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逗神之游戏时光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偶像包袱 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 偶像包袱 上


  当然了,这也只是他们之间的一些玩笑话罢了。如果真的严格来说的话,他们也只是会认可他们彼此手中的职业很强罢了。也就是说仅仅是对这个人的认可,而并不是所谓那个职业很强。

  所谓的强弱只是相对而言,是在装备相似、操作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来规划的排名罢了。

  dnf这款游戏,每个职业都有他的可玩性,只是看你怎么玩了,也就是说没有最强的职业,只有最强的玩家。

  相同的装备,相通的职业,不同的玩家来玩,打出的伤害也有可能不同。

  主要是看你怎么对你所玩的职业进行定性了。

  就如游戏时光攻坚团里面的喵喵大佬一样,别人玩气功,打的是辅助位,统称为光兵,而到了他手里却成了火山主c。别人玩魔道,打的也是辅助位,统称为电塔,而到了他手里又成了火山主c。每个职业都有它想对应的流派。这也提高了游戏得可玩性。

  但是总有一些人因为别人那个职业玩的好,就感觉那个职业很强,从而看不起其他职业,然而他自己玩那个职业的时候却是渣渣一个,当坑了别人时,还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还说什么谁谁谁和我也是一个职业,都是秒着过,要不是你垃圾,我也是秒。

  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那里来的优越感。

  还有一些人就是对一些知名人物特别喜欢,当别人说某个人怎么怎么了(不好的事情)。就开始无脑喷,大肆宣扬某某多么多么牛逼,我很崇拜他,你们也必须崇拜他。

  对于这种人,逗神只能说一个字‘sb脑残粉’。

  人人都有不好的地方,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当一个人的知名度越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不满意他的人也越多。从而就形成了三种流派。

  第一种流派就是拥有偶像包袱的脑残粉,也就是无论他的偶像怎么做都是正确的,别人说他的不是就不行。

  第二种流派就是传说中的喷子,这种人就是不管别人做什么,他们都会无脑喷,反正你做的就是不对。而这种流派与第一种流派是天生的天敌。从而经常发生战争。

  而第三种流派则是没有偶像包袱的平凡人,说他们是某人的粉丝吧!他们也不会因为某人的一些话语而忘乎所以,总是有一些自己的判断,说他们不是粉丝吧,他们却时常对于某人进行关注一下,从而达到丰富自己的作用。

  如果用一个合理的词语来概括这种人,逗神只能想到‘平凡人’三个字。

  或许在这些所谓的‘平凡人’当中,有的人过的并不平凡,而且有可能身居高位,但始终无法影响他们的性格,他们善于总结,却从不对别人进行评价,更清楚的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知道别人做什么肯定有他做什么的理由。他们只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充实自己的目的。

  而这种人呢反而很少,更是受到前两种人的排挤,这就是社会。

  身处这个社会之中,谁也没有办法独善其身,于是他们来到了游戏世界,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与了解,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游戏圈子。

  在这个圈子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偶像包袱的脑残粉,也可以把自己当成无脑喷,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圈子里的人谁也不会当真。

  他们也时常产生一切意见分歧,从而大吵特吵,看似彼此之间的感情将要破裂,实在事后更加亲密。

  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总有其虚伪的一面,不可能随时随刻都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但只要我们能够记住清楚的认识自己,我们就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无论是风情也好,马仲达也罢,他们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所在的攻坚团也又很多这样的人,看似彼此之间很虚伪的抬高对方压低自己,实则只是把对方当成与自己相同的高度,如果真的有人在他们这群人中露出了优越感,无疑就是第一个被他们嫌弃的人,别人拿真心对待你,你从哪里来的优越感。

  就像疾风一样,本来也属于这种人的范畴之内,但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引发的变故,从而让他脱离了这个圈子,当他在想回来的时候,却已经忘记了怎样才能回到从前,这就是忘记自己的后果。

  不是马仲达他们不愿意再次接受他,而是他时常露出来的优越感与这个圈子的气氛格格不入,如果真的强行接收,这个圈子有可能因为他一个人从而解散。

  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小屁孩杨坤不止一次的想拜马仲达为师,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游戏挣一点生活费,而马仲达一直都是拒绝,但杨坤未曾放弃,最后马仲达给他布置了一个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望他能够认清自己。

  他之所以不收杨坤为徒的原因并不是他没有天赋,游戏搬砖要什么天赋,只要把方法说出去之后,照做就行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坤的性格无法达到他的要求。

  从杨坤说话的语气中,马仲达就得知他属于第一种人,拥有偶像包袱的脑残粉,当然也可以说是无脑喷,这两类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偶像包袱,而性格则是相同的。

  没有不曾拥有自己的判断力是无法成为马仲达心目中最理想的徒弟,当然,如果拥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也不会拜马仲达为师,看似这句话很矛盾,其实不然。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所谓的师徒不过是个称呼罢了,既然提出了拜师的想法,就说明压根不适合当他的徒弟了。学习在马仲达眼中是一个自主的事情。正如联宝贴吧一样,曾经也提出过要拜马仲达为师,而直接被马仲达拒绝说:“我没有什么能够交给你的。”

  那么可能有人想问了:“我在前文看到你有徒弟啊,那个徒弟是怎么来的?”

  那个徒弟并不是拜出来的,而是直接叫出来的,本来只是一个玩笑,叫着叫着就成真的了。

  具体原因就是这样,在马仲达眼中,每个人都是他的师父,每个人同样也是他的徒弟,当两者相遇了,都愿意承认彼此的身份,那么师徒的名份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

  这也和他的想法很是接近,事情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


  (https://www.bxwxbar.com/book/110515/5201743.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