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渎道 > 第二百七十五章 疯狂的帝国

第二百七十五章 疯狂的帝国


  这是一场没有真正赢家的战争。[燃^文^书库][www].[774][buy].[com]在这一战中,道天观观主,以及与圣徒分道扬镳的苦行僧重伤垂死,袭击观龙寺的三大掌教力竭,负伤而退,灵山遭到神殿猛烈围攻。

  看起来道门的损失并不大。除了为数不多的一些镇守山门的执事,以及年轻弟子在最先的交战中丧生之外,并未再出现其它的伤亡。最为严重的,当然便是观主重伤,道门底蕴其实并未受到太大动摇。

  而相比起来,神殿、观龙寺的损失则要惨重许多。前者去往无尽山脉的千人武士军团覆灭,七位殿主有两位永远留在了那个已然被毁灭的地方,回来的五人皆受到了难以痊愈的重创,封锁灵山的另外两位殿主也是如此;后者三十六血僧、三百降魔僧全部丧生,无尘无束两位主持身受重创,险些没能离开,三名宝僧葬身山脉,就连世间第一人圣徒也本心魔化,受了不轻的伤,还有镇守寺门的五名宝僧受创,护寺大阵濒临破裂……

  综上所述,这一战道门毫无疑问在明面上占了上风。如果西西最后没有被抓走,甚至还可以说赢得了这一战,但,战场的占优,并不就意味着真正占优,事实上,这一战下来,道门的处境已经极其堪忧——神殿及其下属神苑、帝国锦卫对灵山的封锁,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在这数年期间,即便已经很清楚迟早会完全站到帝国对立面,但道门也始终还是选择了步步忍让,从未主动挑起中顶阶层的争端。

  因为一旦这个层面产生不可逆转的激烈纷争,便意味着走到了最后,也是最坏的一步——道门与帝国彻底决裂,正式成为敌对关系,从此不仅要承受帝国官方、观龙寺、神殿三方的联手打击,更要承受来自民间的种种舆论压力,被扣上反贼等根本就是污蔑的帽子。

  自从这片东方大陆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君王的帝王便一直在各朝各代的潜移默化中提高,最终在太祖时期形成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早已成为世人普遍接受认可的主流观念,根植人心,坚不可破,不臣服于皇权者皆为异端、乱贼,所以即便市井间尊崇、信奉道门教义的人很多,但当两者产生碰撞、矛盾时,绝大部分的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皇权,相信帝国。

  最简单的一点,便是近万年以来,不管是烽火乱世也好,还是太平盛世也罢,人们一直是在君王的号召下守卫,或者建设家园,所以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信赖以皇权为主宰的帝国机构?换句话说,你有什么理由因为自己,便让芸芸众生站到你的阵营,用弱小的身躯去抵抗皇权的力量?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它一直都是刻进无数人心底的存在,即便你不认可,即便你认为世人愚钝,但,一旦你试图“叫醒”你所认为的愚昧的人,首先向你发出讨伐之声的往往便是他们,你根本无法将之扭转过来。

  道门便没有丝毫办法,所以尽管身为受害者,但既然在皇权前选择了反抗,成为帝国的敌人,自然也就成了世人眼中的反贼。

  灵山脚下一战,神殿、锦卫大军退去后,道门天观便彻底关闭观门,不再有任何人下山。随着明理明冲二人万里迢迢赶回来帮助三掌教主持大局后,整个帝国内的绝大部分道观,也都相继关闭了观门,避世不出。

  果不其然,当帝国精锐军团中的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三大王牌军团,杀气腾腾的相继往灵山方向开拔的同时,道门天观要造反的消息,也飞速在帝国各地传遍开来,一时间,各地开始有讨伐声先后响起,有“激进者”更是三五成群的来到各地的道观前,对着紧闭的观门痛骂不已。

  其中最为激烈的,自然要数天下第一城的都城,无数百姓自发组织结成声讨队伍,整日在大街小巷中游行,要求道门回头是岸,接受帝国乃至百姓的制裁,要求帝国加派兵力,甚至派出神苑武士,助三大营早日平息叛贼,还世间安宁,但凡看到有穿着貌似道袍的人出没,首先便是蜂拥而上一顿毒打,然后五花大绑着交送官府……一时间,就连寻常街头巷尾摆摊算命,堪舆风水的民间方士也彻底绝迹。

  所谓平民,往往在上层人士眼里便是乌合之众。一群群乌合之众想要闹事,当然需要有人带头,所以这些看似自发形成的队伍,自然不是真的自发形成。

  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疯狂失去理智,尽管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浪潮下,那些完全信奉道门,认定道门根本没有理由造反的人,不敢明着为道门辩解,但也在悄无声息的酝酿着。

  于是没过多久,市井间便又有另外一股不小的声音传开:一群修行世界,甚至很多只是普通世界不问尘世的修道者,既无权也无钱,更没有兵,拿什么去造反,有什么理由去造反?这当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两种声音很快开始了碰撞,双方于街头巷尾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对此,帝国官方持沉默态度,既没有张贴公文认定道门就是在造反,也没有打压为道门辩护,把矛头指向帝国,甚至皇帝本人的质疑声音。

  天鸿年间,帝国风气便是如此,除了某些绝对碰不得,比如怀疑皇家合法性,污蔑太祖成祖圣威以及造反之类的声音,便允许大多声音存在,包括质疑、质问皇帝本人。

  但是这般乱糟糟的局面,也并未持续多久。当来自帝国南方的信使进京,带来边境山区土龙翻身,造成巨大破坏,致使土民伤亡惨重,以及灾难发生时天地出现异象的消息,请求朝廷大力赈灾,派精锐人员查探究竟时,整个都城很快便又在三大书院学子的号召下,展开了募捐潮,捐钱捐粮的队伍排满大街小巷。

  在巨大灾难面前,在学子们煽人泪下的游说下,所有人,都将道门是否造反的事情暂时搁置,放到了一旁。

  很快,帝国以及民间联合派出的人便将南方异象,以及造成灾难的原因查明:并非土龙翻身,而是道门在南方边境某十万大山聚集大量巅峰修行者,意图不明,并与随后前去查探的观龙寺僧人发生激烈战斗,而不知为何,最后甚至连道门至高者,佛门至高者都亲自去了那里,展开了一场毁灭性的恐怖战斗!

  所以,致使南方土民山区伤亡惨重的,并非天灾,而是**!两个公认的世间最强者恐怖战斗所造成的**!

  暗中聚集,意图不明,与观龙寺发生战斗,不知为何道门天观观主现身……这份由官民联合探查,具有极高权威的消息,虽然没有像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借此将道门造反的罪名落实,但正是这含糊其辞的论调,以及将观龙寺拖下水的举动,却彻底将事情推到了更加激烈而扑朔迷离的程度!

  一时间,都城哗然,流言四起。有人在琢磨、讨论道门在那等偏远地区聚集巅峰修行者究竟所为何事,这帮向来不惹尘世,极为能忍的道士,为何态度骤然转变如此之大,不仅不惜与前去的观龙寺展开血战,甚至连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道门至高者,也不惜现身加入战斗,这么做究竟是要掩饰,或者抹去什么;也有人彻底被点燃了怒火,大骂道门虚伪、残忍,为了一己私利便不惜将南方山区破坏至此,造成灾难性的伤亡,此等残暴行径不仅有违道门教义,有违修行世界不伤平民的规则,甚至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只有畜生才能做出这种事;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大量痛骂佛门假慈悲的声音……

  有三大书院催人泪下的游说做铺垫,善良的都城百姓,已然对那些他们原本不拿正眼看的山区土民生起极大的同情,此时又岂能容忍这样的调查结果。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声讨之中,要道门佛门给一个交代的声音遍布街头巷尾,甚至皇城前也聚集起了大量的人,要求帝国拿出强硬手段,对制造出这种惨绝人寰的祸事的双方做出公正审判!

  没有人再认为这是帝国收买名门望族故意抹**门,因为众所皆知,佛门观龙寺历来倾向帝国,为此帝国还专门设置国师之位,与文武百官一样出入朝堂,为帝国大业出谋划策——连原本不用卷入这场风波的观龙寺都被抖了出来,便足以说明帝国并没有庇护佛门——没有庇护,自然就不会存在故意栽赃抹黑,所以帝国对此事的调查,毫无疑问是绝对公正的,也必须是公正的。

  因为参与调查的人当中,除了帝国名声向来极好的五个名门望族之外,还有都城柳氏家族的全程参与——众所皆知,柳氏是帝国出了名的硬骨头,极具文人气节,世代皆为御史文官,每一任族长皆会出任史官,一直便是与帝皇以及朝中昏官赃官作对的代表性人物,历来受朝堂清流,乃至民间文士争相学习追捧,这个家族出来的人,眼里注定是揉不得沙子的,也注定是不可收买的!

  所以,根本不会有人质疑这个调查结果的公正性。

  然而,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一波三折的复杂程度,已经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范畴:就在都城百姓渐渐遗忘道门是否造反一事,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南方山区的惨事上,对道佛两门的愤怒讨伐声愈发濒临失控时,更加惊人的消息,骤然传开了。

  道门没有造反意图,但,天观之中却庇护着堕入魔道的异族,藏身之处就在南方边境的十万大山之中,正是因为担心此事泄露,道天观才在观龙寺僧人前去查探的时候不惜代价血战,最终引来受无数世人敬仰的佛门圣徒,造成了那件惨事!

  至此,所有事情都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观龙寺是为了捍卫光明,驱逐异族黑暗魔道之人,才迫于无奈迎战,直至事情接近失控,才引来了百年不问世事的圣徒;而道门天观,却是为了庇护魔人,不惜制造了那一场大灾难。

  对抗佛门尚在情理之中,站到帝国对立面,甚至造反也还情有可原,因为这毕竟只是帝国内部的矛盾,也只有受到了压迫,人才会想到造反,但……与异族勾结,庇护魔道之人,便绝对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因为这是背叛故土,背叛帝国所有人的叛徒行径!

  没有人再对道门心生同情,那些原本极力为道门辩解的人,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及时收了声。尤其当帝国发出公文,证实道门确实为异族提供庇护时,清剿叛贼,驱逐邪.教的声音,更是空前壮大!

  所有人再提起道门时,眼里剩下的,只有厌恶与憎恨。

  同样的公文,由数十骏马挟带着离开都城,传向帝国每一个地方。

  同样声势浩大的讨伐,接二连三的在各个地方上演,以极快的速度蔓延。

  整个帝国,疯狂了!

  …………

  …………

  ——(晚安,无梦。)

  ;


  (https://www.bxwxbar.com/book/13046/530216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