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太平公主传奇 > 47.第四十七章

47.第四十七章


  白马寺主持知道冯小宝身份特别惹不得,于是急忙说好话,“将军这是怎么了?咱们有话好好说,别——”

  “你给我滚一边去!”白马寺主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冯小宝给打断了。

  原来冯小宝自在武媚娘面前得宠之后武媚娘不想二人之间关系被人言论,于是便令他假意剃度为僧,他原本便自认容貌俊美,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心中有些不舒服,尤其听不得别人说他光头和秃驴,结果他刚刚经过此处,恰好就听到工人们说他们一堆丑秃驴里面忽然来了个长相英俊长发飘飘的道长有些看不习惯,这自然就让他心生妒意怒火中烧。冯小宝在处理完方才那说话者之后仍旧是心意难平,这个时候自然免不了要找那弘首观观主的麻烦。

  冯小宝扯着弘首观观主的头发,将他生生从地上给扯得站了起来,“我还是真羡慕你这一头长发呢,你说,你要是没了这头发会是什么摸样呢?”

  跟着弘首观观主一同前来的两个小道士这个时候都有些憋不住了,上来就想将冯小宝给推开,但是冯小宝身后跟着徐庆等人,两个道士又哪里是他们这些人的对手,于是他们不仅没能把冯小宝给推开,反被徐庆等人都给打倒在地。

  弘首观观主之前听到白马寺主持的喊声已经知道这人就是前来主持此次白马寺修缮的左武卫大将军,当下强压着心中怒气问道:“在下作为可有何不妥之处得罪了将军?”

  冯小宝吊着眼睛看弘首观观主,“有何不妥之处,你这头发就是最大的不妥之处,来人,给我拿剃刀来,今日我便让你也做做和尚!”

  弘首观观主听言只觉得荒唐,但见冯小宝这架势怕是真的要给自己把头发剃光,于是急忙道:“不可,在下乃是修道之人,并非修佛之人,如何能够剃度?”

  冯小宝哪里管这些,直接就让手底下的人将这三个道士都给绑了,按着头挨个给他们剃头发,白马寺主持一连几次阻拦都被冯小宝给拦住了,到最后他直接让人把主持给关进佛殿里,直到给三个道士剃度完成之后才让人将他给释放出来。

  弘首观观主看着自己满地的头发欲哭无泪,两个小道士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冯小宝看着新鲜出炉的三个光秃秃的脑袋一时间大感满意,笑嘻嘻的说道:“这么瞅着就顺眼多了,既然都已经成了秃子了你们身上这道袍也就换了吧,换成和咱们一样的,我看你这观主也不用当了,今后就留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吃斋念佛吧!”

  冯小宝既然已经发话了众人自然不敢就这么讲弘首观观主就这般放走了,于是只能按照冯小宝的话,监督几人换上了和尚衣服。

  白马寺主持无颜面对老友,完全没有想到他竟然因为自己而受到了此番无妄之灾,他眼下无法,只得将此间种种一一写在信上,求皇上和太后主持公道。

  信送到宫中之后宫中之人听闻是白马寺送来的,以为是冯小宝给武媚娘的信件,于是直接传到了武媚娘的手上。武媚娘看着信上所述倒是觉得颇为有趣,但是武媚娘无法忍受自己的儿子在自己之上,如今已经有了将自己凌驾于李唐王室之上的想法。李唐王室一贯重道轻佛,并且长期以来自称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后人,她此时重新修葺白马寺就是想让佛教在道教之上,冯小宝虽然任性妄为,但是此举却也正和她的心意,于是她直接对此事置之不理。

  正在此时,忽有人来报扬州徐敬业以支持李显的名义发动判断,武媚娘从未曾想过会出现此事,不由大怒,直接下令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大总管,魏元忠为监军,率兵三十万前去平定徐敬业叛乱。

  白马寺主持左等右等一直没见宫里传来任何消息,想到冯小宝得太后重用,便也知晓此事宫中的两位看来是不打算管了,他奈何不得冯小宝,只得为弘首观三人尽力安排个偏僻的住处,使三人尽量少出现在冯小宝的面前,免得他兴致一来又干出什么匪夷所思之事。

  徐敬业的叛乱很快被平定,于此同时武媚娘遣人到房州去监察李显动作。

  李令月得知扬州叛乱之事之时前往房州之人已经出发,李令月听闻徐敬业叛乱之时已经心中难安,此事听闻武媚娘派人到房州,急忙到宫中恳求武媚娘下令监察官员善待李显,生怕李贤之事再上演一次。

  武媚娘心中清楚徐敬业叛乱多半是李唐王室看不惯她掌权而搞出来的,多半只是借李显之名来用,李显现在人在房州,他的一应行动都有人按时传来汇报,此事多半和他没有直接的关系,她派人前往房州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此时见女儿这般惴惴不安于是便写下手书派人传去房州,李令月见此方才松了一口气。

  李显自得知扬州徐敬业竟然打着自己的自己的旗号发动叛乱几乎恨得想将此人撕碎,此时惊闻宫中竟然派人来房州一时间吓得几乎想要自尽,想到李贤之死,他几乎可以确定此次来人就是为了要他的性命而来,若是他自尽那多少还能走得体面些,但若是被人擒拿住,那后果他几乎不敢去想!

  韦香儿见李显竟然有求死之志当下大惊失色,匆忙对其进行劝慰。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压在了李显的身上,如今自己为他生儿育女,韦氏家族因他而覆灭,自己眼下沦落到这般的境地之所以还能撑着一口气就是因为李显的皇子身份,她一直以来都相信李显早晚有结束流放的一天,他们早晚又能再风风光光回到洛阳的一天,若是李显就这般死了,那她就真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半分指望了!

  李显在韦香儿的安慰之下终于一点一点的平静了下来,想到自己了自己还有妻子儿女,想到再是如何到底也是母子血脉之亲,说不定事情真的没有坏到那个境地。

  前来房州之人得了武媚娘的旨意对李显很是客气,并无半分刁难之意,在此处住了些日子探查清楚了情况之后便起身回宫复旨去了。

  李显直到众人离开方才真正的放松了下来,他看着韦香儿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若不是她在一旁宽慰自己说不定真的就这般做了傻事。

  因着李显对于韦香儿的敬重,二人之间的夫妻关系越发和睦,原本清苦的日子相依相伴的走下来竟然也觉得能够忍受了。

  自徐敬业叛乱之后武媚娘对李唐王室便十分警觉,李旦自登基以来一直战战兢兢,长期以来的傀儡皇帝生活让他明白了自己母后对于权力的渴望,李旦恍然间便想明白了,既然他什么主都做不了一切的权力都在母后的手上,那么他做这个皇帝有什么意思呢?于其如此他还不如主动将所有权力上缴,将皇位让给母亲,这样说不定他还得到善待,无论如此总比他现在每天战战兢兢的过日子要好上不少。

  这般想着李旦便主动上书给武媚娘,表示自己自认为才华不足以掌管天下,愿意让出皇位。

  武媚娘没想到李旦居然主动提出此等要求,她一直以来的想法竟然就在眼前,眼看着便能实现。然而武媚娘心中虽然心中这般想着却总不好就这么直接接过皇位,李唐王室的那些人不可能同意她登上那个位置,而且还有高戬一脉,先皇到底留下了多少的力量谁也无法确定,在不能确定事情能够进行的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她不能就这么贸然的接过皇位。

  李旦将这番话说出之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虽然武媚娘没有当即准许他让位,但是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他现在提前说出来就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他主动将位置让出来总比来日被因为某些原因而废黜要好的多,他的皇兄们不就是先例么?

  李旦离开之后武媚娘陷入沉思,如何才能将李唐王室之中反对她的人一网打尽呢?

  垂拱二年,武媚娘令人造铜箱放在洛阳城中,接纳臣子表书,凡是告密者所举之事属实,便可等到授官,一时间高密之风盛行,朝中官员开始举报自己的政敌、仇人,无数人因为告密一事被下狱。

  武媚娘因高密者所言连杀安南王等十二人,几乎将李唐宗室之中一贯表态反对她之人斩杀殆尽。此后武媚娘重用周兴与来俊臣等酷吏查证告密者,一时间李唐王室之中还剩下之人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便因人无端告密而丧了命。

  不久之后白马寺终于完工,竟然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推迟了半年之久,便是期间所花费的费用也比预计超出不少。冯小宝上书,表示参与修缮人员不尽心办事,幸得自己督促才能赶在这个时候完成项目,如若不然不知道还会耽误多少时间,并且表示徐庆在此事上有功,恳请武媚娘封赏于他。武媚娘知道冯小宝所言难免有所夸大,于是只是给予参与此事官员口头批评,并且厚赏冯小宝,并让他参与到宫中明堂的建造中来,至于那徐庆,武媚娘只是随意指点了个小官。

  冯小宝对此很是满意,徐庆对他感恩戴德一时间让他觉得十分有面子。而参与修缮的官员都恨急了冯小宝,对他颠倒是非的能力无不咬牙切齿,若不是此人胡乱指挥白马寺又怎么会不能按期完成?!当然,冯小宝才不会管那些人怎么说,那些人和他又没什么关系。

  拆乾元殿修建明堂乃是大事,冯小宝见武媚娘对此事十分重视,他虽然一贯行事肆意妄为在此事上也不敢再胡作非为了。

  垂拱三年,在李令月与薛绍成婚六年之际,他们之间终于有了孩子。说起来自李治大丧之后李令月与薛绍关系变逐渐变得亲密,而后便逐渐同房而居,只是三年来李令月都始终不曾有孕,对此她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但后嗣一贯是大事,薛顗又不断出言想为薛绍纳妾,李令月也跟着劝了几次,却不料薛绍对此异常执着,甚至宁愿不要后嗣也要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她终于有了孩子,也算是给了薛家一个交代。

  薛绍得知李令月有孕之后喜极,对她照顾越发尽心,怕她累,怕她难受,怕她病,几乎将她当成了婴儿一般照顾,李令月对此倒是有些哭笑不得。得知李令月开始喜食酸味之后薛绍特地命人收购最新鲜的梅子、杏子来为李令月解馋。夜里薛绍更是束手束脚,几乎不敢睡实,但凡发现李令月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定是急忙起身服侍。

  薛绍的这番行为府上众人看在眼里,一时间薛绍惧内之言逐渐流出,而薛绍本人对此却是毫不在意。

  垂拱四年,明堂终于建成。为了讨武媚娘欢心冯小宝特意在注解《大云经疏》之时将武媚娘说成是弥勒下凡。此举正和武媚娘的心意,可算是为了她的登基做了铺垫,武媚娘心中满意,对冯小宝再次加官进爵。


  (https://www.bxwxbar.com/book/145864/301995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