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清河天下 > 第47章:雨前宁静 2

第47章:雨前宁静 2


  魏荃这时端上来了两杯茶,一杯端与皇帝,一杯端与了秦宓。皇帝接过来饮了一口,润了润方才同他们吼的干燥的唇舌。

  秦宓也跟着饮了一口,虽然也喝过了几天这议政殿御用的茶叶,但这唇齿间的馨香和喉间的回甘依旧是值得专注这片刻的享受。一盏茶喝完,赵坚依然不动声色的跪在御前。皇帝垂眼看了他一眼说道:“起来吧。”

  秦宓闻言挑了挑眉,看了赵坚一眼,只见赵坚闻言也没说话谢恩,就只站了起来。

  皇帝问道:“查的可有进展?”

  秦宓一听便知道这赵坚另有玄虚,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赵坚。赵坚却不回答皇帝问题,更是所有示意的看向秦宓。

  皇帝却说:“无妨,说便是。”

  赵坚有所迟疑的回头看了秦宓一眼说道:“回陛下,这一个月来确有所收获,证据都已拿到手,臣拟了一份折子。里面将谢广近年来杀人圈地、强占商铺民房以及欺男霸女等罪行详情及人证物证都分别汇总在上。”说完赵坚便从怀中拿出一本折子递给了一旁的魏荃。

  皇帝接过来略略地翻阅了片刻,若有所思的合上放在了一旁。

  “只是这些……顶多只是个削爵抄家,天牢的门他都进不了。”皇帝叹道。

  “除非他谋反,否则在谢氏这样庞大的树荫下,削不削爵抄不抄家跟本没有什么区别。”赵坚回道。

  “现在时机未到,放过谢广,换来京兆尹和宗正卿两个人选,这买卖值。”皇帝话锋一转面无异色的说道。身在帝位这么多年,若不懂得以退为进只怕在这谢氏根深错节的朝廷之中早就无路可走了。

  “至于你,只得委屈些时候了,贬斥了另外两个你却不上分毫外面看起来确是不妥,今日起就降为廷尉左监,暂领廷尉职,罚俸一年以观后效。”皇上对着赵坚说道。

  “臣领旨谢恩。”

  赵坚走后皇帝令人将光禄大夫陆庸召来,商讨京兆尹和宗正卿的人选。京兆尹挑了原来赵坚手下的廷尉丞褚鄂,此人刚正不阿行事杀伐决断,一直是皇帝看好的人选。宗正卿这边却挑来挑去没有什么好一些的。

  皇帝从晨起上朝到都已经过了午膳的时分了只喝了两杯茶,政务缠身连吃块茶点的空闲都没有。又刚刚同胡越之说话废了精神此时人看起来累极了。秦宓在一旁劝道:“陛下不然先用了午膳,没准饭吃着吃着就有了人选了呢。”

  皇帝略有些虚脱的笑了笑,一边起身道:“也好,朕就看看今天的菜里面有没有个好一点的宗正卿啊!”

  秦宓也跟着笑,一边走一边说道:“陛下的膳食总管可不好当呢,这一天下来不知道要做多少道菜,陛下又吃不了几道。这一道道菜的,人也就老了。”

  说话间皇帝入座,秦宓和允了一同用膳的陆庸也各自落座。皇帝拿起筷子看着这一桌的琳琅珍馐叹道:“富贵功名,荣枯得丧,人间惊现白头啊,朕在这一道道奏折中也老啦!”

  陆庸说道:“陛下为国操劳,臣民皆感恩戴德。安居乐业之余皆额手称颂您贤明,陛下也应为臣民保重龙体。”

  秦宓却语气装作略有惋惜的说道:“陛下身居帝位,虽案牍劳形却眼界清明。倒是一些年轻臣子却时常哀叹什么‘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吾心了了’,眼界跟陛下相比真是局限的很啊。”

  “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吾心了了。”皇帝字字斟酌的吟诵了一遍后笑着说道:“话虽然说的实在,但是胸有丘壑。你听谁这样说的?”

  秦宓回道:“是臣早前住在容定园的时候听园子的总管萧莾这样说过。”

  “萧莾……”皇帝恍然大悟道:“有了,萧莾做宗正卿可还不错!”说完看向了一旁的陆庸,眼神征求他的意见。

  陆庸略有深意的看了对面的秦宓一眼然后对着皇帝说道:“萧莾臣也有过几面之交,的确是有些才华的,但从五品太子少史擢升为九卿之一只怕不太妥当。”

  “无妨,就先升为宗正丞暂领宗正卿的事务。”皇帝说道。

  第二天早朝过后,谢党那边炸开了锅,几道明旨颁下来名正言顺的教人泼不进一滴水。谢纨冲着立在下面的丞相赵显成说道:“你作为朝廷首辅,一人之下!如此大的官员调动你竟丝毫不知吗?”

  赵显成还是那副万事无虞的姿态:“这次因为谢广的事,是实实在在被皇上拿住了把柄的。京兆尹和宗正卿的调动也在意料之中。陛下他自己应该清楚的知道,现在并不是打掉谢广的好时机。”

  “你这话什么意思?”谢纨眯起她那双端凤眼审视着面前这个归附谢氏十一年的丞相。

  “什么意思皇后难道还用问臣吗?此番卢然王子假借和亲之名,实则为了麻痹陛下暗中联络朝中重臣,里应外合,两面夹击瓜分大封,您以为,陛下看不出来是吗?”赵显成淡淡地扫了一眼谢纨由白转青的脸接着说道:“只是封了一个炎王而已,手下不过区区几万人马,皇后娘娘这就容不了了?如今朝中局势虽然表面上看似对您有利,但实则不然。先是禁军卫尉换成了邵珂。蜀国可一直都是与陛下捆绑着的,这邵氏兄弟是前皇后的亲侄儿,一个辅佐太子,一个辅佐炎王。再加上陛下多年宠信,如今蜀国可是七国之中最强大的。再是京兆尹,这个职缺其实不过是京师三辅的行政官员,但是素来是军政不同心所以一直也算个牵制。而现在京兆尹这个职位已经回到了陛下手中,再加上邵珂的禁军,别说什么区区五万之数,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军政连心,这上焱城可算的上固若金汤!”

  谢纨听完这番话脸色已经青的极为难看,谢尧给她写信提及整个大盘计划的时候,她虽然有些担心计划不完全,但也万没有料到会被赵显成剖析的如此透彻!

  秦宓不禁揣度,照他这样说来,皇帝早就看破了谢尧和卢然的计划,同时也着手准备着打掉谢氏了吗?夫妻这么多年,她自以为大体上他的想法她都清楚的。谢氏如今已经成了大封朝史上最庞大的外戚,他一直以来的牵制她不是不知道,就连谢文雍——大哥最看好的一个儿子都被留在了上焱城为质。

  如今,他真的准备好动手了吗?

  不,刚才赵显成说他并不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那么,他是已经有了计划了?

  谢纨此时已顾不得什么京兆尹什么宗正卿,现在她眼中和脑海闪过的是他们夫妻这么多年的回忆。

  怎么,现在就已经走到了尽头了吗,萧惟见?

  太子回朝的时候,已经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了。

  谢广被停了薪俸,褫夺爵位,赋闲在家。但他依旧活的生龙活虎,为祸一方。

  萧莾代管着宗正卿的事物,园子也另配了人管着,不过也都是在他的管辖之内。宗正司事物并不繁忙,闲时他也去园子看看或是去国学府找秦宓坐坐。他知道是秦宓在御前替他说了话,也感于举荐赏识之恩。

  太子回朝,肃州雪灾处理的非常好。因着救灾方法得效,阻止了更多的百姓及财产的损失。肃州各地一片称颂,都说当今太子乃是德才兼备未来大封的明君能君!

  皇帝听完此次同去的王盛说完此番话,龙颜大悦,当即封赏了随行的各个官员,提拔了王盛做光禄勋的议郎,轶俸六百石。给太子又加赏了三年的轶俸,将东宫三师个个都加赏了一番。

  如此大行封赏,自然少不了秦宓。毕竟肃州的雪灾上面她的功劳可不少,不只是那日殿上的出谋划策,后来的三个月里面她在议政殿全天处理的都是这件事。

  封赏秦宓,皇上沉吟了许久:“若是封为公主,怕是以后大婚时传出去不太好听……”

  这时王盛插言道:“禀陛下,历朝和亲的都是异姓公主。”

  皇帝一听,恍然大悟道:“说的对,和亲的也都是公主。秦宓是异姓,无妨无妨!”说完高兴的对着殿内众人说道:“秦宓此番为着肃州的雪灾立功不少,作为太子文侍又替太子赢得了民心民意,朕特此封为公主,以昭告天下。”

  清河公主府开府的那天,来贺的人多的像要踏平大门的门槛一样。来的官员人数之多让秦宓都以为他们是集体下了早朝后齐齐到了她府上一样。但值得人思考的是,来的人大多数都是没打过交道的。秦宓看着一张张陌生又带着些许尴尬的笑脸,自己也笑的脸颊发僵,疲累至极。

  直到日头偏西,温度渐凉,来贺的人们才逐渐散去。

  秦宓累的有些虚脱,趴在懿娴阁的西窗下便睡着了。


  (https://www.bxwxbar.com/book/114459/2325141.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