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农女喜嫁 > 第290章 对策 下

第290章 对策 下


  

  金銮殿上寂静无声,殿前随侍的太监时不时的用眼角偷偷地瞟一眼龙椅上的男子,低垂眉眼,面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头却是七上八下。

  他是从皇上登基之前便跟在身前伺候的。

  皇上还不是皇上的时候,太监只有一次见过他如此不耐和隐忍。

  后来登了基,成了皇帝,万万人之上,太监就再未见他如此。

  时间隔得越久,此刻再见皇上脸上神情,太监心中忧色更深。

  他看了眼还在说话的大臣,默默地在心头点了一支蜡烛:君威难测,李大人,你自求多福吧。

  皇上表示,他今天的心情非常之不好。

  预定的事情脱了力他的掌控和预期,他能高兴了才怪!

  “……皇上,季家二子权力太大,在军中,将士们只知有季礼和季节两位将军,却是不知道皇上的,一旦他们起了谋反之心,皇上,江山危矣。”

  李大人说的口干舌燥,一脸殷切的仰头瞧着龙椅上的天子。

  他说的都这么清楚明白了,皇上应当是引起警觉了吧。

  半响过去,天子静默。

  李大人并不气馁。

  自古以来,谏臣大多是为天子所不喜的。

  因为他们说的话,大多不是为君者爱听的话、想听的话,换句话说,他们说的是皇上最不喜欢、最讨厌、最反感的话。

  并不是每一个谏官都像魏征,有一个英明睿智、心胸宽阔的好上司!

  不过,魏征的精神和气节,却是每一个谏官都敬佩,并且将其作为自己毕生信念和追求的。

  李大人揖手行礼,再次开口道:“皇上,前有蜀王之鉴,皇上不得不早加防范啊!”

  天子面无表情,心头更是烦闷的厉害。

  他当然知道所有的事情。

  若不是因为知道,他也不会忌惮季家人。

  然而,这么快就夺了季家人的兵权,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背地里骂卸磨杀驴,他却是不干的。

  军权,他迟早会收回。

  然而民心,他一向保持。

  鱼与熊掌,他都要兼得。

  “李卿,季国公一家,三门忠烈,保家卫国,此举百姓皆知。你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可有证据?”

  “臣……并无。”

  天子眉毛微挑,沉声道:“既然李卿没有证据,那就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知道的,认为你是谏官,这是你的分内之事。不知道的,以为你嫉妒季国公一家的恩典,相反设法的要陷害他们。”

  “皇上,臣不敢。”

  李大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脑袋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朕也乏了,众卿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便跪安吧。”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了李大人的前车之鉴,没有人在对着皇上说理。

  “臣等恭送皇上………”

  天子站起身,大步的往殿后走去。

  哼,区区文官,也想对他指手画脚!

  是非曲直,他自有主张!

  国公府,气氛压抑而沉闷。

  “大嫂,现在怎么办?”

  季节紧张的盯着童枝儿问道。

  这位嫂子的聪慧,丝毫不亚于男儿,若是她为男子,入朝为官,封王拜相也是使得的。

  下了朝,季节跟着季礼回府,便是聚在了书房里,将此事告知季常,以及在书房中的童枝儿。

  童枝儿神色并无变化,似乎是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

  等了半天,季节也没有听到童枝儿开口,想了想,道:“大嫂,那位扣下平安在宫中为人质,不就是为了暂且挟制我们,等过些年将兵权收回,一睹天下百姓悠悠之口。既然如此,咱们就将他的司马昭之心,弄得路人皆知!”

  “此举不妥。”

  童枝儿摇头道。

  季常也跟着点了点头,“这个法子是最坏的法子!”

  “为什么?这样不好吗?”

  “当然不好,”童枝儿看向他,“听说过狗急跳墙吗?”

  季节点头。

  “那位不急着削兵权,就是为了为君者的名声。若是这件事情在百姓中间闹开,不管他行不行动,都会在百姓的心中留下污点,感叹一句,做皇上的,用得着你的时候,自然是百般讨好,用不着你的时候,自然是把你一脚踢开。如此一来,那位想要做一个没有污点的明君,势必不会夺了你们手中的权利。”

  “不夺权,却又怕我们有反心,就会以平安来制衡。”

  季节接话道。

  “没错!”

  平安作为季国公府的嫡长子,聪慧非常,换成任何一个家族,都是极为重视和喜爱,作为接班人一样的存在。

  更何况,季常等人都不是为了权势就抛却亲情的人。

  平安在那位手上,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筹码!

  “大嫂,那你说怎么办?”

  季节看向童枝儿,季常和季礼的目光也牢牢地锁着她。

  “第一个法子行不通,看来,就要实施第二个法子了。”

  “什么法子?”

  “这个法子嘛………”

  ………

  慈宁宫。

  宫女进到宫内禀报,“太后娘娘,朝中命妇在外求见。”

  太后扬了扬手,一脸笑意的道:“让她们进来。”

  每一年,太后总是会召集各府命妇入宫说话,联络感情,也借她们的口,敲打敲打朝中的大臣们。

  数十人被宫女带领着进了慈宁宫内,清一色的朝服,不同的是胸前的图案和花样,其他各处,皆是一模一样。

  “臣妇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命妇们众口一词,齐身跪伏于地。

  “都平身吧,来人,赐座。”

  虽说是赐座,不过是搬了垫子过来,将众人坐在垫子上。

  众人道了谢,按照品阶大小,一一落了座。

  “太后娘娘————”

  众人正听着太后说话,忽然间听到一个软软糯糯的童音。

  音色甜美,带着孩童特有的奶香气,叫众人心头都好奇的厉害,若不是在慈宁宫中,只怕一定是会围上前探个究竟的。

  “快来,到哀家这里。”

  太后一脸喜意的道。

  众命妇听到啪嗒啪嗒的一阵小跑声,随着声音越来越近,眼角快速的捕捉到一抹白色的袍子。

  “下了学了?”

  “嗯。”

  “今天学了什么?”

  “孟子。”

  “呵呵……你早就读过孟子,这会儿听起来,应当不怎么吃力吧?”

  “先生讲的很好,倒是容易理解。”

  “谦虚了………”

  “太后娘娘,无忧从不说假话。”

  “太后娘娘,你怎么一直问无忧,也不问问儿臣?”

  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插进来。

  众命妇心头疑惑更甚,好奇的抬头,却见太后跟前站着的,是一个才两岁的孩童。个子小小的,生的白白净净,一张脸可爱的紧。

  宫里头,最小的皇子如今也有三岁半了吧!

  这孩子是谁?竟能得太后娘娘如此对待?

  众人心中同时闪过这样的念头。

  “太后娘娘,无忧想家了,无忧可以回家看看爹娘和曾祖母、祖父、祖母他们吗?”

  平安眼巴巴的望着座首的太后。

  太后脸上笑容瞬间凝固,转瞬间,笑意重新布上脸颊,细心的看,却是会发现,这笑容比起之前来,实在是牵强的很。

  太后现在当然是笑不出来了。

  当着这么多命妇的面,平安来了这么一出,不是惹人胡乱猜疑?

  命妇中,可是有不少都是人精,稍一想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们去一边玩儿吧,哀家这里还有要事要办。”

  “……是,太后娘娘。”

  平安跟着五皇子行了礼,慢慢的退出慈宁宫。

  有了这么一出,太后原本想要敲打命妇们的心,也失去了兴致,随便聊了些家常,这便是让人回去了。

  ………

  “那孩子是谁?”

  “这么小的孩子,才两岁吧,他父母怎么忍心把他给送到宫里头来?”

  “你们的消息也太闭塞了,国公爷的孙子前阵子不是被弄到宫里头来,给五皇子当伴读吗?”

  有人说道。

  众人立刻记起之前的一桩事。

  两岁的孩子给人当伴读,听着就很扯。

  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

  只怕太后和皇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嗯,回家了得赶紧的告诉家里头的人,切记从现在开始,不能与国公府的人来往。免得到时候受了牵连,危及自身。

  众命妇很快的散去,各自上了马车回到府里。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今儿个去慈宁宫的时候,我还见到了国公爷的孙子。”

  “今日早朝,李大人谏言惹恼了皇上,我还以为………果真是君心难测啊!”

  “老爷,你可得离国公府的人远一些。”

  “嗯,我知道。辛苦夫人了,夫人快回后院歇着吧。”

  妇人点头,回了自己的院子。

  “这么大的事,得告诉几个丫头和小子。”

  ………

  消息不知道是谁传开的,过了几日,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便是流传着皇上和太后拿国公府才两岁的小少爷做人质,逼着季礼和季节两位手握重兵的将军就范的谣言。

  虽说是谣言,然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到后来,竟是越来越邪乎。

  一个比一个说的有板有眼。

  消息传来皇宫内,可是将皇上和太后给气狠了!rs


  (https://www.bxwxbar.com/book/13264/5184952.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