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大唐第一神探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第一百五十四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再往下读。”赵寒道。

  洛羽儿看着那名表,又念了下去:

  “罗琅,伪秦尚书左仆射,年……

  阙万钧,伪秦左武卫府大将军,年……

  ……

  施如海,伪秦门下省纳言,年……

  宁无相,伪秦通直散骑常侍,年……

  郝忘身,伪秦左备身府千牛备身,年二十二……“

  “郝忘身。“

  赵寒道,“这就是裴大人说的、郝瑗的儿子,他果然也在这里面。”

  “嗯,”洛羽儿道,“差不多念完了,就剩最后三个。可这些人的名字,没有一个跟‘人头鬼案’的受害人相同的啊。”

  “既然是‘假死’潜伏,当然要改名换姓、隐藏身份了,孔原不就是吗?”

  洛羽儿点点头,继续念道:

  “‘邹濂,伪秦太府卿,年四十三……

  慕容安平,伪秦鸿胪寺崇玄署崇玄令,年四十……

  徐继贤,伪秦将作寺将作少匠兼太常寺太卜令,年三十三……’

  就这么多了,一个十五个。

  等等。

  徐继贤。

  赵寒,这不是和秦安谷里,徐里正兄长的名字,一样吗?

  真巧。”

  洛羽儿笑看着赵寒。

  她看到了一张突然严肃的脸。

  赵寒的思绪翻飞。

  徐继贤。

  秦安谷里的那一位,来历神秘的能人异士,和眼前这个“假死”的西秦官员,有着一模一样的名字。

  原来如此。

  “不是名字一样,”赵寒道,“这个徐继贤就是那个徐继贤,他们是同一个人。”

  洛羽儿一愕。

  赵寒道:“你还记不记得,徐里正说过,他兄长是什么时候去到秦安谷里的?”

  “是十六年前。“

  洛羽儿恍然大悟,“那正好是唐军攻破天水,这些人被‘斩首’假死的那一年!”

  赵寒道:“秦安谷里的那位徐继贤,他看似个普通人,却身怀各种绝技,文史、屯田、土木乃至化外修行,无一不通,又有大笔的钱财。

  别人问他的来历,他只说,从前在朝廷里做过官。

  他说的没错。

  他做的不是前隋的官,而是西秦的官。

  这名表里写得明明白白,‘徐继贤,伪秦将作寺将作少匠兼太常寺太卜令’。

  将作少匠,掌宫廷城郭的土木修缮。

  太卜令,掌阴阳卜筮之法,观国事民生之玄机吉凶。

  这两个位子所需能力完全不同,都要大才之人才能担当。而这徐继贤竟然能以一身兼此两职,那就怪不得他有那满身的本事了。”

  洛羽儿还是有点疑惑:

  “可秦安谷离上邽这么远,又那么偏僻,徐继贤是那谷里的人,又怎么会和上邽城的‘人头鬼案’有关系呢?”

  “那为什么那个秃头人,会出现在秦安谷里?“

  “他是去杀我们这些法师。”

  “没错,”赵寒道,“可他要杀的,不只是这些法师,还有一个人——徐继贤。”

  洛羽儿有些明白了,“所以,如果徐继贤就是当年西秦假死的将官之一,那他正是‘恶鬼’要害的目标人物。

  那‘恶鬼’派人去杀他,就顺理成章了。

  只不过,那秃头人去到秦安谷的时候,徐继贤已经亡故三年了。”

  “一切都关连起来了。“

  赵寒道:“当年,被‘斩首’假死之后,这徐继贤不知为了什么,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留在上邽,而是出了城,去了秦安谷里归隐。

  一般人归隐,随便找个乡间就行,徐继贤偏偏专走险道,还找了这么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很明显,他是为了躲避什么事,又或者什么人。

  可世事难料,他躲过了想躲的人,却没躲过宿命,终于死在了花妖的手里。”

  “他要躲的,就是那个‘恶鬼’吧?”洛羽儿道。

  “很有可能。”

  赵寒道,“所以,食人谷案和上邽的人头鬼案,这两桩案子,根本就是连在一起的。

  而把这两桩案子连在一起的,正好又是一个我们的熟人。”

  “独孤泰!”洛羽儿道。

  赵寒转头,看着那份名表:“’独孤’,这是个鲜卑姓氏吧?”

  “恩,咱们秦州在边陲,汉人、鲜卑、匈奴各种人都有,姓独孤的也有不少。“

  “慕容,也是鲜卑姓氏。”

  赵寒指着,名表上的一个名字:

  慕容安平。

  洛羽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又把上面的名字,都念了一遍:

  “薛是汉姓,宁、施、邹……也都是汉姓,这些肯定不是。

  ’阙万钧‘。

  ‘阙’这个姓,倒是有些突厥人改汉姓的时候会用,但也不是。

  所以这份名表里,鲜卑姓氏的人,就只有这一个:

  慕容安平。

  赵寒你是说,独孤泰是鲜卑人,而这名表里,就只有这个‘慕容安平’是鲜卑姓氏。

  所以这个‘慕容安平’,就是独孤泰?”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赵寒道,“‘执大象,天下往’,后面两句是什么?”

  “这我背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没错。

  慕容,独孤。

  安平,泰。”

  洛羽儿明眸一张。

  她马上想起了那个中年官员,他经常翻看的那本老文册——《道德经》。

  “再查查《百官志》?”她说。

  “不用查了,那里面没有姓慕容的传记。”

  赵寒道,“这份名表上,除了薛氏皇室一族外,都是些大官,最小的也是徐继贤的从四品将作少匠。

  这个慕容安平只是个正七品的崇玄令,为什么他能登上这份名表?”

  “崇玄令,”洛羽儿道,“这官职我听爹爹说过,就是个管天下道士的官,品级确实不高。

  慕容这个姓,在上邽城里也并不常见。

  这有什么关系吗?”

  赵寒看着那名字和姓氏,半晌,他忽然问:

  “羽儿,秦州往西三百里,是什么地界?”

  “渭州?岷州?”洛羽儿道。

  “是洮州。洮州再往西呢?”

  “别老问我地理的事……”

  “是吐谷浑。吐谷浑的国主,就姓慕容。”

  洛羽儿一愕。

  吐谷浑是西边的一个胡国,已绵延了百年,国土南北千里,一直都有觊觎中原王朝的野心。

  听说前不久,大唐还和它打了一场大仗。

  一个“假死”的西秦将官,潜伏在上邽,做了大唐边陲重镇的县令。他千方百计要掩盖的真名,却和一个相邻敌国的国主,同姓。

  这里头,究竟藏着什么联系呢?

  “这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赵寒笑了:

  “独孤泰只是个小小的县丞,最近才任了个代县令,那为什么一直以来,他把自己的官声都维护得那么好?

  为什么,他要灭了这城里最大的帮会,和那个头目孔原?

  最近,他又为什么,要和这上邽府统军孟凉走得那么近,还在城里搞出了那么多的大场面来?”

  洛羽儿有些醒悟了:

  “难道,这独孤泰他是要……”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1510/837330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