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农女喜嫁 > 第198章 故人

第198章 故人


  

  王钊还小,不懂大人们说什么,不过,瞧着父母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童招福看向他,“阿钊瞧着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

  这话童花儿和王杨氏都爱听。

  “好了,咱们都进屋去,别在外头站着了。”

  童知信和方翠微招呼大家进去。

  童知信招呼着男客,方翠微则招呼了女客去了屋内。

  “你家阿福有出息,往后你也可以跟着这小子享福了。”

  王杨氏羡慕的对方翠微道。

  方翠微看向被童花儿牵着的两个孩子,“等你家的阿钊长大了,你也是一样的享福。”

  王杨氏也看向王钊。

  王钊抬起头,奶声奶气的道:“奶。”

  王杨氏招了招手,王钊摇椅晃的走到她面前。王杨氏将他抱起,坐在自己的腿上,柔声道:“阿钊,你今儿个见了小舅舅,喜欢你小舅舅不?”

  王钊点了点头,“喜欢。”

  “你小舅舅可有出息了,你往后也像你小舅舅一样,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好不好?”

  “做了有出息的人,大家都会开心吗?”

  王钊疑惑的问。

  王杨氏大笑,“开心,当然开心。”

  “奶,我要做有出息的人。”

  王钊定定的道。

  王杨氏瞧着他出了神,若是王土不曾病过,以他的聪明,也未免不会有出息。

  “好好好,咱们阿钊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好啊……”王杨氏眼睛里有泪花在闪动,将王钊给抱的更紧了一些。

  这一次,她一定会好好地照顾自己的孙儿。

  周芸娘和童花儿坐在一处,不一会儿便是聊了起来。

  她们两个都是才生了孩子的人,有诸多的共同话题。

  一旁的童朵儿认真的听着她俩的话。眼睛里很是羡慕。

  一双手握住她的。

  童朵儿转头,看向童枝儿。

  “大姐,不用急,你和姐夫才成亲。很快也会有孩子的。”

  这话一出,一屋子的人都是笑了。

  童朵儿脸红的厉害,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枝儿,你一个姑娘家家的,都还没出嫁呢,这就说起生孩子啦。”

  姚氏促狭的笑道。

  在屋子里的都是极为亲近的人,说起话来也不比别人生分,有诸多的顾忌。

  童花儿和周芸娘一个劲儿的捂嘴笑。

  童枝儿的脸皮不比童朵儿和童珠儿的薄,听了姚氏打趣的话,她大大方方的笑了笑。

  姚氏看向方翠微。问道:“枝儿同人定了亲吗?”

  方翠微摇头,“他爹说,要好好看看。”

  姚氏点头,“是这么个理。姑娘家的亲事,都得好好地相看了。”

  “说起来。你家燕儿只比我家枝儿小上几个月,也快要及笄了吧。”

  姚氏大笑,“是呢,就在冬月十七。”

  “一转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方翠微感叹。

  姚氏也跟着感叹起来,“可不是,想当初。我家燕儿才出生的时候,才这么点大,”姚氏拿手指比划了一下。

  方如燕凑过来,好奇的道:“娘,我出生的时候真这么小?”

  “可不是,孝子家家的。出生的时候都不点儿大,往后慢慢的看着,却是一天大过一天。”童花儿在一边笑。

  “是的,想当初,我家的大郎才这么点。现在啊,都能满地跑了。”

  屋里头的女人们,一下子便是就孩子的事情说个没完。

  从出生到长大,从日常的吃食到说话走路。

  女人们说的尽兴,童枝儿、童珠儿和方翠微这三个没有出嫁的女孩子,还有眼下没有孩子的童朵儿都听得很是有趣。

  吃完了饭之后,大家伙接着聊,这一天倒也是过得快。

  董平发现,童朵儿从娘家回来之后,便是有嘘不守舍的。

  “朵儿,怎么了?”

  童朵儿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肚子,又想起今儿个大郎、王钊和王晴三个,心里头越发想要一个孩子。

  “阿平,你说,咱们也成亲这么久了,怎么我…我的肚子老是没有动静?”

  童朵儿脸颊红红,却还是将埋在心头的这句话给说了出来。

  董平微微错愕,随即却是笑了。

  “朵儿,咱们不急的。你年纪还小,妇人生孩子又如同闯鬼门关,我想把你的身子调理好了一些,咱们再要孩子。”

  董平一番话,叫童朵儿微愣,随即她唇角扬起一抹笑,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

  “当初咱们在青州的时候便是说了,要是阿福中了秀才,咱们就将孟良他们给请过来,好好地答谢他们,现在也是时候了。”

  翌日吃早饭的时候,童知信说道。

  “是这么个礼,只不过,孟公子他们现在人在青州,这请人过来………”

  “咱们去一趟青州,答谢了他们之后就回来。”

  “好。”

  要去青州见孟良等人,最开心的莫过于童招福了。

  童知信将这事告诉了童朵儿和董平,又去了一趟童知德家让他们帮着照顾家里,收拾了东西,一家人便是去了青州。

  来喜等人再次见到东家过来,都是欣喜地很。

  安排好了行李之后,童枝儿便把来喜给叫到屋里头。

  “东家,您找我?”

  来喜一脸含笑。

  “嗯,来喜,你去打听打听,孟公子他们现在可有空?”

  “哎,东家,我这就去。”

  不一会儿,来喜便是有了结果。

  “东家,不巧了,孟公子和柳公子昨儿个回了厩,青州只有苏公子、冯公子和李公子在。”

  “好,我知道了,来喜,辛苦你了。你先去忙吧。”

  童枝儿回到屋里头,把这事儿告诉给童知信和方翠微。

  “唉,这可怎么办?”

  方翠微有些失望。

  “爹,娘。要不这样吧,咱们先把苏公子、李公子和冯公子给请了,等到时候孟公子和柳公子回来,咱们再请他们一次。”

  童枝儿这个主意甚好,童知信和方翠微便是答应了。

  苏子玉、李云聪和冯涛接到童枝儿拜帖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事情了。

  几人欣然而往。

  “感谢几位公子对我家阿福的提点和照拂。”

  童知信和方翠微见了三人,再一次感激的道。

  苏子玉三人都有行受不住,连连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最主要的还是阿福聪明。

  酒过三巡,得知苏子玉等人竟然是举人的前五名。童知信等人都是吃惊的厉害,连连的对三人道恭喜。

  一伙人酒饱饭足,直到深夜才回了童记铺子。

  童知信躺在床上的时候,兴奋地直翻身,嘴里低喃道:“早就知道孟公子他们才名在外。想不到,竟然是这般厉害的人物。”

  “是啊,咱们阿福也是有福气。”

  夫妻两个说了许久的话,后来熬不住困,这才是睡了。

  第二天的时候,童枝儿几人见了两人的气色都有些吓住了。

  董平给诊了脉,说是没什么大碍。喝些凝神补气的药就成了。

  “爹,娘,咱们在青州这边置办一个宅子吧,往后给阿福和孟公子他们住。”

  “哎,成。”

  童知信一脸兴奋的答应了。

  若是孟公子他们与阿福住在一块,往后便是能更多的指导阿福一些。

  她们在青州待了两个月。这边倒也是熟悉了,打听了泗水胡同那边有人要卖宅子,童知信很快的便是将宅子给买下。里头的家具换了新的,又根据童枝儿说的作了一些调整。整个宅子与买时更是大有不同,连着好几次。有人过来童知信这宅子还卖不卖。

  新宅子做好了布置,童枝儿又让来喜去帮着买了几个打扫的丫头,一家人便是搬了进去。

  没两天,一个下午,来喜便是来了宅子里,说是有人找她。

  童枝儿皱了皱眉,跟着来喜去了童记铺子,见到那人,也愣了愣。

  “枝儿姑娘。”

  铁生对童枝儿抱拳,心头因为愧疚,并不敢看她。

  “铁公子……”

  童枝儿不咸不淡的开口。

  “枝儿姑娘,上次是我家人对不住,一直都没能与你说一句抱歉,我心头过意不去。”

  童枝儿笑了笑,“铁公子多虑了,那件事我们早忘了。”

  两厢无声。

  铁生正犹豫着,是不是该告辞的时候,却听童枝儿忽然道:“上次多谢你了。”

  “啊?”

  铁生有些错愕。

  “清宁书院。”

  只四个字,铁生便是想了起来,他红了红脸,“举手之劳,枝儿姑娘不必记怀。对了,我还没问铁公子这次考得如何?”

  “在榜上,不过,名词比较靠后。”

  铁生说的比较委婉,想起发榜的那天,他从榜首一直扫到榜中,还是没有瞧见自己的名字,心里头沮丧的厉害。幸好,最后还是找到了名字,虽说是最后一排的倒数第三个,不管怎么说,到底也还算是上了榜的举人。

  童枝儿微微一笑,“恭喜铁公子了。”

  铁生偷偷地打量着她,见她脸上除了恭喜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的意思,心中叹道,童枝儿的确是对他没有任何意思的。既是有缘无分,他也不会强求。

  终于想明白之后,铁生抱拳道:“枝儿姑娘,告辞了。”

  “铁公子请。”

  童枝儿在铺子坐下,喝了几口茶,解了渴,便是从铺子里出来。

  来喜已经在外头准备好了马车,她提了提裙子,正要上去,却是听到一句遥远而又熟悉的嗓音。

  “枝儿……姑娘。”

  ((一秒记住小说界)


  (https://www.bxwxbar.com/book/13264/5184860.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