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一世凰途 > 第213章:自讨苦吃

第213章:自讨苦吃


  海湾前海风猛烈,十几个丫头捧着的莲花灯忽明忽暗,照的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神秘莫测。

  丽妃说完此话,所有的人都静默无声。

  张尚书嘴角含着淡淡狡笑,而那个僧人则是继续板着冷酷无情的脸,眉角的那道刀疤份外的狰狞,看起来来者不善。

  皇上和皇后则是望着海湾,神色间一片淡然,皇威浩荡,他们早预料唐子烟一个小小民女,就算知道真相也没有胆量说出来。

  而此时的沉默,就恰好是证明,这让皇上和皇后都十分的放心,以致于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十分的轻松,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刘公公暗暗的脸上显出老态,也有几分狡猾,让人看了觉得他就是一只狐狸,活在太后身边最大的狐狸。

  唐子烟忧心地看了一眼太后,这次见她,明显憔悴了许多,失去最心爱的儿子,恐怕会让她余生变得非常惨淡。

  “唐姑娘,你到是说呀,不管是什么仙,你都该让哀家知道!”皇太后看到唐子烟默不作声,以为丽妃所说的话试探出了什么,紧紧握着唐子烟的手催促一声。

  唐子烟淡淡抬眸看着丽妃道,“那天十六皇子的事情,我是从丽妃那里知道的。我从映象里看到丽妃曾与一个丫头说过,她手下的人在城东的庙里见过十六皇子一面,而城东的城隍庙历来是具有仙气的……子烟这才根据太后所说的十六皇子的情形,占出了十六皇子的下落。”

  “你胡说,我什么时候说过十六皇子出现在城东了?”丽妃气极败坏,没想到唐子烟会反咬一口,更没有想到,唐子烟说是从她这里得到的消息。

  在这之前,她是让人出去悄悄找过十六皇子,本是想在太后那里立下一功,好得太后喜欢。这样,也可在皇上那里有一点胜算,与皇后一争高低,这事,这事怎么就会让这丫头知道了。

  皇上皇后一听城东二字,脸色立刻变了色,都回头看着丽妃,无声之间自有一种威慑。

  他们在揣测丽妃是不是真的知道那个秘密,如果知道了,一向与皇太后走的近的她会不会说出去?

  张尚书看到唐子烟这么轻松就将事情掩盖过去,有点不服气。

  微微弯腰对皇太后说,“十六皇子的事情并非小事,老臣觉得不可以听唐小姐一已之见,今天老臣带来了一位高僧,他也是懂得占卜术的。老臣觉得,到不如让他占一卦,看看十六皇子的下落!”

  一听要重新占卜,皇上龙颜微微一沉,“张尚书这里哪里请来的占卜师?你要知道,皇子的生辰是不会随意外露的,之前太后请了唐小姐前来占卜是万不得以,如今,这不相干的人还是不要再占了!”

  皇太后的眸色里满是伤感,摆了摆手,“罢罢罢,十六子已经去了,就不要再打扰他清静了。成仙了也好,得道了也好,既然唐姑娘都说了他是来报恩的,哀家也就全当他是还恩结束,离我而去了!”

  梁子婿的面色微微一松,一旁的皇后也是轻轻叹息了一口气。

  刘公公更是咽了一口唾沫,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太后也回头吩咐身后的那些宫女,“你们把那些白莲灯都放到海湾里去吧,十六既然已去,就让我这个做母后的最后替他尽点心,祝他在成仙的路上一路顺风吧!”

  那些宫女依言,一个个端着灯走到海湾前,拾阶而下,那些白莲灯里的蜡烛被猛烈的海风微微一吹,立刻猛烈地晃动起来。

  丽妃被怀疑,藏在角落里不肯再多言,而张尚书和那个僧人似乎也没有罢休的意思,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梁京海湾是一个回流湾,承启国最初建国的时候,为了祭奠开国的皇后元初皇后,皇上特意将这里建成了一个放灯的湾口。那些灯只要放在海湾里,就会借着海风和回流的作用而排成一行飘到大海上,直待飘出老远也不会散。

  远远望去,就像是用灯铺就一条灯火辉煌的大道,让死者的灵魂在其上缓缓飘行,直至天边。

  这个奇景一度被梁京百姓称作灵之路,也是许多百姓来送亲人的地方。

  这灵之路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如果送灵的灯被海风扑灭,那就是说明此灵有冤屈,当家的人是会寻一个说法的。

  也这是灵之路吸引人的另一个方面,许许多多的惨死的人都在这里应证,所以人们深信不疑。

  唐子烟明白,那只是不过是一个概率问起,既来这海湾放灯,就有被吹灭的可能。只不过这回流湾里风历来小,而一旦飘到大海,人们也就不会再关心明灭了。

  许多没有冤枉的人,当家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寻这个事由,所以代代相传,这里就成了一个神奇之所在。

  那些宫女将白莲灯放至海湾里,就拾阶而上,随即下一批宫女再下海去放灯,以此为序,总共有九十九位宫女依次将九十九盏白莲灯放到了海弯里,一旁则是一些大臣皇子替十六爷放的各式灯,远远望去,两边的灯护送着中央那一条笔直的白莲灯,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让人看了,也不由相信世上真有灵魂一说。

  “十六,你走好,额娘在这里给你走行了,你若有什么需要的,就跟额娘来说一生……额娘会让人送给你!”太后说话的时候,满心的悲恸让人闻之动容。唐子烟抬头看了一眼始作俑者,皇上和皇后却是一脸严肃,像此事与他们根本无关的样子,这些,都让唐子烟深深地骇然。

  一个唐府,一个方家,就藏着那么多的惊天秘密,这个诺大的皇族里,恐怕并非是她看到的那么简单。

  皇上和皇后都注视着飘到海湾的灯,一百多盏灯都依次而行,十分的有序。

  唐子烟只是侧目静静地看着身边这位太后,她的睿智和聪明,唐子烟深深地佩服,一边也暗自同情她,如今她高高在上,皇宫内外却再无一个亲人了。

  “唐姑娘,哀家真是该谢谢你,从始自终,哀家能信的人也只有你啊!”此语一出,唐子烟心里大惊一跳,莫非这位太后早就有先见之明?

  一旁的皇上和皇后一心,脊背一僵,微微转头望着太后,脸上的表情要多僵硬有多僵硬。

  气氛正在变得冰冷时,突然有一个宫女惊叫,“灯熄了,灯熄了,太后……太后娘娘您看!”

  听到宫女惊呼,所有的人都注视着海湾里的那几盏灯,果然,那些灯在经过一个弯口的时候,像是受到了什么突然而来的风力,一盏一盏依次熄灭。

  那诡异的现象让人看了不由脊背发凉,一个个目瞪口呆。

  “太后,十六皇子有冤啊,太后一定要明查!”张尚书不知死活,跪地死谏,竟然不顾皇上和皇后的面色阴沉,唐子烟暗忖,张尚书这是你自己找死,也怪不得我送你一程。

  方以轩已经下定决心要她唐子烟死,今天张尚书如此不理智的要求,显然也是应了方以轩之请。

  方以轩他不过是想让她唐子烟受害,哪里能想到,这里的阴谋牵扯到整个皇权的安稳,她不说话,自然有人会说话,到时候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皇太后幽幽地望了一眼那熄灭的灯,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阴暗起来。

  她回头看了一眼唐子烟,神色里有些痛苦,似乎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但是眼前的情形确实如此,她又无话可说,况且张尚书跪地请求太后为十六皇子澄清冤情,她这个额娘似乎没有理由忽视。

  “唐姑娘,你能给哀家一个说法吗?”

  “回太后的话,子烟依旧坚持原来的说法,如果太后娘娘不相信,大可让这位神僧再算一次,不过我觉得只是徒劳无功!”唐子烟自信满满,扫视四周一圈,看到皇上和皇后脸上复杂的表情,他们是想借此机会除掉唐子烟,可奈何此时她和他们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们必须支持唐子烟才能逃脱此事被查清的可能。

  皇上走至皇太后的身边,“母后,儿臣觉得唐姑娘说的到是没有错,既然刚才唐姑娘已经说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依儿臣言,还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皇上发话,张尚书也有些懵了,刚才不是还要求唐子烟重新占卜吗?怎么这个时候,皇上开始支持唐子烟了?

  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变话,跪在地上的张尚书一时不知所措,是进是退,都有些为难。

  正这时,一直藏在角落里的丽妃突然冷笑一声,细声道,“臣妾就觉得十六皇子有冤情,偏偏被那个唐子烟说是来报恩,若是报恩,十六皇子也总该跟太后说一声再走,怎么舍得太后娘娘如此劳神伤怀,苦苦寻找?”

  唐子烟抿嘴一笑,淡然抬头,暗忖,又来一个送死的。

  看来今晚,这放灯的仪式也是没有办法好好欣赏了,转头望了一眼,刚才还一片辉煌的海湾上,已经变得漆黑一片,风雨欲来。

  皇权之间的种种争斗在这暗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让唐子烟微微地倒抽一口气。


  (https://www.bxwxbar.com/book/160152/1088922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