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宫嫱风云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派兵东境?!“摄政王若有所思的念道。

  确实,是个“借刀杀人”的好计,但派谁去呢?

  摄政王疑虑之际,问林飞扬。

  “何人合适?“

  林飞扬举荐西南边境镇南将军大公子一一孙高翔,担此重任。

  “兵部侍郎的位置,现一直玄空,无人上任?!这镇南将军的大公子英明神武、足智多谋,正适合此位。平叛东境,指日可待!”

  摄政王心思缜密地说:

  “肖萧两父子的位置至今玄空,无人敢提。此乃太后缓兵之计,好引本王上勾。这诱饵的魅力,是百官无可抗拒的诱惑,本王可不能在这节骨眼上翻船……“摄政王清邃的黑眸转为一种诡然的深沉。

  “若我们的人不能名正言顺地派兵去东境,难道要暗地里……?”林飞扬揣测王爷的心思道。

  “不用!”摄政王抬手示意,“这件事我们不用管!派兵东境剿匪的事就由太后操这份闲心去吧……“令人感到莫测的诡谲,凝结在魔性地瞳孔深处,无限放大。

  东境混乱之事,已由东巡督察使刘伯庸呈报于显宗与太后。

  太后在朝会上正倾听着东巡督察御使刘伯庸的上诉。刘伯庸是个老臣,即不会买太后的帐,也不会看摄政王面子。是个实打实地前朝元老。因秉直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这么多年,他也只是个东巡督察使。

  上斥东境混乱,“福寿膏“肆虐,“烟瘾者“比比皆是。民不聊生。指望朝延能尽快派遣官员处理此次事件。

  太后心虚,毕竟东境一直都是她表亲志威在管理,如今冒出这样的事来!太后脸面过不去,更别说派人去了。

  太后和颜悦色地劝谏东巡督察使。

  “爱卿,东境地域辽扩,不会为这点小乱而动用朝延命官?!“

  “小事!太后怎可说是小事?!‘福寿膏'呀!当年就是因为这毒物,害得我们大渝差点亡国呀!只有是有点良知的大渝百姓,无不毁之而后快!“刘伯庸的肺腑之言,深深地触动在场大小官员深埋已久的爱国之心。

  渲染的爱国激情在金銮殿的空气中回荡,连一向软弱无主的显宗都被感染了。从龙椅上匆然走下台阶,泪如涌泉地握着刘伯庸那老疆粗糙的手,激动地说:

  “大渝有您这样的好官,天下百姓有望了!“

  刘伯庸牵着显宗的手,跪膝在地,老泪横流地说:

  “皇上!臣!老了!大渝百姓的安危,全仰仗皇上了!”

  “好,好。”显宗显然地接受了这份沉重的使命,不停地点头。

  显宗举起右手,示意在场被刘伯庸浩然正气所感动地众臣,针对东境“福寿膏“事件,上疏见意如何处理此事件。显宗正面迎来大臣各种意见及谏议。他身在其中,感受这份热潮……

  在旁看着群臣向皇帝踊跃谏言,却一直默不作声的太后,担扰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终于长大了,下定决心反抗她母亲了。她可不允许这么做,她不允许好不容易得到的权力被自己儿子夺走……

  太后的眼眸暗沉了下来……

  净收眼底,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切的摄政王耀晔诡异地在暗处阴笑……


  (https://www.bxwxbar.com/book/135811/324891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