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施主还请放尊总些,佛,到底也是佛。”

  这一回开口说话的到不是观音了,而是刚刚才来到这三重天的如来。

  “那不还是流氓吗?你没否认啊!”

  道子笑道。

  但突然间,又有着三股强力的压迫感袭来。

  三个人影缓缓的从高空中落下,两人是圣人级别的老怪物,一个是准圣!

  佛教三大古佛,燃灯,接引,准提。

  “施主,当年你师父都不敢这么跟我等放肆啊。”

  准圣级别的燃灯古佛走上前,开口道。

  且在这三人来到第三重天之后,在场的佛陀菩萨们便齐齐后退了几步。

  虽然佛祖是明面上的佛教老大,但看样子,这些个老不死的才是最惹不起的人物。

  “是吗?”

  道子摇了下头,而后,一根中指就这么竖在了众人的面前。

  当然,这招也是跟八云寺学的。

  “尽管来试试啊!我保证会让你们一个个趴在地上,满地找牙!”

  而后,燃灯一道佛光猛地就朝道子挥了过去!

  面对这不断袭来的佛光,道子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只是淡定的伸出了空无一物的左手。

  没有什么华丽的特效,道子只是淡定的伸出了左手,淡定的接住了那道佛光。

  “什么!”

  燃灯震惊道,周遭的众人也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像这种徒手接‘核弹’的人,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而后,那道佛光就此开始慢慢的在道子的手中缩小,缩小,缩小,最终,消失不见。

  一口长气从道子口中吐出,而呼出来的这口气,竟然带着浓郁的天地灵气!

  当道子这口长气全部呼出之后,这三重天的全部灵气竟然增幅了不少。

  “这是……”

  燃灯身后的接引和准提瞪大了眼,不敢相信刚刚所发生的这一幕。

  “乌鸦反哺决。我师父只教会了我三种练气心法,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卧冰求鲤!”

  这么一说远在天庭的众仙都懂了,懂了这三种心法所蕴含的意义。

  ‘孝道’。这便是八云寺给道子的心法所蕴含的意义。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的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这种传说过去除《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当时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同时,包括《本草纲目》在内,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的科学解释方法。

  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古代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如“羊羔跪乳”等。正常的、可接受的一种解释是作为群居鸟类,乌鸦是有可能在自己吃饱的前提下将食物分给其他无法独立获取食物的同类。

  但暂时没有办法分辨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单纯的反射性行为还是具有高度逻辑思维与高级情感的共同作用的后果。但就脑容量与脑结构而言,鸟类应在智商、情商等各个脑功能领域居于低级水平,以此来推断,乌鸦反哺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只是乌鸦的一种反射性行为模式,与它的思想道德标准及它与老乌鸦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羔羊跪乳,则指的是刚刚出生的羊羔喝奶时,每每都会跪下前肢。

  但其实羊羔跪乳是由羊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先天性行为,羊生来就会,和孝道,感恩无关。

  卧冰求鲤则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

  《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这三道故事,便是八云寺创造心法的三个蓝本。

  乌鸦反哺便是吸收天地间的灵力,法术,佛力去炼化,炼化灵力的同事强化自身,同时,呼出比吸收的灵力更庞大的灵力。

  相当于,今天你得到了一块钱,你用一块钱买了东西,而后直接从嘴中吐出一块钱以上的零钱,而后再得到那些零钱,再次使用,再次吐出。

  在增强自身的同时,吐出更多的灵力。相当于无中生有!

  利滚利,越滚越多,相当于滚雪球。

  甚至可以说,只要给道子时间,她甚至可以让一个完全没有灵力的世界,变得灵力充盈!

  “继续啊?不过事先说明,我的全身上下,都能吸收佛力转化灵力。”

  道子再次开口道。

  随即在场的佛陀们便齐齐拿出了所谓佛门才有的武器,棍棒,禅杖还有戒刀。

  所谓‘只许割衣,不可杀人’的戒刀。

  在《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戒刀为一种出家人所使用的兵器,根据书中的描写,戒刀可为单刀,也可为双刀,为短柄刀,可随身携带,比如武松使用的就是雪花镔铁打造而成的双戒刀,鲁智深也随身跨一口戒刀。

  而戒刀还有个最让人理解不能的故事,那就是俱胝禅师的故事。

  俱胝禅师因受天龙禅师竖一指而悟道;从此之后,凡有人参学,他就竖起一指来教导。因而人称“天龙一指禅”。

  当时俱胝禅座下有一个童子,有人问他说:“俱胝禅师有什么法要?”童子就学禅师一样竖起指头。

  于是有人就告诉俱胝禅师这个事。

  有一天,俱胝禅师就将戒刀藏在袖中,问童子:“听说你会佛法,是么?”

  童子答:“是。”

  于是俱胝问:“如何是佛?”

  童子又竖起一指,没想到禅师就一刀斩断了童子的指头,童子痛得大叫而出。

  这时,俱胝又唤童子,童子回头时,禅师迅即问道:“如何是佛?”

  童子习惯的要举起指头时,却发现手指不见了,于是豁然大悟了。

  看上去似乎很混乱?正常,说白了这就是件只许老子装b不许你学老子装b的故事。

  真正要懂佛,你特娘的直接说明会死啊!

  而看到在场众人拿出了武器,道子倒也没有慌乱,淡定的开口道。

  “这一回,直接要肉搏了啊。不过呢……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

  我刚刚,可是毁掉了那两张符卡哦。”

  说道这里,众人齐齐瞪大了眼睛,一股大事不妙的情绪顿时在众人心中蔓延开来。

  “我刚刚那两张符卡,除了开启师父的隙间之外,还有着一个作用。那就是求救,就像当年你们忽悠那猴子,给那猴子的三根毫毛一样。

  我师父只给了我两个,不过符卡可比那猴子的毫毛好用多了。”

  道子解释道。

  “是吗?”

  忽然间,人群中突然钻出了一个身高不到1.4米的猴子,面露凶光道。

  “那三根毫毛可是助我创出了阴阳二气瓶,而你的呢?”

  毫无疑问,这不到一米四的猴子便是道子嘴中的那个猴子,孙悟空了。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

  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咨牙尖嘴性情乖,貌比雷公古怪。

  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从虎腹上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收起一幅,把一幅围在腰间,揪了一条葛藤,紧紧束定,遮了下体。白布短小直裰披在身上,将虎皮脱下,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围在腰间,勒了藤条,这等样才像个行者。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这样的矮矬穷,才是真真正正的孙悟空的形象。

  “我的符卡可不是变东西用的……”

  “那是做什么用的?”

  “叫救命……”

  说着,道子指着自己的上空开口道。

  猛然间,一道隙间就此在道子的头顶张开,一黑影瞬间从隙间从窜出,来到了道子的身旁。

  那黑影,便是八云贞。

  “真是的,才刚刚查出大人要我找的事情的真想,怎么一瞬间就听到你的呼叫了?”

  说罢,八云贞又看了看四周。

  “不过看样子,不呼叫似乎也是不行的呢!这佛教怎么又不安分了?”

  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便立即从众人头顶的隙间中传来。

  “很简单啊!因为这些个瘪三就是欠打。”

  这一回出场的就是八云寺了。

  只不过,此时的他似乎十分的没空……他的身上,还挂着一个人影,那就是唐罐。

  “你你……你你你……你……你的那裂缝缝……缝缝,实在是太恐怖了!!”

  半空中,挂在八云寺身上的唐罐如此吼叫道。

  但一瞬间,唐罐便回过了神,看着底下的情况,恍惚道。

  “这……是……哪里?”

  八云寺淡定道。

  “天庭。天庭为《西游记》小说中描述玉皇大帝所主宰统治的地方,是神话中统治三界(天、地、冥)、六道(轮回)、五行(诸天)、阴阳(生死)的最高权利中心。

  相传天庭位于三十六重天之中的最高天位,最高处乃是弥罗宫。弥罗宫中的最高处为凌霄宝殿,玉皇大帝昊天陛下在此殿中统领诸天万神。

  天庭代表儒家礼教。修仙成神者,若无天庭敕封,便是野神妖仙,不受世人所尊重。

  不过实际上,天庭只有三十三重天。若要问为什么,因为当年我本打算炸掉大雷音寺,但只可惜,被某些个老混蛋转移了一半以上的爆炸力量,毁掉了天庭三重天。”

  话音中,八云寺解开了当年的未解之谜。

  当年八云寺在大雷音寺扔了个‘炸弹’便溜了,可谁曾想到……燃灯、接引、准提却直接将爆炸的一半威力送到了天庭。

  因此,可以彻底将大雷音寺毁掉的爆炸,便只毁掉了一半范围的大雷音寺,还有天庭的三重天。

  而后,佛道二家便开始不和了,虽然佛家一直压着道家一个头,但佛道二家永远没有和解的可能性。

  但从此也可得知,当年的八云寺真的玩的够疯的。


  (https://www.bxwxbar.com/book/107058/538700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