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红楼之玫瑰花刺 > 第 61 章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

  薛家人进京城了,上百万的财产也蒲扇着小翅膀跟着进京城了,看着王夫人和薛姨妈在那里你一句我一语,贾母满心想的都是如何分配那笔银子。

  她与王氏的库房连连缩水,往常高兴了想要赏点东西出去,现在都要犹豫算计小半天,这回好了,冤大头来了,谁人不知道薛家豪富,而薛家的儿子已经成了沾板上的肉了。

  想什么时候收拾就什么时候料理了他。

  贾母想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最好是薛家姑娘嫁进来以后,这样一来也能更加的名正言顺。

  所以给薛家姑娘一个荣国府宝二爷二房的身份,她一点也不心疼。

  不就是薛家没势,花上百万两买个妾的身份吗。

  好吧,虽然现在她还没有跟自已儿媳妇说明自己的打算,但是以她与王氏多年的婆媳关系,她相信她们也是知已。

  她们婆媳也确实是知已,但是知已也是有私心的。

  王夫人不得意史湘云,自然不想要让她占着儿子正房的位置。

  若是可以不娶史湘云那就最好了,当然了若是娶回来当个二房倒也使得。反正大妇要贤惠持家,二房以及一干姨娘只要貌美如花就好了。

  她不认为让史湘云当二房是屈就,毕竟一个没爹没娘,连个嫁妆都可能很寒酸的姑娘,能嫁进来那也是她的福份。

  你说史家?说史家的爵位?

  哼,那是史家二房和三房的事情,与她一个大房的孤女有什么关系。

  这要是二房或是三房的姑娘,那她一定会考虑正室的位置的。

  这个年代的男人三妻四妾太忒特么正常了,正常到所有的女人都愿意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安排很多的女人,一来侍候,二来传宗接代。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所有女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家男人有这样的妈和这样的奶奶。

  王夫人对着薛姨妈有多亲热,看着与姐妹们说话的宝钗就有多喜爱。

  哎呦我去,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妹子还是那么实心眼。说啥信啥,还是那么好糊弄。

  这可真好,真是太好了。

  于是就在贾母越看宝钗越满意,王夫人越看薛姨妈也越满意的时候,就在凤姐长袖善舞,又是安排宴席,又是在那里说笑找存在感的时候,赖大家的进来了。

  秦可卿认祖归宗忒突然了。

  这个消息真跟五天惊雷一般砸在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头上。

  当初贾珍要给贾蓉娶秦可卿的时候,贾母和王夫人就是知道这姑娘的身家来历的。

  若是不知道也不会让她进门了。

  别看贾蓉不是这红楼梦中的主角,可是他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他的媳妇那可是贾家的宗妇。便是律法也要给家规让行的一族之宗妇。

  贾珍是贾家的族长,贾蓉是未来的族长,他的媳妇可不是一般人就可以的,至少不能是个养生堂抱出来,不知根底的野丫头可以胜任的。

  于是在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后,这对婆媳顺势也知道了以贾珍为代表的东府是啥打算了。

  虽然是要掉脑袋抄家的事情,可是以荣宁两府即将出五服的关系,她们又怕什么呢。

  有难不用同当,有福还可以同享。

  于是秦可卿顺势进了贾家门,然后又在情况未明的情况下成了贾家的宗妇,得到以贾母为首的所有贾家媳妇的喜爱。

  贾母一边表现的极为疼爱秦可卿,一边还在掐着手指算着义忠亲王啥时候能够掀竿而起,他们荣国府也好蹭个从龙之功。

  这种风险小回报大的投资,贾母认为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

  就在薛家进京城的前一天,她还让人给秦可卿送了两碟子点心过去以表喜爱之情。

  怎么才一天不到,这秦可卿的身份就曝光了呢?

  贾母很不解,担心又疑惑。

  龙椅上的皇帝想要收拾义忠亲王这一支,为了不寒了皇室宗亲的心,手段自然不可能那么简单粗暴。

  在起义尚没有多少明面的证据前,他们只能先甜后苦的来一番自导自演的某瑶苦情剧。

  将秦可卿这个嫁出去的姑娘认回皇家宗室,以彰显皇恩,之后再派人出京去义忠亲王府报喜,报喜之人刚到地方就发现了义忠亲王府被大火付之一炬的‘事实’,辗转地再一打听,好嘛,竟然是认回秦可卿那天的事情。

  虽然皇家没有多说什么,还是在义忠亲王府出事以后对她继续表示了恩宠,可是却传出来了秦可卿八字太硬,前脚认了亲,后脚便克死了家人的话。

  总之皇家将秦可卿认了回来,还给了个郡主的爵位就是当前发生的事情。

  贾母这心里七上八下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缘故,听了赖大家的这般说,也顾不上薛家的人在这里了,连忙叫东府报喜的丫头进来将这事一五一十地道出来。

  瑞珠一进贾母的正房,便给屋中的太太奶奶姑娘们挨个行了礼,这才顺着贾母的意思将事情一一道了出来。

  “前儿我们奶奶,不,是前儿我们郡主出府赴宴,正好遇见了宗正令家的夫人,那位夫人说是见我们家郡主长的颇似一位故人,那位故人生前嫁给了老义忠亲王为侧妃,于是回去后便特特地查了一下旧档,发现那位故人竟然真的生有一位女儿,却不幸年幼不记事之时就被拐子拐了去,对了对档案上记录的胎记,正好便是我们家郡主”

  然后那位夫人在查明了真相后,就告诉了身为宗正令的丈夫,不让皇宗血统流落在外本就是宗正令的责任,于是连忙拿着证据进宫给皇帝说了,皇帝感旧当年与老义忠亲王的的兄弟之情,又知道他最小的女儿不幸流落在外,于是大笔一挥认回了皇家,并同时给了个郡主的身份。

  皇帝想到现在的义忠亲王是自己的那位大侄子,就又让在面前回事的宗正令安排人知会一声义忠亲王,然后又想起多年未见了,让他带着家小上京城认认妹子再见见各位叔伯兄弟。

  至于之后报信之人尚未到府义忠亲王府就没了,这种伤心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瑞珠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贾母人老成精,可是听到这么个神发展也是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我滴个妈呀!

  贾母这般,王夫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就连刚刚还一脸张扬笑意的凤姐此时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这是好事呀,为啥老太太和太太那脸上却是一点喜色都没有。

  这算啥好事,这对荣国府可一点好处都没有。

  贾母回过神,摆上一脸为秦可卿高兴的模样,又让人开库房准备贺礼送过去。

  至于她?那就算了吧。

  她老天拔地的,可不耐烦给郡主娘娘请安。

  贾家的人,包括探春都是一脸迷之微笑,让薛家母女都有些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是不是太深了。

  不过刚刚听到那报信的丫头说东府的一位奶奶竟然是义忠亲王府的郡主,娘俩个就都想到了薛蟠前些日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那义忠亲王府的二少爷可是毁了她们家薛蟠的清白了呢。

  那样霸道地不让人回家,生生按在床上折腾了好几天的事情,她们娘俩真真是气在心头口难开。

  因为那里使用过度,害得薛蟠不能骑马只能坐马车。又因为那里使用过度,不能再超负荷使用,薛蟠吃的喝的别提多细致了。

  到了京城竟然生生瘦下去好几斤,看得薛家母女那个心疼呦。

  没有想到离开了那地界,上天还要将义忠亲王府的人送到京城来,薛家母女齐齐在心中长叹,这可真是一场孽缘呀。

  宝钗看着贾家的众人,又看了一眼自家老娘的神色,心中暗暗地下定了决心,必须进宫,一定要进宫。

  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薛家。就算是不为了薛家,也要为了自家亲大哥的贞操

  话说回来,因为对司庆小哥的印象过于深刻,听到了这个消息,薛蟠进了京城后就极为避讳和贾氏宗族的人在一起,尤其是东府的人。

  毕竟那几天的‘夫妻生活’记忆过于清晰了些,而司庆小哥又不是个会怜香惜玉的主。

  妈蛋,做起那事时,横冲直撞,真是太粗鲁了。

  可是有些人,有些事情不是你想避开就能避开的,司庆小哥进了京城,住进了皇家安排的宅子,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派人将薛蟠叫进府来叙旧,这一叙旧也让京城中所有关注义忠亲王遗孤的人看到了这份旷世奇恋。

  爱就爱到让你疼死,也是没谁了。

  东府,天香楼

  秦可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道贺的,终于疲惫不堪地倒在了榻上。

  从圣旨下达没多久,道贺的就上门了,以前秦可卿不知道京城的人会消息这般灵通,现在算是知道了。

  成了皇家的郡主,这七大姑八大姨的咋就这么多呢?

  累不死人。

  她现在虽是郡主,可也不能拿大,再加上随着圣旨进府的还有皇家送来的郡主标配侍人。

  宫女,教养嬷嬷,太监,侍卫

  教养嬷嬷和宫女看到秦可卿这样,倒也生出了一眯眯同情心。不过想了想还是将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道了出来。

  “郡主认祖归宗后,就要参加皇亲应酬了。多时每日一场,少时也是两三天一回,现在就只当提前习惯了。”

  皇家人最是能生,于是婚丧嫁娶几乎天天都有。

  有的时候上午参加丧事,下午还要参加喜事,每天忙的都跟陀螺似的。

  秦可卿:“”郡主就这样了,那兄长答应她的公主,岂不是更要忙了。

  秦可卿不知道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可是却已经发生了。她圣旨下的突然,她自从接到圣旨就没有机会将消息传出去,也不知道兄长那边是否已经知道了消息。

  应该知道了吧,毕竟她这边都忙成啥样了。她感觉半个京城的人都来她这里送过礼了。

  秦可卿这件事情一出,贾母也没有心思参加薛家的接风宴了,不过为了百万两的雪花银,贾母还是勉强自己吃了点便先离席了。

  宴便设在贾母这里,因为贾母对宝玉的‘喜爱’这一天薛家母女是没有看到宝玉的。

  因为宝玉和贾琏在前面陪着薛蟠吃酒。

  薛蟠经过那一阵的‘脾胃不调’,再加上舟车劳顿,成功地瘦了下来。瘦下来的薛蟠倒真和宝玉有几分相像,看着宝玉的样子,薛蟠这大老粗倒也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呵呵傻笑。

  贾琏看到薛蟠那蠢样,嘴角抽了抽,这是他的表弟,也是他的内表弟。

  说来也逗。

  如果贾琏还是大房长子的话,他是要叫薛蟠表哥的,毕竟他比凤姐大了几个月。

  可是现在他是二房的次子了,也算是王夫人名下的儿子,按着年纪以及出嫁从夫的规矩,这薛蟠倒是要叫他一声琏表哥。

  可是看着自家表弟这副蠢作者,他也是满心嫌弃。

  大舅兄就是个傻的,没有想到表兄弟也是个傻的。这王家的血脉在女人身上看出了精明,可在这男人身上,却看到了傻憨。

  想到此,贾琏对于儿子的渴望一下子就降了一个档次

  薛蟠的接风宴,贾政带着二房所有男丁都参加了,而贾赦则带着贾琮去了东府。

  东府今天也摆了宴,庆祝贾家娶了个皇室贵女。

  好吧,这庆祝的是有点晚,可是也不能真的没有表示。

  贾珍那叫一个心痛呀,他知道义忠亲王那是有求于贾家在军中的人脉,所以已经准备向秦可卿下手了。

  反正他就是真的做了什么,义忠亲王府也不会真的拿他怎么样。而且他认为这事一出,秦可卿自己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事的发展会是这样的,那秦可卿成了名正言顺的郡主,身边都是宫里出来的人,他想要靠近一步,都有侍卫拦着,小太监问话。更别说将人办了去这种事情了。

  真是苦呀!

  为啥只要是他相中的,准备下手的都会弃他而去呢。

  相较于贾珍的面喜心苦,贾蓉是真的从内而外都是高兴的因子。

  他媳妇是郡主了,他娶了一位郡主。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高兴呢。

  于是今天无论谁敬他酒,他都是来者不拒地一口饮下。宴席尚不到结束,他整个人就晕呼呼的了。

  就连被人扶着送回天香楼,贾蓉都没有挣扎。

  回了天香楼的地界,先被人丢到了浴桶一阵洗刷,然后才被放进秦可卿的房间。

  当听到一旁侍候的宫女让他跪下给媳妇行礼的时候,贾蓉的脑子还是木呆呆的,让怎么跪就怎么跪,看得秦可卿拿着帕子捂着嘴直笑。

  平时一副油嘴滑舌的样子,没有想到还有这副呆状。

  一时,两人皆洗漱毕,秦可卿也在宫女丫头的侍候下躺在贾蓉身边,也懒得理一直在她身边哄来哄去的贾蓉,闭上眼睡了。

  这郡主之位来得莫明其妙,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秦可卿心中就是在担心,可也没有那个体力继续东想西想了。

  其实,若是兄长放弃那个计划也挺好,不是吗?

  一夜无梦,贾蓉醒来后,看着睡在自己身边的媳妇,心中还是有些小激动。于是拉开自己的被子,钻到了媳妇被子里,一番折腾终于将秦可卿弄醒了。

  早上总有那么一点冲动,然后冲动着冲动着就让两人都起来晚了。

  不过现在起晚不起晚也没有关系了,因为秦可卿的身份,以及皇家故意要捧着她这个人,是不可能再让她去尤氏那里请安立规矩的。若不是秦可卿厚道,今天来立规矩的就是尤氏了。

  小夫妻俩个大清早的就是一顿胡闹,可是侍候的人却没有一人说什么。她们都被分给了秦可卿,只有秦可卿好了,她们才能过得更好。现在情况未明,她们对这位郡主娘娘也不敢拿大。

  一时起床洗漱,两人用过早膳又去贾家的祠堂跪了跪,秦可卿这件认祖归宗的事情就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秦可卿觉得这事是了了,于是安心地呆在宁国府里做她的蓉大奶奶,郡主娘娘。

  贾珍那里吃不着秦可卿了,却是连夜和尤二姐成就了好事,一连数日就可着劲地折腾尤二姐,一直到尤二姐入荣国府前贾珍才算是泄了那股愤恨。

  都抢老子的女人,老子跟你们没完。

  薛宝钗终于在荣国府里见到了宝玉,看着宝玉和自家哥哥相似的面庞,宝钗还是感觉比较亲近的。

  当然那也是姐弟间的亲近。

  可是王夫人却已经很满意了。

  不错,不错,现在和睦相处,将来自然也不会关系太差。

  薛宝钗此时还不知道王夫人肚子里的坏水是啥样的,她现在是一心想要进宫的。

  于是每每听到王夫人说什么喜欢她呀,可惜她要进宫,不能留下来给她当儿媳妇什么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宝钗稳重自持,又精于世故,很快便在荣国府里赢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探春是黛粉,她也是所有美人粉。本来对宝钗的某些行为有些先入为主的不喜,可是看到这样的宝钗,探春觉得,若是她不知道宝钗陷害人的那些事情,就以这个性格她是一定喜欢这样的二嫂子的。

  黛玉已经好久不来荣国府了,贾母可能也是一直记得贾政那事时黛玉在府里也没有经常叫黛玉过来。

  林砅到是有时常过来,他要给探春送信嘛。

  一来二去,林砅和探春倒是走的很近。贾母见了眼睛一眯,便准备将两人隔离了开去。

  要知道她可是准备将探春培养了送进宫里去呢。

  虽然已经折了一个元春,可是不能说她荣国府还会倒霉的再折一个探春。

  亲自给探春请了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后,探春的日子过得越来的紧凑。

  不过好在教养嬷嬷教导的那些规矩探春都比她还清楚,倒也没有受多少的磨搓。不过跟着探春凑热闹的惜春小朋友倒是遭了些罪。

  惜春还好一些,年纪小,又不是以进宫为目的的自我提升。倒是总会过来蹭课的薛宝钗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

  每每教养嬷嬷教导了什么,宝钗都会记在心里。有的时候还会对比一下这个京城里的嬷嬷和之前家里给她请的嬷嬷在教授的规矩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一比,倒是比出来了些东西。也让宝钗的眼界和心性手段都有了提升。

  贾母知道后,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冷哼。而王夫人则是眯着眼,时不时地笑一笑。好好学吧,反正进不了宫也能操持家务。

  两个月后等到教养嬷嬷禀报了探春的学习成果后,贾母眼前一亮,对着探春更是‘疼爱’不已。

  “三丫头就是个惹人疼的,老婆子一时见不着就想的慌,三丫头就一直住在我的这碧纱橱里,也好亲近。”

  就这么一句话,探春在元春封妃前,在大观园建成前便一直住在那狭小的碧纱橱里了。

  可怜的探春每每看到自己居住的碧纱橱就会想到哈利波特在他姨妈家的那个小壁橱,那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荣庆堂那么大,就只有惜春住了一间厢房,那么多的厢房都空着,为啥不能给她一间呀?

  贾母以为探春天生适合进宫,哪里想到探春不过是当游魂的时候早就将这些东西学了个精通。

  跟着贾敏学的,跟着元春学的,现在又被人系统地教导了一遍,要是再不让人误会什么天赋异禀,那探春也就不用再对智商有什么怀疑了。

  毕竟她可能也没有那种高档的玩意。

  岁月匆匆易过,就在薛家入京城的一个月左右,秦可卿被查出了身孕,而被查出身孕的那一天也正好是司庆小哥进京城后第一次拜见自家的这位亲姑姑。

  两人一番相见,各自隐晦地将消息对了对,然后又向对方表明了想要过安稳日子的决心,有些事情心照不宣的就达成了。

  兄弟死了,秦可卿自然不能饮酒作乐,可是贾敬的寿辰却是不能不办的。

  于是这一天,秦可卿挺着个大肚子接待了贾家的女眷,又安排了戏子唱曲,这才抚着肚子回了自己的天香楼。

  秦可卿一走,贾家女眷这里倒也松快了许多,别人不说,至少将教养嬷嬷拐着歪送给惜春的探春,那就相当的活跃了。

  让她这么活跃的是她看到了个熟人,心心念念的一位美人。

  乃们猜,她看到了谁?

  正是那年在宁府听戏时有过一面之缘的美人姐姐。

  这么多年过去了,探春每每看戏的时候,都会想到她。

  那么的妩媚,那么地风情无限,如何让人忘得了。

  于是在台下看得如痴如醉的探春拿着帕子一脸痴迷地看着时不时向她扫一眼的小旦,心花怒放呀。

  看样子美人还记得她呢,美人记得她就好呀。她也没有忘记美人呢。

  待到这一出戏唱罢,探春左右看了看,发现无人注意到自己便提裙离开了。

  众人看到她这样,也都是摇头笑了笑,毕竟探春去干什么,如何能瞒得过别人。

  不过就这么一个小爱好,也就随她去了。

  探春一路来到后台,发现这里杂乱不堪,再加上今年她也到了避讳的年纪,于是让香奈儿去叫人,她则是到了花园子里的一处山房等候。

  少时香奈儿将那美人带了来,便去给探春准备茶点了。

  那美人见到探春也是相当的激动,在探春上前握住他的手时,一把将探春的手反握住。

  这美人这回不高贵冷艳了?

  探春心中诧异,先是低头看了一下美人的手,一时间有些顿悟。

  这是生活生生地将一生的傲骨给磨没了呀。

  瞧这年纪轻轻,那手却又粗又大,都快赶上老太太院里的粗使婆子了。

  那手上还带着茧子,握着她的手时,尤为明显。

  一时间探春心绪翻涌,差点落下泪来,“你吃了这般苦,怎不叫人心疼,这一回便留下来吧。”她一定会照顾好她的。

  美人点了点头,然后又连忙摇头,“我倒是想,可是军务再身,见你一面,转天就又要出京了。”

  “呃”探春一听这声音,再听这话,直接呆住了。

  “柳登徒?”

  作者有话要说:平时里作者自称为蠢作者时,其实心中还是存着一点侥幸心理的,总以为自己还没有那么蠢。

  然后昨天的事情,是彻底让作者绝望了。

  下午去献血,献完血没按住,弄脏了衣服

  然后去火车站取票,又发现忘记带身份证了,也幸好身份证是前一天上班的时候落在单位了,而单位离火车站就几步远,颠颠地去取了来,然后取完票发现,手机又落在办公室里了。又回单位取手机

  等到好不容易进了候车室时,蠢作者才发现三个小时的火车,竟然买了张卧铺,我滴个妈呀。

  卧铺就卧铺吧,反正刚刚献完血,咱就当是老天爷的安排吧。

  也幸好作者知道自己觉沉,睡觉前设了闹钟,没有一路睡过去。

  下了火车,便想着太后的火车就差小半个时候,那就别出站台,直接在里面接吧。哪里想到还差十几分钟火车就到站了,值班的一位阿姨问我怎么为什么站在这里时,我想了想实话实说了,然后那阿姨就说在隔壁,不是这个出站口。

  我晕。然后又跑出去了去隔壁了,可是长春火车站忒大了,好不容易找到出站口了,可人家却告诉我这辆火车b1b2两个出站口一起放人,而两个出站口相隔好远好远。没办法给太后打电话确定她一会儿出站的口吧。

  接到太后了,那真是太不容易了。后来要了一间小时房,然后等车回哈尔滨,再然后,可能是觉得小时房的房过于低廉,所以将手机充电器免费送给了宾馆

  说真的,再不也想出门了。

  我本来是想要在长春住一夜,天亮再回来的,可好嘛,太后归家心切想她儿子了,非要半夜往回赶。您老既然想家了,为啥不早几天回来呢。

  到家都两点多了,这么一折腾蠢作者一直睡到了七点半,迷迷糊糊的收到朋友的短信问为啥不更新,上后台一看,时间定在了:00

  改了时间,继续睡。可太后确睡醒了,一边在作者房间外说家里多乱多乱,哪哪都好脏什么的,又是洗衣服,又是换床单的,最后电视还放那么大的声音,作者终于怒了,跑过去将电视给她调下了,告诉她再弄那么大的动静就哭给她看。

  然后电视声音是少了,可她却过来了。“姑娘呀,你都睡到啥时候,起来吃点饭呀?你想吃吃,妈给你住。”

  妈呀,我就想要睡个觉,行不行?

  再之后,太后终于让我睡觉了,可是老爷子和我那兄弟又都回来吃午饭,三人在厨房说话,我都听见了。好不容易午饭后全家睡午觉,作者才真正的睡着。

  睡个觉,咋这么不容易呢?


  (https://www.bxwxbar.com/book/102222/2186654.html)


1秒记住笔下文学:www.bxwxbar.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xwxbar.com