平府百姓,便也是知道了宋彰即将离任的消息了。

  说起来,自宋彰担任东平知府五年的时间里,东平府先后历经了旱灾,水灾,以及瘟疫,这番遭遇不能说是绝后,但也能称的上是空前了,以至于东平府有不少百姓都在背地里称他一句“救灾府令”。

  当然看似是有些调笑意味的称呼,其实也是包含了东平府百姓对这位知府大人浓浓的喜爱在里边的。

  毕竟这位宋大人在东平府的历史上,虽说称不上最好,但也的却算是较为优秀的那一类了,无论是旱灾,还是水灾,瘟疫,这位宋大人那都是身居一线,任劳任怨,这番辛劳模样,老百姓自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对于这位大人的离任,老百姓还是有颇多的不舍的。

  天刚蒙蒙亮,自城南府衙到东平城南宽廓的城门的这条街道两旁,便也是自发的聚集的不少的百姓,人们皆是小声的跟四周相熟之人窃窃私语了一番,不时仰头看向某个方向。

  裹铁车轮无声压过青石小道,便在这时,几匹高头骏马簇拥着前后两辆马车,自街道深处缓缓向东平城外驶去,方才还井然有序的百姓这时齐齐向前面那辆马车涌了过去,不时从篮子自取出水果,红鸡蛋等塞到马车里边,不一会,车架上便也是密密麻麻的堆满了不少吃食,一位身着便衣,脸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掀帘而出。

  往常出现在他脸上的生硬与威严表情,这时已经完全由平和与随意所代替,宋彰立在仅供一脚之地的车架上,朝着四周拱了拱手,很是大气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语,左右不过是“感谢父老乡亲们热情想送。”这样的话语。

  又说几句玩笑之言,弥漫在百姓之间的伤感情绪这才被冲释许多,随即宋彰就这样保持着这样的一副姿态,一边拱手一边向着城外走去。

  后面那辆造型稍显精美的马车窗帘被掀开一角,田远志那张苍老的脸庞探出头来,看着这闹哄哄的一面,花白的眉头忍不住蹙成一团。

  门帘又被挑起,谢广蕴倒是饶有兴趣伸头看了过来。

  本来田远志前来东平府是身兼讲学重任的,可惜身不逢时,接连遭遇了水灾,瘟疫两大祸事,回程便也是一拖再拖,直到现在,眼下宋彰要回京述职,他自也是要一同回京的。

  前来送行的肯定不止是普通的百姓了,虽说宋彰已经离任,但东平府内有名有姓的,诸如云,侯,周扬这类的世家豪门也都是前来捧场赏光,依他们的消息渠道肯定也多少知道一些宋彰此去多半是要高升了。

  出任东平府知府五年以来,宋彰也是没少得到这些地头蛇的支持,虽然彼此之间还是有些不愉快的,但就整体而言,宋彰还是对他很是感谢的,这种场景下自也是要免不了要喝上几杯的。

  与到场的诸位家主一一举杯满饮,叙说了一下彼此的友谊,又很是认真的感谢了他们一番,宋彰便也在这略显温情的气氛当中坐车走远了。

  当然这也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十里长亭之上,聚满了来自清露,臧云等东平府诸多书院的士子,粗略一看,人数竟也有不下数十人,徐维新等一大批熟悉的面孔也是赫然在列,此时正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小声说着话,不时朝身后亭外河边的那个方向望了过去。

  田远志身为太学院讲师,虽说只在清露,臧云等书院讲过寥寥几堂课,但好歹师生一场,于情于理都是要过来送送行的,更不要说今日更是宋彰离京赴任的大日子。

  虽然不太清楚这位昔日的东平知府此次回京要担任何等官职,但凭借这位宋大人在此次瘟疫当中得卓越表现,少不了要升个一官半职,甚至坊间还有传言,说宋大人凭借这次的卓越表现深得帝心,可能不日就要跃升至凤阁,作那权倾朝野的权臣。

  对与这些流言,这些士子并不见得会信,毕竟这凤阁作为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存在,又岂是那么好容易进的,不过即便进不了凤阁,升个一官半职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来年春闱在座士子那都是奔赴离京参加科考的,届时有这样一位熟人做靠山,那底气想来也是要硬上不少。

  而亭外河边,三位老人正手持钓竿,身披蓑衣,悠闲的坐在小板凳上垂钓,而旁边有两位年轻人正笑着跟他们说着什么,许是这年轻人说话的声音太大惊跑了鱼儿,老人们不时怒目相视,不时出声呵斥,嘈杂的氛围充斥在幽静的河边。

  马匹簇拥着车队,从远处从青石小道上朝小亭这边驶来,路过那几位老者身边的时候,车队缓缓停了下来,宋彰掀帘而下,来到几位老人身边,拱手说道:“该说的都说了,何必徒增伤悲呢?”

  说话间,宋夫人与宋行紧接着从马车上下来,各自连忙行了一礼,这副场景倒是让亭子里边的那群士子大吃一惊,纷纷窃窃私语猜测起那几位老人的来历来。

  “过来看一看总是好的。”曲老轻叹一声说道:“此去一别,真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在见。”

  看着老人裸露在衣衫上的银发,宋彰心里忍不住一阵悲凉:“还望老师保重身体。”

  “你切去吧。”曲老沉默片刻,却是没有回头看他,只是将语调压低说道:“还望你勿要忘记当年立下的承诺。”

  宋彰肃然拱手说道:“学生必不敢忘,当以拯救天下黎民为己任。”

  曲老轻轻点点头,随即便也是沉默不语,只是专注的看着那根悬浮在河面上,被湍急的河水冲击的摇摆不定的鱼线。

  宋彰又是再度朝他拱了拱手,随即便回车向着远处那方新天地驶入。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2529/881160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