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太平公主传奇 > 37.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七章


  宫中旧历虽在,但其上记录却十分模糊,李贤看过之后完全不能解除心中疑惑。

  张大安和刘纳言为李贤谋划之时并未想到事情会变成如此局面,如今只得劝李贤小心行事,先将此事暂放,留心政务为上。他们却不知晓李贤此时心中的激流涌荡。

  李贤的多番动作到底还是传到了武媚娘的耳中,武媚娘听到李贤在查当年郑国夫人之事不由怒气上涌。

  赵氏在一旁伺候,半晌后终究还是忍不住道:“太子殿下本就是娘娘的亲子,娘娘何故由得他们那些人胡言乱语?”

  武媚娘冷笑,“我的亲子?我看他倒像是急着想认郑国夫人为母呢?”

  “太子想来也只是为了辟清谣言。”

  “既然知晓是谣言又有什么可着急的?如今他这般姿态分明就是担心朝臣心中不稳,使得他手中权力动荡。况且他明知道皇上仰赖正谏大夫的医术,也知道我对正谏大夫多加倚重,如今却几次三番针对与他,他是想让皇上为难,还是想让本宫为难?”

  赵氏心中暗叹,不敢再为李贤多言,只暗中见了李贤一面,将李贤当日出生之事细细讲述,打消了他心头疑虑。

  李贤虽然因此松了一口气,然而流言却并未因此而停歇,李贤心中烦躁,只能用处理政务来转移心思,整个人越发的忙碌了起来。

  傍晚,武三思和武承嗣从承泰殿出来。武三思示意武承嗣先行离开,自己在宫中行走,果然没多久便见到了立在一侧的上官婉儿。

  “让你久等了。”武三思上前笑着说道。

  上官婉儿回头反问:“谁在等你了?”

  “哦?当真不是在等我?”

  上官婉儿面色微红。

  武三思看着上官婉儿,只见她一袭粉色宫裙,袅袅而立,神态柔和,看得他越发心中觉得悸动。武三思一时间心中感慨若她不是皇后身边的婢女,不是才人的身份便好了,那他便能将她娶回家中。但转念一想,她若不是得皇后宠爱,便是再有才华又能如何?放在家中也不过就是一个能够传宗接代的普通女子罢了,那样的女人他想娶多少便能娶多少,又哪里需要他花费这么多的心思?他之所以愿意这般,不就是因为她在武媚娘身边的地位不凡么?

  上官婉儿自是不知武三思心中所想,自之前二人在宫宴之上见面之后武三思每次来到宫中便要找机会与她见面。上官婉儿虽然并未得过李治宠幸,但是身上有着才人的身份到底和一般的宫婢有所不同,她自然不敢和武三思多有瓜葛,因而此前多半躲避于他,偶尔见面也是客气有礼。但时日长了,上官婉儿还是不免被武三思所打动。武三思本就长得英俊且出身不凡,眼下又得武媚娘宠爱,且在数月来一直表现的这般一往情深,想来天下间也没多少女孩能够做到对他无动于衷,况且……上官婉儿敛眸,她与武三思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她的一条后路?正因为武三思用得到她,所以自然会帮她稳定地位……

  二人见面时间不宜过长,是以闲聊了片刻武三思就开口问道:“此次流言之事可是皇后娘娘在背后推波助澜?”

  上官婉儿对武三思此言略有诧异,沉吟片刻后道:“我观皇后娘娘得知此事之后的表情,想来并非如此,你缘何有此一问?”

  “只是猜测罢了,流言传出已久,皇上与皇后却迟迟不曾出面辟谣,实在是有些古怪,你可知……”

  武三思环顾四周,低声道:“你可知此流言是否属实?”

  上官婉儿听到此话才明白武三思方才之问的由来,当下笑道:“太子殿下自然是皇后娘娘亲生,我日前还听赵尚仪无意中念及殿下出生之事,赵尚仪跟在皇后娘娘身边数年,此事自然不会有错。”

  “那正谏大夫和皇后娘娘之间……”

  上官婉儿心中有所忌讳,此事又是大事,她自然不愿明说,当下只道:“皇后娘娘近来时常让正谏大夫来讲些道法。”

  武三思原本也不是蠢笨之人,听言已经明了了大半,怪不得皇后对于明崇俨百般庇护。

  上官婉儿知道武氏和皇后是一条心才将此事告诉武三思,而且她又说的隐晦也不怕被人抓到什么错处,但是见武三思一脸深思不由还是担心他将此消息走露,当下继续道:“皇后娘娘素来不喜他人多言,日前英王妃因言语之中对皇后娘娘稍加不敬便使得皇后娘娘将其饿死,我今日与你所言之事你勿要外传,否则被娘娘发现你我皆难逃一死。”

  武三思原本想要借此事和明崇俨亲近一二,此时听了上官婉儿这话不免有些唏嘘,“我原以为英王妃是病逝,不想竟是这般。”

  上官婉儿轻叹,“可怜英王如此年纪便丧了发妻。”

  “这也只能说她出身不好了。”

  上官婉儿疑惑问道:“若是出身不好怎会嫁入英王府?”

  “这你便不晓得了,她的生母乃是皇上的姑母常乐公主,若论出身那的确是算得上尊贵了,配英王并无任何不妥,但事情坏也坏在此处,常乐公主和皇后娘娘素来不合,皇上对待常乐公主又一贯亲厚,皇后娘娘对常乐公主发作不得,自然就只能……”

  武三思后面的话没有再往下说,上官婉儿却已经听明白了,想到当初上官家也是因为一句话便就此覆灭,上官婉儿不由心中越发对武媚娘感到敬畏。

  明崇俨得知李贤带着证据到武媚娘面前举证自己散播流言一事之后便有些惴惴不安,他知道武媚娘一贯不喜欢别人在她背后耍小动作,她虽然并未追究此事并处置了三名宫人,但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因此而对自己有意见。以往明崇俨和李贤争端虽多但那都是明面上的事情,武媚娘和李贤不合,以往之事她或许还能袖手旁观,但是这次的事情……若是往小了说只是他胡言乱语了几句罢了,但若是往大了说那涉及到储君之事便无小事,况且涉及到太子出身问题,他们纵使政见不合但到底是母子……他在别人面前还能寻找各种理由将此事推脱开来,但是在武媚娘的面前,他却不敢如此。

  想到这明崇俨心中不由有些懊恼,说起来此事到底还是他欠缺考虑被那裴炎给忽悠了,这次的事情分明是他裴炎出的主意,他在心中下定主意若是武媚娘当真因为此事责罚于自己,那他便将那裴炎给说出来,这般的事情没道理只他一个人挨着。然而事情过去几日,武媚娘不仅没将明崇俨召到面前责问,反倒接连下诏斥责太子李贤,并送他《少阳政范》和《孝子传》,这分明就是指责他不懂得为人之子的道理,这一下不只是明崇俨,便是朝中大臣也有些诧异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145864/3019948.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