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逍遥名医 > 第一五二章 结论 (四千字,求各种票)

第一五二章 结论 (四千字,求各种票)


  阵阵鞭炮声,骤然响起,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金风细雨楼也算是正式开张了。

  今天到场的都没有什么外人,陈彦自不必多说,还有曲李钱三位老人也是来场道贺,可谓是给足了李素面子,除此之外还有那于师爷与宋行,甚至云老太爷都派了人过来.

  这般盛大的场面,自然也是引来了渭河这边,白天没什么事情的姑娘们的注意了,也是纷纷派出丫鬟过来打探情报,当得知是那位东平府第一才子新店开张之后,姑娘们也是顾不得再在二楼栏畔上喝茶聊天了,纷先是急匆匆的回到房里轻敷罗粉,而后一敛裙裾,匆匆就往金风细雨楼里边赶,一时间香气阵阵,群雌粥粥,姑娘们也是费心尽力的说这些讨巧的话,无非就是些‘恭喜李公子开馆大吉’这类的,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过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甚至连不少旁边的左邻右舍也都是过来瞧个热闹,场面倒是很是热烈,饶是在场众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见这一幕却也是有些目瞪口呆起来了。

  看见这么多人过来,李素作为主人也是站在台阶上,拱手说了几句道谢的话,左右不过是‘本馆新开,日后各位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望各位多多照顾。’这类的,随即便也是宣告金风细雨楼正式开张。

  可惜这往来看热闹的人很多,但说到真正看病的却是很少,不过这也在李素的意料之中,这行医治病做的乃是长久生意,不可能普一开张就吃了个饱,不过今日场面这般隆重,却也是将金风细雨楼的名头算是彻底扬了出去,最起码东平府居民知道有这家医馆,也算是达到了他本来的目的了。

  。。。。。。

  。。。。。。

  也就在金风细雨楼隆重开张的时候,不远处一间名为百草园的医馆,其内药香阵阵,一名老者模样的大夫正一边捋着颚下花白的胡须,一边闭目给长案前的老妇人把着脉,阵阵鞭炮声传了过来,似是被打扰心神一般,老者眉头微蹙,却是没有睁开眼来,手里依旧重复着方才的动作,鞭炮声停了以后,又过了片刻,掌声,女子七嘴八舌的声音却又是隐隐约约传了过来,老者睁开眼睛,看了眼屋外,混浊的眼里很明显流露出不悦的神色来,随即却是轻声细语的给对面的老妇人,解释了一下她的病因,而后提起毛笔,挥手之间,便也是写就了一张药方出来。

  那老妇人接过药方,感谢了几句,而后抓完药,便也是颤颤巍巍的走了。

  老者站在门前,微侧着身子,远远的,就看见了金风细雨楼前那人山人海的一幕,眉头微微一皱,轻声唤道:“得财,得财。”

  听见唤声,一名约莫十五六岁,样貌清秀稚嫩的年轻小伙,一身粗布麻衫,却是从柜台后边匆匆走了出来,“张大夫,您有什么吩咐?”

  “去看看那边怎么回事,闹哄哄的,扰人清净!”张大夫微抬下巴,向远处示意了下,名叫得财年轻小伙,点了点头,也是小跑的就向就向那片人群过去了,有些害羞的拉着位姑娘小声问了几句,而后面露恍然的看了看远处,随即道了声谢,这才赶了回来。

  “怎么回事?”

  “好像是家医馆,今天开张。”

  “医馆?”张大夫一听,望了眼远处冷笑一声,顿时便是没了兴趣,自从侯家出了位御医之后,就总有些蠢货想要挑战侯家医馆的权威,希望凭此来获得盛名,这些人有外道的,也有东平府的,总之乱七八糟什么人都有,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关门歇业结束,这种事他也早已经习以为常,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转身就往馆内走去的时候,接着就听见得财继续说道:

  “不过这开医馆的人,好像在东平府是挺有名的。”

  “哦,是谁啊?”进得馆内,张大夫脚步不停,随口问了一句,那得财也是连忙跟在他身后,说道:“好像……额,是那个叫李素的……”

  “李素?”张大夫脚步一顿,然后转过身来,望着他说道:“可是那个静夜思,美人歌的李素?”

  想了想方才那姑娘对他说的话,得财肯定的点了点头。

  张大夫哈的一声,笑了出来:“这倒是有趣,此子不是在神农馆里当学徒么?怎么会突然开医馆?”自李素名扬东平府后,对于他目前的一些身份现况,东平府居民那也是比较清楚的。

  “额,这小子倒是不知道了?”得财挠了挠脑袋,说道:“要不,小子再去问问?”

  “不用了。”张大夫笑了笑,说道:“老夫亲自去看看,”说吧,便出了门口,向着远处的人群走去了。

  得财看了看张大夫的身影,摇了摇头,便也继续方才未完成的工作了。

  香气扑鼻的姑娘,过往的行人,以及出来瞧热闹的左邻右舍,全都乱哄哄的聚集在金风细雨楼的门口,空气中似乎便弥漫着鞭炮的气味,配合这满地的红屑,倒也是真有几分喜庆的味道,站在人群里,张大夫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注意,旁人估计也只把他当成了某个过来看热闹的行人那了。

  左右两边都是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新敷的罗粉味道扑了过来,张大夫有些厌恶的皱了皱眉,旋即便看见这金风细雨楼的主人,站在台阶上,拱手在说着话。

  说起来百草园虽说距离神农馆有些距离,但毕竟也只是一水之隔,所以往日里,远远的,他也是见过李素进出神农馆的,但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却也是第一次了,这人看着二十岁上下,年轻不大,但面对众人却是毫不怯场,声音平和而又清朗,再加上他如今的名声,倒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

  而他身后旁边也是站满了过来恭贺的人,这些人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认识的就有那才子陈儒言,府衙于师爷,还有知府公子宋行,而那李素身边,站着几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这他却是不认识了,不过见陈儒言,于师爷他们对这几位老者恭谨有礼的模样,想来地位应该不低,一场小小的开馆仪式能吸引这么多大人物参加,足以说明这李素如今在东平府的地位了。

  扫了眼门前的那副匾额楹联,而后又盯着台阶上那名年轻人,张大夫嘴角却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带着些许讥诮的笑意来,而伴随着年轻人一句‘今日金风细雨楼正式开馆。’周围人的欢呼声,鼓掌声,便也是达到了顶峰,环视周围满是祝贺的人群,嘴角的笑意却也是有渐渐扩大的趋势,张大夫摇了摇头,转身便也是走了。

  “现在这些年轻人究竟是怎么了?”

  走在回到百草园的青石道上,张大夫偏头看着渭河上船来船往的景象,满脑子想的却是这个问题,摇了摇头,思来想去,想来思去,张大夫也是把这等行为下了一个结论,也只有两个字而已:

  “浮躁!”

  想来也是,那李素这般年纪便是名扬东平府,年少轻狂,志得意满形容应该就是他这般模样了,可惜他却不知,这诗词之间的才华跟那医术可是大有不同,这才子之间吟诗写词,灵感转瞬即逝,抓住了一片技惊四座的诗作也就出世了,抓不住这诗词虽说庸碌,但也勉强能上得了台面。

  但这医术那就不一样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医术的提高那是需要医师大夫常年累月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噢!有几分名气,学过几天医术就敢出来开医馆了?不认真钻研医道,以为来这么多达官显贵,把场面铺的这么大,这医术就能精进?那对联上还写着“千金一笑,有生无死”这刚刚出师,口气就敢这么狂?

  简直荒唐可笑!

  呵!说到底还是这年轻人的人生阅历太浅,所思所想太过想当然了,须知这世间之事,可不是他认为那样,那就是那样的,他以为这医馆能开起来,就真的能开起来?这万事万物可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好,一点挫折,一点磨难,对他今后的人生相比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次开馆就算是给他一点教训吧……

  这般想着,张大夫轻轻笑了笑,脸上的不屑意味却是愈发浓重了。

  。。。。。。

  。。。。。。

  李素预料的没错,开馆没几天,陆陆续续的也是有患者上门,不过大部分都是附近坊子的姑娘们,虽说其用意有待商榷,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个好的开始了,姑娘们大多都是些头疼脑热,月事失调之类的小病,对他来说自然也是手到擒来,小渔也是经常来他这边坐坐,这几天,云婉儿似乎正在忙着学习什么东西,那边自然是不怎么需要她来伺候的,所以这丫头现在也是有大把时间的。

  听她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小渔接触的大部分也都是云府内的人与事,左右无非就是些各家各院的一些八卦之事,例如‘那家公子背着夫人偷吃了,又或者‘二公子夜宿青楼,第二天回来的时候,被太爷一顿好打。’这类的,李素在一旁,也是微笑听着,不时点头附和几句,而后她也是替云婉儿表达了一番对她开馆的恭喜之情,李素自然也是笑着点头接受了,日子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随意来。

  阳光微暖,微风轻拂,河面之上一片碧波荡漾,景色倒也真是不错。

  这几天天气晴朗,几位老人也仍是会过来钓钓鱼,不过地方也是从神农馆,换到金风细雨楼这边了,若是稍一得空,李素便也会过去坐坐,跟他们说说话,不过今日,钱老在云天书院还有课,却是没来了。

  鱼儿摇着鱼钩,在空中左右不停的打着摆,旋即便也被曲老放到鱼篓里了,故作不经意的瞄了眼旁边李老的鱼篓,却是嗤笑出了声。

  “你这小老儿休要得意。”李老轻哼一声,右手一抬鱼竿,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却也是轻轻跃出了水面,一挑眉梢,有些得意的瞟了眼他。旁边李素也只是握着鱼竿,静静的看着他那根悬浮在河面上的白线,一副习以为常的表情。

  曲老冷哼一声,却是罕见并未与他争论,扬起鱼竿,轻轻一甩,鱼钩便也在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悠然的落在了河面上,随即扭头对着李素说道:“过几天,行之要邀请府内各大行商出城踏青,到时候免不了一番吟诗作对,他想让你去镇镇局面……”

  “出城踏青?”李素微微一愣,问道:“这好端端的干嘛要出城,宋兄此举是何意?”

  “有句话叫做人走茶凉,你这小子该不会不知道吧。”曲老盯着远处的水色,悠然说道。

  李素想了想,恍然说道:“可是宋兄在东平府的任期到了?”

  “不错。”曲老点了点头,“就在四五月份,算算时间也只有一两个月了,虽说这人是走了,但一些香火情分那还是要留的。”

  大乾这地方官没五年调任一次,这李素倒也是知道,点了点头,也算是应承下来了。

  “先是前年旱灾,再是去年雪灾,行之这一任期也算是多灾多难了。”李老摇头笑道:“好在处置得体,应对得当,总算是没出什么大事情来,若老夫所料不差,此次回京赴任,估计是要高升了。”

  宋彰在东平府为官期间,的却算得上是鞠躬尽瘁了,李素那也是看在眼里的,若他高升,影响的范围够大,这对大乾的黎民百姓来说,也算得上是件好事了。

  “这高升固然是件好事。”曲老却有些忧虑的说道:“可是如今水灾稍缓,若是临阵换将,只怕却是有些难办了。”

  “你这老头净是操这等无用之心。”李老讥笑道:

  “如今天气日暖,若是这个月没出什么大事,这灾情估计那也是起不来。”

  ps:先更后改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2529/856482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