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唐第一神探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妙计,一举三得

第二百五十七章 妙计,一举三得


  宗长岳淡淡道:

  “当今皇上圣明高瞻、日断万机,岂会分心,理会这西北小城之事?

  至于太子殿下您的谬赞,宗某愧不敢当。

  宗某不过凡间一俗人而已,见宝起意,人之常情。

  更何况,此乃千年难遇之大宝物。宗某费了十六年心力,逢其出世之时,当然要前来观瞻了。”

  “你不说也罢。”

  张陌尘把玉印放入怀里,看了眼阴气潭上,那个就要全部崩塌的场面:

  “时候不多了,一战定输赢吧。”

  他的黑色横刀,又举了起来。

  宗长岳淡淡一笑:

  “正合宗某之意。”

  他从怀里,拿出了一支长长的毛笔。

  那笔通体用某种木头造成、端正规整,上面刻着许多小小的古字,龙蛇般环绕着整个笔身。

  笔身的尽头,有两个篆体大字,素然生光:

  “形”,“神”。

  坛下,那灰衣人满身尘土,在石柱脚下缩成一团。

  他蒙面的布裂开了,露出了半边脸来,好像是一张壮年人的脸。

  沈小玉一边察看侯良景的伤势,一边紧张地望着,担心着张陌尘。

  洛羽儿也想过去帮忙。

  赵寒冷冷看了眼洛羽儿,又瞥了眼后面的那个洞口。

  那里,哭嚎的野鬼都不见了,只剩下一层阴气封住了洞口。

  洛羽儿想起了之前赵寒的话。

  等我的暗号……

  她停住了。

  赵寒的手伸进了冰冷的胸口,握住了一个小物事。

  那是个小小的半月镂空玉璜,是他之前问人“借来的”,准备在这最后时刻用的法宝。

  他想要运元气。

  可内府里,已是一片紊乱,混沌无明。

  护着心脏仅有的金色真气,也被寒气逼迫得越来越小,寒气中,还有赤色光芒纷飞。

  心跳就像地震一样,一声声的,在身体里轰鸣着。

  这种感觉,就跟在薛仁越的魂印里,在那莲花座上时候的感觉,非常相像。

  全身上下,仿佛正在被什么,一片片地撕裂着。

  体内,那个无比浩瀚的存在,正在涌动着,好像就要爆裂而出。

  这样的情形下,又怎么运得起元气来?

  可没有元气,那要这法宝,又有什么用?

  又怎么打得开,封住洞口的那层阴气,让羽儿她逃出生天?

  ……

  ……

  惊狼岭。

  “沈姐姐呢?我要见沈姐姐,呜呜……”

  院子里,怜香和小女孩们哭成了一片。

  甘棠叹了口气:

  “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儿啊。

  没关系,沈姐姐不在,有甘姐姐和一大帮姐姐们在,再也没人敢欺负你们了。”

  红衣女子们都走了过来,帮怜香扶起章青娘,抱起小女孩们安慰着。

  “风、风、风你个羊癫疯啊……”

  姜无惧还在那,念叨着他的法术:

  “要使你的时候,你就刮不起来……”

  怜香抹了抹眼泪,这才想起刚才有人救了自己,就道:

  “喂。”

  “别吵吵,我还没想起词儿来呢……

  啊啊啊啊啊啊!!”

  姜无惧和怜香互相一指对方,喊道:

  “猪脸妹子!”

  “大肥膘!!”

  “怎么是你?”

  ”怎么是你?“

  两人睁眼对视着,半天说不出什么来。

  “你……怎么会使那么厉害的法术?”

  怜香终于憋出了一句话。

  姜无惧一愕:

  “咦对啊,学这招的那堂课,我明明逃了,还去了那和尚庙的伙房里偷炒米饼吃啊……”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

  怜香也靠了过来,两人一起看着那双手,很认真地研究和讨论了起来。

  不远处,赫连英长枪一竖,立在地上:

  “高大哥,胡贼的人马都围住了,一个都跑不了。这些都是吐谷浑的人,在胜州的时候,我跟他们交过手。

  带头的那个,是吐谷浑的凉王,慕容孝仁。

  这家伙,指手画脚的厉害,可跑起路来比谁都快。刚才一个没留神,让他从侧门跑了。

  我带人去追,他留下几个随从送死,自己钻进林子里不见了。“

  “让他去吧。”

  高石远看了看四周。

  院子里,火光还在,喊杀声渐渐弱了下来,到处都是大唐的兵将。

  他叹了口气,长刀回鞘道:

  “赵兄弟,你可真是个神人啊。”

  赫连英有些不解:

  “高大哥,你是说那个赵寒?他和这有什么关系?”

  高石远掏出赵寒写给他的、那张皱巴巴的纸,递给赫连英。

  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在火光中很是清晰:

  “高大哥,我可真心希望,你看不到这些字。

  可万一你看到了,那就说明城池失守,胡兵进了城,你陷入困境了。

  敌众我寡、家里还有人作乱,巷战是不可能的了。

  要想保全自己,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

  可这地方看似好去,一旦去了,我敢肯定,那儿的人是不会轻易放你进去的。

  那这样,大哥您就会像我说的,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过这样也好。

  那你就会打开这封信,而我给你准备的法子,不就能派上用场了吗?”

  那文字里带着戏谑,可内容,却是生死攸关。

  信的后半部分,赵寒说了一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计策。

  惊狼岭要是被侯良景的人挡着,进不去,高大哥你千万不要强攻。

  要先假装离开,在半路上藏起来,等待胡人大军的到来。

  因为,虽然胡人和侯良景结了盟。

  可那是因为胡人要攻破和占领上,必须借助侯良景,这上第一大商的力量。

  而当他们占领了全城之后,那侯良景,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

  以胡兵向来的劫掠习惯,放着侯家产业这么大的香馍馍,他们能不动心?

  所以,胡人一定会和侯良景翻脸,会把这放着钱粮的惊狼岭攻下。

  而以侯良景那些拼凑的人马,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胡人攻进那院子以后,一来院子不是旷野,有各种阻碍,骑兵不能展开,二来,他们也一定会下马劫掠。

  这样,胡骑快速冲锋的优势,将会全部丧失。

  更何况,他们还要分心,对付侯良景的人呢?

  这就是最好的进攻时机。

  就在这时,高大哥你带兵从身后突袭。

  胡骑措不及防,一定会大乱,必破之。

  这样就能不费太多力气,灭了胡骑、铲除了侯良景的人,还占了惊狼岭。

  一举,三得。

  赫连英看完了信,不由得概叹了一声:

  “高大哥,那赵寒整天吊儿郎当,没个正经样。实话说,我以前确实很看不起他。

  可这一回,咱们腹背受敌、又没有退路,却能够转危为安,还获得了大胜。

  这全是靠了他的这封信。

  我看走眼了,这小子,真有两下子!”

  “何止两下子?”

  高石远道:“他那脑子和肚子里的货,多了去了。”

  “可是,“赫连英道,”他怎么知道侯良景会通敌叛逆?那侯良景,可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样子。

  而且,还有这最后一段……“

  赫连英指着信的末尾,那里写着一列文字:

  “高大哥,你们一定要守好惊狼岭,千万不要离开。

  只要熬过今晚,相信我,转机定会来临。

  切记!切记!”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攻下了惊狼岭,可胡人大军三万还在城里,已经占领了整个上城。

  而我们只有这不到五百的人马,能守住这惊狼岭,就不错了。那十路派去求援的消息,也没有任何的回音。

  什么转机?

  哪里来的转机?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1510/8493716.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