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小小童养媳 > 一百四十三章 六年

一百四十三章 六年


  夏日炎炎,扰人的蝉儿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午后依旧叫个不停。小小躺了一会儿,终是睡不着,起来挽了袖子洗了把脸,又觉得屋子里头闷热,想了想还是往后厨去了。

  灶上的婆子张大娘正开了后角门,坐在门口合着双眼,头有一下没一下地往胸前点着,好像钓鱼一般。小小看着有些好笑,便轻声唤她:“张大娘,张大娘!若是累了,还是去屋子里头歇歇吧!”

  张大娘一激灵清醒过来,见是她,忙端了笑道:“不了,这后角门开着,还微微有点凉风,倒比屋子里头凉快。小小姑娘不多睡会儿?”

  小小摇摇头:“不了,屋里热得很哩!”说罢自己拨开了灶火打算烧水泡茶喝。

  张大娘赶紧接了她手里的火棍忙活起来,让她在门边且坐坐。

  小小也不推辞,依言坐了,笑吟吟地看张大娘忙活。这是庄子上的一个佃户,本已嫁了人,奈何并无所出,娘家便与婆家商量了,将闺女接了回来。虽是唤作大娘,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常年地里劳作,看着竟有四十多,比陈氏看起来显老得多了。

  赵明礼已是在这松滋县主簿的位置上做了两任。六年下来,倒也平稳,端的是个无功无过的模样。可到底他弟子薄了些,也无甚助力,往年有回何院使返乡,何七爷邀了他过去,有意提拔他一二,却叫他婉拒了。

  这松滋是个鱼米之乡,每年的岁俸不消动用什么,下头小吏村保们的孝敬也够得一家人的嚼用,他倒真起了几分“悠然南山”的心思。加之天赐考中了秀才,天佑也已经是童生,每日倒将一半心思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一心督导他们成才。

  另一半心思便是放在了田庄之中。有了赵明礼这个出身农家的人帮忙,田庄的事情很快就上了正轨,一年下来收入就是一百多两白银。虽然比不得做生意来钱多,可是胜在稳妥。六年来赵明礼又陆陆续续买了附近的一些要出手的田地,开垦了那山头向阳的坡地,如今的田庄,有水田一百七十多亩,山上的坡地四十多亩,佃户也从原先的四户增加到现在的九户不提。

  三年前赵明礼便同陈氏商量了,在田庄上头的山头上。依着山势起了一座两进的小院儿。反正是乡间,也没用什么特别的材料,就地取了黄胶泥夯做房屋。糊上稻草,倒也颇有几分野趣。每到盛夏,松滋城内酷热难耐,陈氏便带着几个孩子去到田庄上头避暑,小住一段时日。

  今年也不例外。眼瞅着八月节将近,陈氏照着惯例还是准备带着孩子们回来城里过节,打发小小先行回来安排。

  六年的时间过去,小小也长成了婷婷少女。她身量修长,比着同龄的天佑也矮不了几分,一头乌黑的秀发在头上扎了两条辫子。盘成发髻。少女的身材还未开始发育,可是已经隐约可见微微起伏的曲线,加之她性格开朗泼辣。做事麻利干练,这小身子里似乎有着无穷的爆发力一般。

  刚在田庄上玩了一个夏日,她的皮肤微微有些发黑,可一伸手挽起袖子,胳膊上白皙的皮肤便显示了主人原本的肤色。想必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便会恢复原本的肤色。

  如今她眉眼渐渐长开,一双似喜含嗔的大眼水波流转。嘴角两个梨涡带了三分笑意,可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耳间一点红痣,更点缀得她这讨喜的相貌带了几分端庄,若是抿紧了唇,低垂了眼皮不笑,还真有几分像极了陈氏供奉的观音娘娘。所以左邻右舍都爱打趣地叫她一声小菩萨,倒叫小小不是特别爱出门了。

  赵家生活渐渐宽裕起来,陈氏也不准她再下厨,只是家里的事情她做得熟络了,都由着她管着,陈氏只一门心思放在田庄和儿子身上。这一点夫妻二人倒是极有共识。

  临近中秋,自家团聚需要准备小宴不说,还有给施州老家送的东西,给赵明礼的同僚上司准备的礼物,都是小小一手打理,经年下来,陈氏最多就是过问一声花费,看也不看一眼,放心得很。

  只是今年略有不同,松滋县的父母官知县大人调任离去了,少不得要多备好一份送行之礼,只是她还没有见着赵明礼,不晓得老爷是个什么意思。

  思量间张大娘已经烧好了水,回头问道:“小小姑娘,还是沏茶么?”

  小小摇了摇头,她对茶倒没什么爱好,家中所用的也不是什么高档茶叶,不过是自家庄子上出的,也尽够一家人日常使用,若是送礼迎客,还是在城中买来的茶叶。

  她看着张大娘拿杯子替她凉了杯白水,开口嘱咐道:“将剩下的水都凉着,晚些姨母和两位哥哥回来,进门定是要水喝的。”

  想起天佑咋咋呼呼的样子,张大娘也笑了笑。她一生无子,自进了赵府做事,就对几个孩子特别地好,也就是看中她真心、踏实,陈氏才留了她一直做下来。尤其是对待天佑,不晓得怎么就特别投缘,大概也是因为天佑油嘴滑舌,特别讨人喜欢的缘故。

  小小起身看了下准备好的菜色,嘱咐了张大娘几句。陈氏爱吃鱼,张大娘又做得一手好鱼,最初也就是因为这个,陈氏才起意带了张大娘回来伺弄灶上的活计。傍晚擦黑的时候,陈氏就该和天赐天佑到家了,最好是一到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虽然就快中秋了,可这天儿依然这么热。小小看着张大娘准备的饭食,微微皱了皱眉道:“这苦瓜还是拌上肉丝来炒,不然两位哥哥都不会吃的,再加个豆芽儿,就凉拌吧,爽口些,也下饭。”张大娘一一记了。

  她们二人后厨里说着话,敞开的角门上传来轻轻的叩门声。小小回头一看,原来是田贵,立时眉开眼笑道:“你怎么来了?”

  田丰一走就是六年,自从把辣椒的事情委托给了田紫霄之后,来跟小小交接事物什么的,多是田贵跑腿,两人已经很熟悉了。田贵见她相问,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也不进门,自怀来掏出两封信来。

  小小嗔道:“这么热,你也值当特地跑一趟,随便叫个人送来不就得了?”使劲拽了他进来,按在小凳子上坐了,又问他可曾用饭。

  他只憨笑了一声,也不答话,只点了点头表示吃过了。小小也不勉强,递了晾好的白开水给他喝,自己揭了信纸看起信来。

  田紫霄前几年便满了十五,依着惯例返回司治就藩了,往后非朝廷有所旨意,一般不得再出司治,往来联系什么的,只能书信来往。辣果儿在容米司治内已是种了起来,反正土民皆奴,又不与外界往来,这种植倒真是静悄悄的,半点风声也无。直到现在,小小也没见着,或是听说过哪家酒楼饭馆有过这个东西,由不得她不对何七爷起疑。

  往来的辣果儿交易,田紫霄和田丰都是不瞒她的。第一年何七爷只拿了一斤种子出来,算是摸索性的种植。第二年土人种这个就上了道了,收获辣果儿两千多担。第三年上收获就是三万担,供了何七爷两万担。这一担就是一百斤,可这么多的东西,也不见何七爷拿出来卖,真不晓得他葫芦里头卖的是什么药。

  只是容米土司自己好处也不少,首先田丰就习惯了吃这个辣得嘴巴都能冒火的东西,据说是每顿无辣不欢。每次看他写信说到这个,小小就忍不住想诅咒他得痔疮。这辣椒吃得太多可是要上火的,还无辣不欢呢,哼!

  看完了信,她便让田贵稍坐片刻,自己去房间回信去了。每回都是这样,田贵送了信来,她便立即回信,让他把信再带回去。这次也不例外,田紫霄只是问了问她的近况,说起自己已经议定了婚事,过年前就要举行婚礼,问她能不能过去观礼。

  小小倒是想得很,可是实际情况在这里,她怎么可能跑去容米司治看土王结婚?不过若是天赐哥俩也去,那就说不定了。

  田丰依旧是嬉皮笑脸的,他如今又回了容米那边,也不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不过小小看他每次来信都是乐呵呵的,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次田丰又倒起了苦水,说容米如何如何不好玩,没有外头有趣,说他想要出来玩几天,问小小是否能收留他等等。

  小小提笔回信毫不客气,这赵府的事情她可做不了主,不过想来谁也拦不住他,难道他跑来了,赵明礼能将他往外头赶不成?

  回了信,递给田贵,他便立即走了。小小送了他出去,抬头看看天色,这一下午也就这么过去了,时间已经不早了。

  里头张大娘已经开始准备晚饭的菜色,招呼她过来拌凉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家人就是爱吃小小拌的凉菜,说是味道不同些,她和张大娘试了好几次,同样的油盐酱醋,同样的顺序和做法,张大娘拌出来的,就是味道不同些。正忙活着,便听见前头传来喧闹声,小小和张大娘洗了手迎出来一看,前院人声攘攘的,可不是陈氏和天赐天佑回来了么?


  (https://www.bxwxbar.com/book/122789/4349705.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