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太平公主传奇 > 42.第四十二章

42.第四十二章


  赵道生字迹一向工整,此时供词之上却是字迹潦草不堪,饶是李贤一贯对赵道生颇为了解,此时竟也不能确定此供词到底是不是他本人所书。

  派去的人很快回来了,却没想到带来的竟然是赵道生的死讯!

  李贤跪在殿上,只觉得心痛难忍,他完全不能想象赵道生竟然就这么死了。

  赵道生虽然死了,但是赵道生身边的婢女却还活着,她当着皇上皇后的面信誓旦旦的表明赵道生供词所言属实,让人百口莫辩。

  李治对李贤失望透顶,但还是心存一丝侥幸,他命薛元超、裴炎、高智周等人彻查此事,然而此事涉案之人多半身死,最后查证无果。

  李贤因此被幽禁在东宫之中,期间刘纳言和张大安等人多次为李贤求情未果。

  房氏未曾想到事情会发展至此,裴炎明明与她说好只是用那玉佩伪造赵道生不贞之证,使得太子厌弃于他……怎么会……她跪在呆愣的李贤面前痛哭流涕,她不停的忏悔着,却不敢说出自己所做之事。

  承泰殿,武媚娘一个人站在月色之中,面色冷凝若冰霜。

  赵氏为武媚娘披上外衣,武媚娘淡淡看了赵氏一眼,转身回到了殿中。

  数日调查未曾取得成果,太子一脉官员接连上书请求宽恕太子,太平和李显、李旦也都纷纷为李贤求情,李治有心放李贤一马,武媚娘却冷冷道:“身为人子却心怀谋逆,此罪哪里值得被赦免?”

  李治听言只得作罢。

  调露二年,李贤因谋反被贬为庶人,流放巴州,太子近臣张大安、刘纳言等人皆被贬官流放,连坐者十余人。收缴的铠甲在天津桥焚毁,并以此昭告天下。

  流放当日,李令月、李显、李旦前来为李贤送行,入秋天气已凉,李贤却只穿着一件单衣,房氏和张氏及三个孩子也都衣缕单薄,三个孩子蜷着身子,冷的发抖,几人见此不免都心生不忍。

  李贤此时已经没了当初知晓赵道生之死和自己被冤之时的悲愤与不甘,他整个人显示出了一种接近寂灭的平静,李令月看着李贤,忽然觉得他脸上的神情像极了当初李弘对她说‘我已经想开了’之时。

  “皇兄。”李令月眼睛发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们定然会为你洗刷冤屈。”

  “证人尽死,我的罪责也已经昭告天下,平反谈何容易?今后你们当以我为戒,凡是谨言慎行。”李贤看向李显,“尤其是你,日后你便是太子,要小心处理与母后关系才可,我言尽于此。”

  李显哽咽点头。

  李贤的目光再一次扫过众人,而后淡淡道:“为兄这就走了,你们不必再送了。”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赶到,高戬从马上之上走下。

  自上次之后李令月已经有数日未曾见到高戬,此刻相见,却见他神情平静似乎并无半点波澜,只觉得心中难受的很。

  高戬走到李贤面前躬身道:“臣无能,未能找出有力证据救出太子,这些银两还请太子带在身上,以备来日不时之需。”

  李令月几人都没有身带银两的习惯,此时见高戬所为方知此行缺漏。

  李贤淡然到:“司礼丞不必如此,我如今已经被贬为庶人哪里还是什么太子,我得司礼丞多年相助,想来应该是我谢司礼丞才是,如今还有一件事想请司礼丞帮忙。”

  “不知是何事?”

  李贤看向远处,“虽不知道生是否真的负我……但他如今尸骨未寒,若是能够寻到,还请司礼丞代为厚葬。”

  高戬躬身,“臣定不负所托。”

  李贤远走,李令月与高戬相对而立却是相顾无言。李令月沉默片刻后起身与李显、李旦一同返回皇宫之中。

  几人回到皇宫之后便一同将李贤情况上禀,请李治与武媚娘为李贤等人赐衣,李治准许。

  同年,英王李显被立为太子,同时太子纳妃之事也被摆上了日程。

  李显日前打猎经过京兆官员韦玄贞的家中之时曾见过他的女儿韦莲儿,此女面容姣好,皮肤白皙剔透不说身上更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委实难得,李显几乎立刻便被她迷住了,而她与一般女子不同,性格豪爽,落落大方,使得李显对其倾心不已。此时听闻武媚娘要为自己选妃,李显自然第一时间想到了韦莲儿,但想到自己之前发妻之死,李显又有些犹豫,不敢贸然将此事说与武媚娘听,他拿不定主意,最后便又到了韦玄贞的家中与韦莲儿商谈此事。

  韦莲儿自年幼之时便一直自视甚高,一直以来她都以能够嫁入宫廷当人上人作为自己的目标,是以当得知太子李显打猎会经过府宅之时她便特意设计与其偶遇。此时眼看大事将成,她怎能允许李显临时变卦?当即便表示愿意随李显一同进宫,请求武媚娘赐婚。

  李显听言又喜又忧,最后还是按照韦莲儿所言,带着她一同到了承泰殿。

  武媚娘听闻韦莲儿出身之时便已经对她有了几分满意,若是出身大门大户将来难免与她作对,之前的长乐公主之女便是例子,便是这般小门小户的才好,她便不敢与自己叫板,将来也不会有后戚干政之忧。

  韦莲儿一早听过武媚娘之名,她几乎是将武媚娘作为自己的榜样,此刻又急于得到她的肯定,是以自一见面之后便表现的极为乖顺,而后更呈上一张药方,表明是之前一云游道人所赠,自己便是因为服用药方之上的药物才会变得皮肤细腻光滑且身带香味,武媚娘听言大喜,不仅同意了二人婚事,还为韦莲儿改名韦香儿以示赏识。

  李令月兄妹几人都相信李贤是被冤枉的,几人一同查证此事,企图为他翻供,然而当日证人如今都已经身死,想要再查下去便是难上加难,渐渐的,李显因忙于政务便逐渐放弃了此事,唯有李令月与李旦一直坚持着,然而李旦虽被封为王在朝堂之中却并没有实权,李令月只是公主又久居道观便更是如此了。他们二人曾经找过李治想要让他再次派人调查此事,但李治自明崇俨死后头疼之症便加重,时常精神不济卧病在床,他听闻二人请求与他们聊了一会之后便让他们回去了,明显是在人证物证俱全的情况下选择相信了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李令月再次想到了北门学士,然而距离当年已经过去五年,北门学士之中有了许多生面孔,当年她的《十二事》提携之恩早已经作古,况且武媚娘态度如此明显,李令月即使再借武媚娘之言也不会有人相信。

  李令月想到高戬,几次抬笔又放下,终于还是在纸上写下了请求他代为查询李贤之事,而后在末尾处写了自己即将与薛绍成婚一事,李令月亲手将信在青鸟腿上绑好,青鸟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宫廷之中。

  天色将明,李令月在窗下站了一夜终于等到了青鸟的归来。她打开信笺的一瞬间手指不由有些发抖,内心之中说不清是在期盼些什么。信上字句寥寥,是高戬劝她勿要再查此事,另祝她与薛绍终成佳偶。李令月泪水滴落在信笺上,染湿了一片墨痕。

  天明,李令月拿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木盒,木盒中所放乃是她与高戬这两年多来的通信,李令月手指抚上一张张摆放工整的纸张,高戬飘逸的字迹跃然纸上,却没有了曾经带给她的那种温暖贴心的感觉。李令月盯着木盒看了半晌,最终在蜡烛上点燃了高戬的信笺,而后将其扔进了木盒之中,木盒和其中的诸多信笺一同燃烧了起来,她解下身上的香囊也扔进了火中,香囊内是高戬之前送来的香料,此时被火一烧原本馨香的气味便被焦灼之味所替代。李令月起身将青鸟从笼中取出,而后将其放飞,青鸟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天边。

  开耀元年七月,太平公主与太子李显同日在万年县县衙大婚,夜,灯火辉煌,公主出嫁车队点着火把前行,队伍长达数里,灯火绵延开来好似一条火龙一般,沿路的树木都被烤焦了皮,万年县之中百姓争相观望,到处都是一片热闹喧嚣。

  李令月一身华服坐在车内却只觉得内心一片死寂,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和她没有丝毫的关系一般。

  高戬远远望着太平的车架从远处走来,待到擦肩而过,又向远方驶去。青鸟在天空之中盘旋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高戬的肩上,歪着脑袋打量他。高戬与青鸟对视了片刻,终是收敛了神色,转身离开。

  太平公主婚车巨大,竟然不能从万年县县衙大门中通过,武媚娘听言后直接让人拆墙,如此车架方才顺利通过,百姓见此瞠目结舌,公主出嫁场面之豪华一时间在民间流传开来。

  韦香儿同样一身华服坐在另一侧的婚车之上整个人异常激动,她多年美梦没想到竟然真的就这么实现了,她是太子妃了!日后待到李显登基她便是皇后了,她日后会成为天下间最为显贵的女人!

  洞房之夜,李显与韦香儿如胶似漆,缠绵至天明。太平却让薛绍回避,自己一个人在房中失神,枯坐至天明。


  (https://www.bxwxbar.com/book/145864/301995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