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太平公主传奇 > 53.第五十三章

53.第五十三章


  张昌宗之前到李令月面前自荐虽然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但其中多少也是有着些真心在的,此时又因她举荐了有了如此成就更对她存了几分感激,因而时常将在武媚娘身边服侍之时所见所闻告知于她。

  武媚娘虽然对于李令月并无避讳,但因她手中并未有多少实权,于是朝堂之事武媚娘多半不会在她面前提及,如今张昌宗的这番行为倒让她从中了解颇多。

  李令月既然有掌权准备自然便会在武媚娘面前显露自己的能力,她对朝中之事原本就比较关心,此时又在张昌宗嘴里知晓武媚娘的政见,自然所说言论越发得她心意。一来二去之间武媚娘对李令月越发的倚重了起来。

  李令月在武媚娘面前得宠,手中渐渐有了权势,便是朝中文武也不敢再将她等闲看待。李令月对周围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感觉欣慰,心中又有未免有一丝淡淡的苦涩,她原本从未有过争权之心,此时走到这一步又何尝不是实事所迫呢?

  这日李令月从朝中归来之后方才晓得府上再次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听闻来者名字之后她半晌也未曾回过神来,高戬……高戬……自她当年出嫁到现在十年过去了,十年来她以为自己对于这人的记忆早已经随着时间而变得慢慢模糊,却不想此刻只是听闻他的名字,自己竟然便有了如此大的反应,当年二人相处时的一幕幕都出现在眼前,那些她原本以为早已经被淡忘的爱和恨也都再次她的心中萦绕。

  “不见。”既然当年她求他为李贤洗刷冤屈之时他无动于衷,她出嫁之时他冷眼旁观,她丧父丧夫孤立无援之时他都不曾出现,那他此时便也没有必要再出现了。

  高戬来府上用的是拜访公主和驸马的名义,高戬来时只有武攸暨在府上,武攸暨对高戬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是以对他心中很是敬佩,听闻是他来访一早便将他请入了府上,此时二人正坐在一处饮茶闲聊,原本以为李令月不久便会前来,却不料侍女传来的却是此等的消息。

  武攸暨不知高戬与李令月之间的旧情,但他与李令月成婚也有几年,对她为人处世自然有所了解,此时听闻侍女用的是赶走二字便知李令月情绪激动,一时间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未曾违背李令月的意思,只是歉然一笑便让仆从将高戬送出了府。

  待到高戬走后武攸暨便往李令月处,李令月知晓今日自己行为反常,可是她和高戬之间的事情她却着实不愿与人谈及,于是只道:“我不喜此人,日后便不让此人入府可好?”

  武攸暨见李令月不想解释此事自然也就不会多问,只是点头同意。

  高戬到府上几次皆被客气拦下便已然知晓是怎么回事了,他轻叹口气,半晌之后转头离开,此后数日便真的未曾再来过。

  夜,薛崇简由张氏抱去睡下了,李令月兀自坐在窗边失神,兰儿跟在李令月身边多年,又对她和高戬之事一清二楚,此时哪里会不知她心中所想。兰儿心中犹豫,片刻后还是忍不住说道:“公主既然还放不下此人,何不与他见上一面?”

  “你如何知道我放不下他?”李令月问道。

  兰儿叹气不语,若是真的放下了那就该是谈笑自若云淡风轻,又哪里会向现在这样躲着不敢见面,却又因对方真的就此放弃而心中不悦?

  李令月苦笑,她现在便是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心中所想了。半晌,李令月叹气道:“你也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兰儿退下,将此处独留给李令月。

  夜色微凉,李令月坐了窗边失神,正在这时忽然看到一道淡蓝色身影一闪而过,她正待疾呼,便见那人骤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李令月望着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卡在喉咙里的呼声便再也喊不出了。

  高戬看着李令月片刻,而后沉默的跪在了她的面前,竟是一字未言。

  李令月望着面前之人道:“你不是曾经说过无论什么时候见我都要说‘臣司礼丞高戬参见公主殿下’这句话么?如今怎么不说了?”

  她从不知晓原来她将他们二人相处以来的点点滴滴竟是记得这般清晰。

  高戬抬起头,仰视着李令月,嘴唇微动,半晌之后才道:“臣司礼丞高戬参见公主殿下。”

  李令月伸手捏住高戬的下巴,将他的头抬得更高一些,高戬分明已经年过三十却仍旧十分俊美,和记忆之中的那张面孔几乎没有多少差别,看向自己的目光也是如同往昔一般的温和沉静。李令月骤然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怎么,在外这么多年积累了那么多的战功竟还只是司礼丞的职位?”

  高戬不语。

  李令月继续问道:“司礼丞不最是懂礼守礼么?缘何半夜闯入本公主房中?”

  “为了见你。”

  李令月从未曾想过竟然会从高戬的口中听他说出这番话,一时间有些怔然,片刻后嗤笑道:“你现在见到了,又当如何?”

  高戬再次沉默。

  “十年来也未曾想过要见我一面,如今却在我得势之后赶着来找我,是有求于我?”

  高戬看向李令月,目光之中似是有千言万语,半晌之后还是答道:“是。”

  李令月听到高戬所答也说不清心中是失望多一些还是苦涩更多一些,“无论你今日求什么我都不会答应的,你走吧。”

  “太平……”

  “闭嘴!”李令月听着他如同当初哄劝时的语气,几乎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怒意。

  “你恨我?”

  “初时几年我的确恨你,恨不得你战死沙场。”若这人真的死了,那她就再也不用为他牵肠挂肚担惊受怕,“后来……”后来她便习惯了将他放在心底,却不想藏得太深,一度让她以为自己已经遗忘了他。“后来我有了崇简,生活幸福,都已经记不得你了,又哪里还会有什么恨不恨的?以前你既然都已经做出了选择,如今还来见我,还来问出这种话又有什么用?”

  “微臣明白了,今日失礼,望公主见谅。”

  高戬说罢便就这般离开,李令月望着高戬站过得地方,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却也说不清是在嘲讽高戬,又或者是在嘲讽自己。

  突厥与大唐征战多年,此时终于有所收敛,武媚娘见突厥隐隐露出求和之意便派魏王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前往和亲。

  于此同时,朝中武承嗣上表,以太子无才无德为由,请求废太子李旦皇嗣之位而另立。

  武承嗣自献石之事后便受到武媚娘厚爱,自武媚娘登基之后他眼见自己手头权势越来越大,难免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而太子李旦因为两位妃子议论而被武媚娘惩治之后便一直以来都被幽禁东宫,眼见是难在获宠,两厢对比之下武承嗣自然也就起了自己来替代李旦的心思。

  武媚娘对此心中亦是有些疑虑,使得她在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之间摇摆不定。按理来说她自然是该亲近自己的儿子,但是自己眼下已经从自己儿子手中夺了皇位,而后为了防止他有反意又将他幽禁至今,若说他真的一点抱怨都没有那武媚娘自然是不信的,而在此之前她又杀戮了李唐王室中的多人,若是让李旦做太子,那么等她死后难保李旦再次为皇帝之后不会对武家赶尽杀绝。而若是立武承嗣……武承嗣虽然一直以来很是乖顺讨巧,但到底血缘远了些,而且若是立了他做太子,那么来日李唐血脉怕是就此终究,除了李令月因嫁入武家不会受到拖累,她剩下来的这两个儿子怕是都保不住了,指不定她的血脉至此便终究了。多番思索之下武媚娘对武承嗣的上表只是不置可否,既没答应废太子,也没说一定不废太子。武媚娘的左右摇摆不定不免让朝中官员也跟着心中忐忑了起来。


  (https://www.bxwxbar.com/book/145864/301996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